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研学+” 在远方也在家乡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09 09: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

“研学+” 在远方也在家乡

本报记者 吕 坤 摄 影 魏志广

“研学+” 在远方也在家乡

武乡少年

“研学+” 在远方也在家乡

捷地乾隆御碑

“研学+” 在远方也在家乡

献县单桥

“研学+” 在远方也在家乡

红色研学

【阅读提示】

作为“行走的课堂”,研学旅行正成为对现有教育形态的有益补充。

给力的政策支持和强劲的市场需求下,研学市场正迎来集中爆发期。这背后,是消费者对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的期待。

如何尽快走出“游而不学”“学而不研”的怪圈,如何让研学主题明确、规划科学、师资匹配、花费合理,如何将“家乡游”的潜力开发出来,正成为下一轮洗牌的考题。

研学不是“网红打卡”

“哪怕只是去清华、北大的门口给孩子合个影,也要感受一下顶尖学府的魅力。”

国家政策导向的明确、家庭消费水平的提升、大量研学机构的涌入、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旅游业的复苏,让研学旅行在这个“五一”升级爆发。越来越多的家长蠢蠢欲动,想方设法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将3年未成行的旅行补上。加之网络情绪的渲染和煽动,家长为孩子酝酿“研学游”的情绪一浪高过一浪。

和“打卡清北”持不同意见的也大有人在。她们认为:“比起那一张合影,我更希望孩子能够有机会走进校园,去感受骑自行车老教授的朴实,去感受优秀学子们努力的青春,去感受百年积淀的校园文化。”

提起研学游,市民赵女士仍对几年前的一幕念念不忘。在孩子跟随小记者活动参观清华校园的过程中,曾偶遇物理学家杨振宁,孩子们瞬间变身“迷弟迷妹”,几分钟的相遇,永远定格在大家的记忆中。

采访中,有超过90%的家长表示,愿意在学校研学实践课的基础上,为孩子每年安排1至2次研学旅行。

不可否认,研学旅行正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方式,是对现有教育形态的一次革新。但作为一个新鲜事物,研学旅行火爆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相伴而生的问题。

其中很多项目不仅费用高昂,而且诸如名校一日游、海外夏令营的流程,依然没有走出“游而不学”“学而不研”的怪圈,而是变身为“网红打卡”,研学旅行时间短、参观内容多、现场条件不足,甚至对研究性学习内涵了解不够、研究方法掌握不够,组织不科学、教师指导不到位,最终只是家长为自己想在“朋友圈晒娃”的心理埋单。

跟着课本去旅行

茂林、古木、碑碣、石仪,苍桑柏下隐匿的所有故事,逾越千年,撼动人心。

近日,沧州市第十一中学组织学生来到孔子故里,在拥有各类馆藏文物70万件的孔子博物馆穿越时空,在“天下第一家”孔府,感受“礼乐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浓郁孔氏家风,身着汉服的学生们,举行隆重的拜师礼仪式。

“研”有所思,“学”有所获,“行”有所成,如此,两天的研学活动才更有意义。

2016年底,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这是研学旅行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几年间,研学游不断丰富发展,在现有的研学旅行中,仍以“跟着课本去旅行”最为盛行。去壶口瀑布感受黄河的气势澎湃、登长城体会雄关漫漫、逛故宫感受紫禁城的雄伟、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去国家博物馆来一场穿越古今的对话……在自然景色、历史古迹、博物馆等场景中,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在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大时代下,研学游的内容越来越细分,“研学+”的模式逐渐成为发展研学旅游的重要产品选择。如今,红色研学、农旅研学、生态研学、科技研学、工业研学、营地研学等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区别于“走马观花”式的春秋游,研学游的目的并不单纯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能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中感知新鲜事物、培育创新精神,进而养成科学的世界观,其实才是研学旅行真正要达到的效果。

主题明确、规划科学、师资匹配、花费合理,正成为评判研学旅行合格与否的标准。

亟待“出圈儿”的家乡游

裁纸、印刷、折页、齐栏、压平、定捻、裁切、打眼、扣面、缝线、贴书签、印字根……

在经过18道传统工序后,一本用料考究的精美线装书,成为孩子们沉浸式研学体验的特别礼物。

这是近年来经常在吴桥金鼎古籍印刷厂出现的一幕。

随着研学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在吴桥了解古籍的前世今生。当学生们带走人生中第一本亲手制作的线装书时,收获的不仅是独一无二的仪式感,更有对传统手工装裱非遗技艺的传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

