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靳辅为帝分忧为天下牟利,却让康熙不满是为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0 11:56:00 来源:戏说三国

上文我们谈到明清治河方略的转变问题,无论黄河改道夺淮是从辽宋算还是金宋算,对于康熙朝靳辅、陈潢来说,都已经有四五百年历史。之前的治河名臣们已经留下很多值得借鉴的治河思想。对于靳辅、陈潢来说如何治河涉及两个问题:治河总体思想以及具体治河战略。

靳辅、陈潢利国利民却让皇帝不满、民生不满、官生不满

治河的总体思想就是先保运河(保漕运)后治河,还是先治河后保运河。有人会打岔说可以齐头并进嘛。其实,保运河、治河是两个问题,既然是两个问题就有谁主谁次的问题。很多情况,核心就只能有一个。我们常说一山不能容二虎,一个工作不能有两个核心。

靳辅为帝分忧为天下牟利,却让康熙不满是为何?

简单地说,康熙等人的观点是先保运河,靳辅、陈潢则是先治理好黄河才能保护好运河。

正如上文所说,康熙非常重视治河问题,其核心关系到清朝能否延续下去、天下是否昌平。靳辅担任河道总督之时,正是三藩之乱的时候以及战乱后民生、官生都需要维护的时候。因为缺钱,就要在治河问题上精打细算,而陈潢的观点是治河问题不能精打细算,该建什么、建到什么程度不能拖,当然,同样是建筑大坝,我想尽一切办法建造同样的大坝比之前会省一些。然而,这样做的话又让“官生”出现问题。大家都是社会人,原因不言自明。

总而言之,因为靳辅、陈潢在治河问题上花费较多、建设堤坝需要移民造成对民生的困扰、靳辅在建设工程上精打细算严格管理又对官生造成困扰。皇帝、百姓、官员对他们都有意见。在这种情况下,靳辅和陈潢成为众矢之的。尽管他们的工作方向非常对、工作方法也对、工作效果也对,全都对,但结果对于二人却很不公平。

靳辅为帝分忧为天下牟利,却让康熙不满是为何?

尽管靳辅在反驳朝中的反对者时指出的那样,一些所谓的民生其实就是一些大地主不愿意自己的土地被淹(圈入大坝)而已,他们是一种假民意。

作为社会人的你我,大家也肯定知道:建大坝就需要迁徙百姓,对于被迁徙的百姓包括普通百姓也是不愿意的。所以,民意反对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但这就需要辩证地看: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只要清廷给予的补偿到位即可。问题又回来了,封建社会怎么可能给你补偿到位,给你减几年税就不错了。

因此,治河这种大型工程如果没有最高统治者的断然、决然的支持,根本不可能成功。康熙没有支持靳辅、陈潢,导致二人结局并不好。问题好就好在,康熙是一位明君,虽然他否定靳辅、陈潢但却并没有彻底否定,因此,治河方向仍然是在没有靳辅的情况下按照靳辅的思路在运行着。从而使得一百多年来,黄河问题没有再出现特别大的问题。

靳辅为帝分忧为天下牟利,却让康熙不满是为何?

那么,靳辅、陈潢的治河成功全靠二人的能力吗?很显然不是。而是靠明清两朝将近五百年的历史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其中,潘季训就是靳辅、陈潢的思想源泉。

明朝二百年治河教训简述:黄河为什么叫黄河

对于潘季训,我在2020年曾写了一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他没有正式居官开始前的经历。因此,他的介绍可以看该篇文章,本文不再赘述。明朝嘉靖以前,治河者的治河方式多是在北岸筑堤、南岸分流,如此就可以保证漕运畅通。也即嘉靖以前的治河整体思路是以“保漕运即保运河”为先决条件。

“分流”在明朝的首先提倡者就是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浙东四先生”(章溢、刘基刘伯温、叶琛)“明初诗文三大家”(章溢、刘伯温)之一的宋濂(1310-1381年)。

靳辅为帝分忧为天下牟利,却让康熙不满是为何?

