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晚年的悲惨命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2 16:53:00 来源:戏说三国

朱元璋,一个最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纵观中国数十朝代的开国皇帝,出生有高的,例如李渊,世代门阀,也有低的,例如刘邦,不过一个亭长。但像朱元璋这样,从一个乞丐起家,那是绝无仅有,真正可谓“开局一个碗,地盘全靠枪”。

除了从一介乞丐奋斗成大明帝国的太祖外,朱元璋最让后世铭记的一点就是他的冷酷无情,甚至有人称之为残忍。

开国皇帝为了皇权的平稳传递,清洗权臣并不少见,如果只是“藏弓烹狗”,还称不上残忍,毕竟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也只此一家。而很显然,朱元璋的手段比这要激烈得多。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在朱元璋晚年,满朝文武临上朝前,都要与家人来一次“诀别”,甚至提前留下遗言,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今天皇帝要杀的人是不是自己。

朱元璋晚年的悲惨命运

这看起来很夸张,但却是对当时情况的写实,朱元璋在位三十余年,早期还只是对贪官污吏处罚的手段狠辣,创造了“剥皮充草”这种刑罚。但到了在位的最后十几年,利用四大案,在全国掀起了血雨腥风。

据统计,明太祖朱元璋在生命最后的十三年间,下令处死的人数相当多,而且几乎都是朝中臣子及其家眷族人,难怪当时的官员们活得战战兢兢、度日如年。

不过也有人分析过,朱元璋晚年性格大变,与他的“独孤”有关。这确实有一些道理,因为那时他不仅失去了苦心培养的继承人太子朱标,还失去了生命中唯一的灵魂伴侣——“大脚”马皇后。

可以说,正是少了马皇后和朱标的劝谏和慰藉,朱元璋内心深处的暴虐因子,才不受控制地被释放出来。

但需要承认的是,朱元璋虽然手段残忍,但对国家和百姓,却堪称明君。正是因为这种源于乞丐经历的“忧国忧民”情怀,他曾将一个偶遇的小吏,直接跳十级提拔,成为朝中大员。

一边是毫不留情地杀戮,一边是率性而为的恩宠,是什么样的经历导致朱元璋这种矛盾的性格?

一、尝遍人间疾苦

朱元璋的出身,不是一般的卑微。他的父母和大哥,都在蝗灾中活活饿死,家中连吃的都没有,更无钱安葬,于是朱元璋只能和自己的二哥,用破布裹着父母长兄的遗体,埋在了邻居家可怜他们借出的地里。

身处乱世,按理说是人多力量大,但在那时,朱元璋和他的二哥一家,反而因为吃不饱饭而只能分散各自求生。

孤苦伶仃的朱元璋先是投奔了一个寺庙,虽然要负责扫地烧香、洗衣做饭,非常辛苦,但至少能混个温饱。

朱元璋晚年的悲惨命运

不过很快,就连和尚们也被饥荒波及,长期得不到供奉,主持只能将大部分人以“云游”的名义赶了出去,于是17岁的朱元璋,不得不再次踏上漂泊之旅。

说好听点是“云游”,其实就是以乞讨为生。就这样,朱元璋当乞丐一当就是三年,而这三年正好是元朝政府积累多年的矛盾集中爆发时期。

本来因为灾害四起,各地就民不聊生,但官员们仍然横征暴敛,使得民间乱象百出,惨不忍睹。

同时,各地也纷纷爆发了农民起义,他们“推翻元朝,拯救众生”的口号,在底层民众之间有很大市场,朱元璋也颇受影响。

虽然后来朱元璋又回到了皇觉寺,生活平稳下来,但他的心境却难以平静,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以及推翻整个元朝的想法,早已深深地在他思想里扎根,只是等待一个突破口。

二、起义军中的尔虞我诈

朱元璋在皇觉寺中蛰伏了几年,一封来自儿时好友汤和的信,终于掀起了他心中的波澜,在信中,汤和痛斥元朝无道,并邀请他加入起义军,为驱逐元朝而奋斗。

当然,这是官方说法,真实情况是,当时汤和在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手下发达了,当了千夫长,没有忘记小伙伴朱元璋,于是写信邀请他一起共享富贵。