“研学旅行不是‘走马观花’,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次科学的研学之旅应该对线路有合理的规划,地点的先后顺序、参观的时间流程等,都应该细致详尽,其中的探访、参观、讲解、实践等环节都缺一不可。”沧州新闻国际旅行社负责人张建伟认为,除了研学课程质量要精细打磨,研学老师、队医、安全员、生活老师等全方位的保障也缺一不可,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还要尽可能让价格“接地气”。

也有人建议,研学旅行的起点,不妨先看看家乡美景,感受家乡文化。

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盘活“家乡游”,需要更多专业人才的参与。

但颇有些无奈的是,面对研学游需要重新深入学习的挑战和现有路线手到擒来的轻松,鲜有导游愿意放弃旺季日薪过千的高收入来扎根研学游市场。除此之外,景区的接待能力也考量着即将到来的研学大潮。

无论是大运河还是湿地,无论是河间府署还是吴桥杂技,无论是传统武术还是非遗体验,沧州的研学游市场都有着极大的潜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9 11: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杂技文化进校园 让3万孩子“人人有一手”
...通过学习杂技团体操,我对杂技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为家乡文化感到骄傲。”10岁的李昊瀚是一名舞狮队小成员,他身披狮子服,舞起来活灵活现。吴桥县是著名的杂技之乡。近年来,吴桥县深
2024-03-21 12:45:00
...》记者的帮助下,仅用3天时间,我们不仅找到了爷爷的家乡——吴桥,还找到了爷爷远在沈阳的亲人。我的爷爷叫张仕甘,年近百岁,因为战事,幼年时便与父母分离,长大后一直想找寻家乡,与
2024-01-19 10:19:00
河北吴桥:体教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转自:新华网6月15日,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马库吏小学,学生练习乒乓球。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是著名的“杂技之乡”。近年来,当地充分发挥杂技资源优势,持续深化“杂技文化进校园”工
2023-06-17 09:39:00
河北沧州:“杂技之乡”寓教于乐
6月15日,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马库吏小学,学生练习乒乓球。 6月15日,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马库吏小学,老师指导学生练习杂技独轮车。 6月15日,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运河小
2023-06-15 21:31:00
吴桥实验小学 编排团体操传承杂技文化
...协作的重要,让我学习了杂技文化、舞狮文化,也让我为家乡文化感到自豪。”10岁的孟繁辰是舞狮队的一名小成员,他身披金黄色的狮子服,舞起来活灵活现。马步、麒麟步、展步、摆步、金鸡
2023-11-01 12:00:00
踏着运河印迹 邂逅冬韵诗意
...温室大棚采摘蔬果、现代农业馆品读自然、博物馆中研学旅行……沧州境内216公里运河沿线,多个农业及文化场馆火热迎客,丰富多彩的农业景观及研学活动,在寒冷季节为人们带来浓浓诗意和
2023-12-13 10:04:00
沧州日报社驻管庄下沉工作队 开办寒假作业班获村民点赞
...下手机,高效地完成假期作业,困扰着许多家长。今年,吴桥县东宋门乡管庄村的村民们不用担心了,因为市里来驻村的工作队开办了学生寒假作业班。1月31日开班第一天,24名孩子高兴地来
2024-02-03 10:20:00
...在工作上,经常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后来,母亲调入吴桥县辛集中学,工作依旧繁忙。其间,外祖母患重病去世,我做手术……母亲竭力平衡家庭和工作,没有耽误过一节课。母亲总说自己不是
2023-09-19 09:34:00
古香古韵好风光!沧州坊商街开街啦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5月1日,在沧州坊商街,来自吴桥杂技大世界的表演者刘佳泽在表演魔术。 河北日报记者 王雅楠摄扫码看视频河北日报记者 王雅楠5月1日,美丽的沧州市中心城区大运河畔
2024-05-02 07:00: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