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踏着运河印迹 邂逅冬韵诗意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13 10: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

温室大棚采摘蔬果、现代农业馆品读自然、博物馆中研学旅行……沧州境内216公里运河沿线,多个农业及文化场馆火热迎客,丰富多彩的农业景观及研学活动,在寒冷季节为人们带来浓浓诗意和非遗体验。

踏着运河印迹 邂逅冬韵诗意

■ 本报记者 赵宝梅 摄影报道

踏着运河印迹 邂逅冬韵诗意

踏着运河印迹 邂逅冬韵诗意

▲孩子们在体验缝制线装书 ◀大运河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内研学火热

踏着运河印迹 邂逅冬韵诗意

运河畔乡村田园风貌

观光现代农业科技

沐浴着冬日暖阳,大运河畔的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光芒。距离运河仅800米的沧州印象·大运河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内,小河水流潺潺、草坪整齐松软、雕塑充满童趣,两座纹洛式温室大棚——现代农业馆和自然科学馆,迎来一拨又一拨游客。

11月30日,运河区常青藤幼儿园的70多名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园区,体验不一样的冬季户外课堂。“哇!这棵树好神奇,叶子居然是这种形状!”“快看,这是香蕉树,以前从没见过呢!”“今天的科学实验好有趣”……漫步于两馆中,孩子们的对话中满是新奇。“这种植物叫碰碰香,你只要一碰就会散发出香味,大家可以试一试哦!”在农业专家张萌博士的讲解中,孩子们看看这儿,摸摸那儿,甚是好奇。

在这里,孩子们见识了无土栽培、鱼菜共生、未来农业和动植物标本,更学习了植物科学及生态知识,体验了自然种植的乐趣,每人还种植了一盆生菜幼苗,小心翼翼地带回去。

而来自东光县的一个科学实验机构,前不久在自然科学馆组织了一场亲子体验及研学活动。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荷兰合作的一项技术,开展植物种植盒操作课程,通过亲子参与,大家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力量,纷纷感叹不虚此行。

据张萌介绍,冬季户外活动比较冷,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来园区参观温室大棚,在现代农业科技的普及中,收获不一样的周末快乐。

研学传承非遗文化

距离运河不远的河北线装书博物馆,因独特的非遗技艺展示,并结合了工厂参观、线装书印刷及缝制体验,近年成为吴桥乃至全市最火热的省级研学基地。

11月16至17日,吴桥金鼎古籍印刷厂内洋溢着欢声笑语,来自新华区实验小学的近1000名小学生前来参观研学。孩子们走进河北线装书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线装书陈列在各个展厅中,纷纷为中化文明点赞。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参观国学图书馆、地方志图书馆、家谱图书馆及各个地方文献馆,在一组组图文、物件及典籍中,了解了中国古代版刻工艺、印刷技术源流、线装书文化等知识。

车间观摩,看工人在流水线上操作,孩子们纷纷跃跃欲试。金鼎古籍线装书工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工艺非常讲究,从理料、折页,到压平、打眼,再到切书、包角,每一项工艺都必须认真仔细。研学过程中,在专业师傅的教授下,孩子们体验手工造纸、雕版印刷、缝制线装书等,对中华典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仅11月份,就有1600余人来博物馆参观研学,体验中华传统文化。”河北线装书博物馆负责人马平说,不仅沧州,石家庄、北京等地的出版、图书及教培机构都有团队前来观摩学习。

在紧邻大运河的谢家坝水工智慧博物馆,同样在这个冬天迎来了众多参观者。人们在世界奇迹、济运护漕等展区,通过实物、文字、图片、模型等体验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切身感受大运河的水工智慧。

采摘体验乡村旅游

棚外天寒地冻,棚内温暖如春。在大运河畔的青县司马庄村高效智能保温棚里,来自沧州市区的几名游客正开心地采摘草莓和西红柿。采摘完,他们又去运河边的森林公园和村庄闲逛,体验了一把运河采摘游。