他说,治河的关键在“分流”,黄河南流后又分成多支分流从而造成决堤问题普遍开花,形势非常复杂。因此,在黄河怒涛的情况下首要问题就是减少决堤现象,也就是让“猛如虎”的黄河逐渐平静下来,平静的办法就是将黄河再分流。

宋濂的观点在明朝影响巨大,例如杀害于谦的元凶之一徐有贞在治理沙湾段黄河决堤时就提出三种对策。其一学习东汉王景(30-85年)建立水门(堤坝)分水用以达到建水的作用;其二分水河以分黄河水势;其三深挖运河。这三种对策都是分流的办法。

再往后的弘治年间的白昂、刘大夏先后以“北堵南分”也就是“北岸筑堤、南岸分流”为治河方针取得有一定效果。天下治河名臣们将之奉若至理。

但因为治河名臣多为南方大臣,二百年来这些大臣们忘记了一个重要问题,即“黄河为啥叫黄河”。黄河虽然是水,但与南方水系巨大的不同就在于“泥沙多”,由此你建堤坝、分河水时间一长,泥沙不断增高就必然淤塞河道。

靳辅为帝分忧为天下牟利,却让康熙不满是为何?

特别是黄河夺淮,淮河中下游地区的黄河泥沙让黄淮经常发生水灾,就连寿春王陵、泗州祖陵都有被冲的危险。由此,明朝皇帝非常着急。同时,南岸分水过多造成运河水少,运河运输又出现问题。

对此,又在南岸也开始建设堤坝以堵大水。到了嘉靖四十年以后,朝中大臣认为应该在治河思路上进行改革。那么,应该如何改革?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七月,黄河在江苏徐州沛县飞云桥地区决口,黄河北流分为两条大流,继而又分为十三条水流,黄河与各支流北上,江苏到山东段运河也被冲垮。以徐州为中心上下二百余里河道全部淤塞,灾民、运河中断都是要出大事儿的。

靳辅为帝分忧为天下牟利,却让康熙不满是为何?

首辅徐阶立刻派遣总理河道右都御史孙慎前去治河,但孙慎拒绝前往迟迟不出发。为此,十一月十一日,徐阶又任命大理寺左少卿潘季训为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

如何改革治河之法,就由潘季训来完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0 1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朝之后长安不再建都,十三朝古都沦为三线城市
...皇权的象征。依照华夏民族的“中庸”观念,都城要建在天下的中心位置。《吕氏春秋慎势》是这样解释,说“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从秦始皇确立“
2022-12-24 16:07:00
聊聊河南省的省会变迁,以及郑州市的发展历程
...就属于重要的产粮区域之一。因此,出现了“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2022年,河南省的GDP总量达到了6.13万亿。地理位置来说,河南省位于中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古代军阀混
2023-02-25 15:37:00
...沟通了长江和淮河;战国时期,魏国开通了鸿沟,沟通了黄河和淮河,大运河的雏形基本形成。此后,历代不断开凿、疏浚。到了隋朝,隋文帝下令开凿了永济渠,沟通了海河流域,隋炀帝开凿江南
2024-04-29 22:01:00
聊聊荆轲刺秦的历史故事
...进中,开启了一场从边缘迈向中心的狂飙突进,直到成为天下至尊的帝都。北京地形示意图。图源:锦绣人文地理燕蓟八百年燕国是蓟国的邻居,一说,燕国始封地在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也是北
2023-02-09 21:57:00
历史上的康熙皇帝为何要六次下江南
...写“治隆唐宋”的匾额;这一系列做法,其实是康熙昭示天下,承认儒家的正统地位,承认明朝统治,承认汉族士绅的先祖……用这样的办法化解满汉矛盾,加固满清的统治。从实际效果上看,康熙
2023-02-15 19:13:00
唐朝后为何没有王朝定都长安了
...与灿烂的历史都与定都关中地区是分不开的,得关中者得天下,大一统王朝都是定都于长安(西安),然而,自唐朝覆灭以后,就再无王朝定都和发家于关中,北宋要想迁都于洛阳,而不是长安,朱
2024-04-11 20:29:00
访谈︱倪玉平:晚清中国的“变”与“不变”
...的时候,我注意到有一句民谣的变化,最初叫“苏湖熟,天下足”,后来变成“湖广熟,天下足”,我当时就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中间发生了什么呢?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定论
2023-09-11 11:37:00
盘点古代改变历史的十大著名农民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揭开了天下反抗秦朝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使得六国后人纷纷加入了反秦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动摇了秦朝的根基,秦朝一统天下后依然是严
2023-06-17 07:25:00
常州“百园之园”萃园点亮!天宁启动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周
...用,循着古语的一笔一画,走进典籍里的萃园——寄园:天下为公的“天下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的政治、经济
2023-09-27 11: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