• 我的订阅
  • 社会

【最美人物】“绿化愚公”,二十载坚守长江口——记江苏“最美基层共产党员”郭中良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18 07:01: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郭爷爷,今年9月我就要步入湘潭大学,决定不再申请助学金,让这些钱帮助更有需要的人,感谢您3年来不间断的资助,希望未来有一天我也能像您一样帮助他人,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近日,结束《江苏最美人物》栏目录制,八旬老人郭中良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他资助的湖南学子冷鹏发来的短信,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01年,启东南阳中学教师郭中良罹患结肠癌,手术后,提前一年离开了教学岗位,但郭中良不想就此沉静,开始思考自己还能干些什么。思前想后,看到位于长江口的老家周边不少农田闲置,而家乡绿化率偏低、高档树种更是寥寥无几,便萌生了绿化创业的想法。他拿出全部40多万元积蓄,在启东市近海镇杨香圃村流转98亩土地,开启植树造林事业。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道理是相通的,只要用心思、下苦功,就一定能成功。”郭中良信心满满,但创业之路很快遭受“迎头痛击”。尽管每天守在地里精心呵护,3个多月后,他精挑细选买回来的80多个品种树苗几乎全军覆没。

虽然大部分树种都没有存活,郭中良却意外发现,剩余的一小撮树苗长得特别好。原来,他购买的青枫种子中混入少量鸡爪槭种子,正是这一小撮鸡爪槭给郭中良带来了希望。

郭中良研究发现,鸡爪槭特别适合启东的气候和土壤,能卖出好价钱,市场前景可期。他向女儿借款20多万元,购买了300多斤小叶鸡爪槭种子,尝试“二次创业”。

租地造林,种子、土地、人工都要花钱。“即使砸锅卖铁也不能拖欠乡亲一分钱。”800元一亩的土地流转费,郭中良每年早早支付给乡亲们,从未打过一张白条。看到村里不少老人闲在家里,郭中良就聘请他们到林地打工,每年光工资就要支出上百万元。

可第二次尝试,郭中良又赔了一笔。两次失败,损失数百万元,郭中良没有气馁,开始第三次尝试。2007年,他在一次意外试种过程中,巧用黄沙特性,竟然真的让100多万棵鸡爪槭成功度过育苗期,顽强存活了下来。又经过6年悉心培植,郭中良终于扭亏为盈,到2015年林地种植规模扩张至3000亩。

郭中良潜心植树造林,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早在2002年,郭中良就资助湖南通道县4名侗族贫困孩子,其中一个名叫吴诗坡的少年,最终考入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如今已成为全球首个获批新药埃博拉疫苗和国内首个新冠疫苗专利研发团队骨干成员。20年间,在当地被称为“绿化愚公”的郭中良培育的槭树林增加到3800亩,资助的贫困学生达到42人,其中33人考上大学,改变了命运。

现在,郭中良依然每天奔走于15个规模苗木基地间,一如创业时那般勤奋。2020年,郭中良和女儿郭琪华设立“启东市慈善基金会郭中良慈善基金”,截至目前合计捐赠善款50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残疾人、贫困地区三农项目、公益性养老机构、孤寡老人、生活困难老党员等。