走进保温棚,一片绿茵进入眼帘,一串串草莓娇艳欲滴。市民赵玲和孩子穿梭在草莓丛中,一边采摘一边拍照,“这里太好玩了,回去给你带草莓吃。”孩子捧着新鲜的草莓,和同学视频通话,满脸兴奋。紧邻智能保温棚的菜博园更是让人大开眼界,三角立柱栽培、旋转A字架栽培、链条墙体栽培……仅先进栽培技术就有15种。采用三角立柱栽培的圆叶薄荷“高高在上”,紫背天葵菜长势正旺,叶菜和花组合成的植物迷宫别有情趣……

“游客来司马庄,除了采摘,更喜欢体验运河畔的乡村田园风景。”司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勋说。近几年,司马庄村利用地处大运河畔的优势,大力发展运河采摘游,还同步打造了司马庄京杭大运河观光带,建设运河森林公园、水上乐园及广场,增加观光小火车及水上游船,游客在此体验运河民俗,并感受现代农村风貌。去年,司马庄接待京津等地游客达42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沿运河的诸多村庄,都在尝试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吴桥县岳庄村、沧县大白洋桥村、泊头尹庄村等,均依托运河优势,打造出乡村美丽景观,成为“网红打卡地”,为运河乡村游注入活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3 13: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运河印迹”主题篆刻作品展(江苏展)开幕式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王洪俊,中国
2024-12-26 21:10:00
“运河印迹”主题篆刻作品展(济宁展)新闻发布会召开
鲁网5月16日讯(记者 张彬国)5月16日,“运河印迹”主题篆刻作品展(济宁展)新闻发布会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
2024-05-17 08:13:00
...化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朱依东建议,以运河遗产记录苏商印迹,以运河文脉涵养苏商精神,以运河复兴孕育苏商机遇。在具体做法上,丰富江苏“美丽中轴”的苏商文化内涵,围绕大运河、苏商和相
2023-01-16 19:08:00
“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项目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项目完工
...章”,以大地艺术的方式融入沿“历史运河”散布的6个印迹花园中。在电厂河与杭钢河之间,是曾经的杭州炼油厂。本次改造保留原有的工业风貌,将运河秀场、水浪花园、雨水花园、龙门吊广场
2023-09-15 08:19:00
...牌,同时,浙江诗词大会还为西兴街道颁发了“浙江省宋韵诗路文化传承地”的荣誉牌匾。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滨江将以西兴古镇为核心,举办文化市集、西陵雅集、“从西兴出发”浙东运河摄
2024-06-19 07:10:00
一条大河波浪宽(逐梦)
...是新凿运河依然可以浇灌,种出稻菽千重浪,与古运河的印迹共舞。收起了金字招牌,回到运河边上的村庄,去做泥鳅宴,独自创业。那一年,刘全军刚二十六岁,觉得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其实,
2023-09-06 06:15:00
大美湿地 润泽齐鲁|泛舟运河,领略“运河记忆”中的济宁文化
...内项目建设。“运河记忆”项目旨在包装实施一批有任城印迹、有历史记忆、有时尚元素的文旅项目,形成“一河两岸、三街六巷、四馆五点”的生动景象。“一河”:让运河动起来,河里有船,船
2023-10-25 12:37:00
...亚运绿”为主色调,围绕大运河元素,将运河两岸的文化印迹、古韵街巷、文博场馆、运河美食等文旅特色浓缩于列车车厢。筹办亚运盛会期间,大运河沿线也纷纷开启迎亚运改造提升工程,涌现出
2023-09-10 05:25:00
山东发布十大考古研学打卡地,日照尧王城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在列
...从史前时代延续至明清时期,呈现了齐鲁大地精彩的历史印迹与独特的地域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打卡考古遗址,让广大青少年从书本走向田野,以古代山东视角体悟源远流长
2024-12-02 16:5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