记者 钱嘉怡 贲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8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槭彩艺术节——启东槭彩艺术节
...了40余名贫困大学生,他也被评为中国好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或许是被这里炽烈的槭彩散发的诗意而感染,亦或是被郭中良老人的大爱情怀所打动,3年前,正
2023-12-11 23:29:00
...取3家企业和部分个体船东的意见建议;——聚焦“解决长江口航道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长江口航道管理部门走访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和市港航中心、上海国际港务集团罗泾港区改造现场,深
2023-08-24 18:26:00
...至真至纯的党员本色,以“愚公精神”和实干作风来擦亮共产党员这张闪亮的名片,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时代责任和岗位责任。如今,店子坪村的生活已如画卷般日益美好,而
2023-05-26 12:10:00
...,国内最大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二航卓越”在江苏启东长江口成功吉水。该船总长165米,型宽52米,型深11米,适应长江口、舟山群岛等典型近沿海波浪条件作业。其最大起重量5500
2024-06-08 01:43:00
...水的场景,附近企业员工惊喜地将这一画面抓拍下来,为长江口北支首次拍到江豚的影像记录。这一幕水清岸绿、江豚游弋的喜人景象,正是江苏护佑母亲河的鲜活缩影。 30.51万亿元,约
2024-03-01 07:34:00
江苏启东:长江“十年禁渔”取得阶段性成效
...。南通启东市有69.3公里长的长江岸线、近180平方海里的长江口海域,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站”,也是长江重要水生生物的洄游主通道。为保护长江渔业资源,给长江留下休养生息的时
2022-12-15 21:45:00
江苏南京:追忆峥嵘岁月 珍惜美好生活
...还在捐资助学中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充分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高尚品质。 百岁抗战老兵徐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徐充 受访者供图“我们的国歌《义勇军
2023-12-13 11:22:00
...,黄大发撂下狠话:“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誓言。随后,黄大发带领200多人,历时36年,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
2023-01-03 06:11:00
江苏开展打击非法捕捞鳗鱼苗专项整治行动
...易发高发期。为加强鳗鱼苗专项(特许)捕捞管理,维护长江口禁捕及周边水域渔业生产秩序,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根据省农业农村厅部署,2月22日,江苏省渔业执法监督中心在南通召开专题部
2023-02-24 13:2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星光・澜湄号”:亮点彰显品质 微调可期更优
by 杨永全2025年9月30日至10月6日,我应邀登上我国首列跨境旅游列车—“星光・澜湄号”,开启从昆明到老挝的 7 日旅程
2025-11-03 11:02:00
尤溪县纪念朱子诞辰895周年朱子文化宣传周启动
东南网11月3日讯(本网记者 蔡晓卿 文/图)11月3日,第四届考亭论坛系列活动——尤溪县纪念朱子诞辰895周年朱子文化宣传周在三明市尤溪县启动
2025-11-03 11:03:00
大皖新闻讯 顾客在酒店浴室洗浴时,储物柜内现金不翼而飞且柜门无撬痕,究竟是谁“隔空”盗走财物?近日,南陵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依托精准侦查与高效处置
2025-11-03 12:06:00
2026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正式上线!特药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
11月3日,2026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上线发布会在京举行,北京市医疗保障局、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等政府部门相关领导
2025-11-03 12:14:00
鲁网11月3日讯近日,建设银行泰安新泰支行联合新泰市社保局在宣传活动中,以“便民服务+风险防护”为核心,同步聚焦社保卡育儿补贴功能解读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普及
2025-11-03 13:55:00
以茶为媒,润物无声:林慧老师倡导“借一杯茶温润亲子关系”理念落地中国茶人之家粤港澳海选盛会
2025年11月1日,珠海红花山郊野公园内茶香漫溢,第十七届“中国茶人之家”大赛粤港澳赛区选拔赛在此圆满举行。在这场融合非遗茶艺与绿美生态的赛事中
2025-11-03 14:01:00
文教融合新范式!晨光文具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11月2日,在“我们的未来”---2026年度晨光小学汛文具文创零售峰会暨新品发布会上,中国文具第一品牌晨光文具,与基础教育教材编研出版“国家队”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正式官宣达成战略合作
2025-11-03 11:30:00
大二班萌娃玩转百变梯架,亲手搭建 “旋转木马” 开启快乐成长之旅
“推呀!转起来啦!” 近日,在幼儿园户外梯架区,大二班孩子们亲手搭建的 “旋转木马” 传来阵阵欢笑声。长短不一的原木色木板
2025-11-03 12:43:00
一进境旅客袜子内藏匿大麻2.9克 被西九龙站海关查获
中国网11月3日讯 据“海关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西九龙站海关查获进境旅客袜子内藏匿大麻2.9克。西九龙站海关关员在对进境旅客进行监管时
2025-11-03 11:33:00
文化学者杨拴明作品闪耀国际舞台 十四万五千件著作权与双吉尼斯铸就文化传奇
近日,我国著名文化学者杨拴明先生再度引发海内外文化界广泛关注。其独创的"一笔空心字"与"杨拴明组合字"作品相继亮相2025迪拜世界艺术博览会
2025-11-03 11:29:00
客服帮忙关闭自动续费?厦门阿婆近百万存款险被骗
漫画/张平原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程午鹏 通讯员 潘岩)4天时间里,发生12起冒充“抖音”客服的诈骗——骗子冒充客服人员
2025-11-03 08:2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黄志辉)男子多次到停产厂房偷盗研磨球(注:一种高硬度研磨介质),工厂工作人员报警后
2025-11-03 08:2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齐铭)夜间,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因行为异常被集美交警大队执勤民警拦下。检查发现,该车非法安装翻转车牌设备与强光灯
2025-11-03 08:2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魏静 蔡雅蓉)女童外出玩耍时与家人走散,最后在居民楼走廊上睡着,幸得热心群众发现并报警
2025-11-03 08:25:00
18家营收超百亿 8家净利超10亿2025年厦门企业家日大会召开,2025厦门民营企业百强榜发布东南网11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黄奕琳)11月1日
2025-11-03 1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