据史书记载,最开始朱元璋是比较犹豫的,毕竟他苦了二十年,好不容易平稳下来,虽然心中有把火在烧,但要做造反杀头的事,依然免不了瞻前顾后。

不过这时候,有人推了他一把。寺中的师兄偷偷告诉他,他与义军通信的事,已经被其他人知道,怕被连累,要去告发他。

朱元璋晚年的悲惨命运

朱元璋没有退路,只能跑去投奔汤和,在起义军中当一个小兵,那时还没有人想到,这个小和尚竟然是一条“真龙”。

朱元璋在起义军中虽然起点也很低,但进步很快,他不仅敢打敢冲,而且性格豪爽,处事公平,很受人尊敬。

投入红巾军麾下没多久,朱元璋就被郭子兴调入亲兵队,当作心腹培养,而且还娶了郭子兴的养女为妻,也就是影响他一生的马皇后。

不过随着势力壮大,红巾军内部很快爆发了权力之争,五个大帅为了争夺地盘,连绑架、暗杀这种手段都用上了。

朱元璋难以忍受这种充满背叛的环境,自己回乡募集兵力,然后带着亲信队伍,离开郭子兴占领的濠州,开始独立发展。

这攻城略地的过程中,朱元璋手下除了徐达、汤和等老伙计之外,又汇集了李善长、朱文正、李文忠、朱升等一大批文臣武将,成为他后来夺取天下的班底。

不过朱元璋的“义气”或者说城府又一次表现出来,在郭子兴权力斗争失败被排挤后,他毫不犹豫地将手中兵权交给自己的老上司,在义军中的名望再次大涨。

朱元璋的隐忍并非没有作用,在郭子兴去世后,虽然是他的儿子继承了统帅之位,但这支军队在实际上却只服从副帅朱元璋的命令。

而面对群雄逐鹿的形势,朱元璋毫不动摇地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先后击败了劲敌陈友谅和张士诚,建立了大明王朝。

三、高处不胜寒的皇帝

其实在击败陈友谅、围困张士诚后,朱元璋就已经毫无疑问地将成为天下之主,那时张士诚已经成为笼中困兽,他面临最大的一个困难反而不是敌人,而是红巾军名义上拥立的皇帝——小明王韩林儿。

朱元璋晚年的悲惨命运

这是朱元璋第一次展现出帝王的狠辣,他以接韩林儿前来南京登基为由,派手下在江中凿沉了船,让韩林儿死得不明不白。

至此,朱元璋的皇帝之路再无阻碍,他的大军轻而易举驱逐了北方的元朝势力,然后终于坐上了天下最高的那个位置——帝位。

在洪武朝前期,封赏功臣之后,朱元璋仍然将主要精力放在消灭元朝参与势力上,不过很快,天下几乎再没有需要他关注的战事,他逐渐将目光投向朝中势力庞大的功臣。

起初仅仅是对权臣势力的打击,但在他当朝的最后几年,事情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太子朱标的病逝,让老朱家皇位的继承不再只是顺不顺利的问题,而成立朱元璋最为忧心的一块心病。

虽然他立了16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但如何将其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皇帝,却让朱元璋十分焦虑。除了马皇后,没有人能帮朱元璋疏导心中的情绪,但那时,这位受天下爱戴的皇后已经去世多年。

朱元璋的性格大变通过一件事体现出来,他开始找人算自己还能活多少年,因为他需要清楚自己还有多少时间来培养皇太孙。

这简直让人无法相信,当年南征北战、击败了面前所有对手的朱元璋竟然开始靠算命来寻找慰藉。

然后,他决心将朝堂上能威胁到皇太子的“刺”提前拔掉,确保皇权的延续,于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发起了波及数万人的“蓝玉案”,这一杀,就是人头滚滚。

朱元璋晚年的悲惨命运

这一案中,共有16名伯爵以上的勋贵被灭族,在短短五个月内,涉案被诛者接近2万人,有史学家评论,这件案子,覆灭了明朝开国最后的功臣集团。在外人看来,朱元璋已经疯了。

四、残忍中偶现的恩宠

洪武朝最后几年,整个朝堂都认为朱元璋陷入了疯狂,但实际上,他是太焦虑了。对朱家皇位传承的焦虑、对官员集团可能背叛的焦虑和对天下百姓治理的焦虑,这些重担统统压在他一个人身上,只能用严酷的刑罚来求得一丝安心。

但从一件事中,仍然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天下大治的向往。在一年除夕,“孤寡老人”朱元璋无法忍受冷清的皇宫,决定微服私访。

在路过一处衙门时,他看见大门半掩,里面有一个小吏在院中独饮,却面带凄色。这引起了朱元璋的好奇,虽然洪武朝的官员们假期很少,但过年还是有3天休沐的,一路上的官府都“关门歇业”了,这里竟然还有人值守。

那小吏发现了在门口打量的朱元璋,却以为他只是个普通老者,于是邀请他入院共饮。朱元璋欣然答应,与小吏边喝边聊,就问出了小吏的故事。

原来本来小吏家中也有老母需要侍奉,但除夕休沐三天,大家如果都回家了,也确实会耽误突发的公事,于是小吏主动留下值守,只是一人独饮时,不由想起家中母亲,思念之余,几乎潸然泪下。

朱元璋晚年的悲惨命运

朱元璋听了大为感动,与小吏聊了一夜人生感悟和忠君爱国,直到尽兴才回宫休息。小吏也没有把这当回事,能有陌生人在除夕夜陪自己聊天,也算是件趣事。

结果在年后第一个上朝日,这名小吏就被召至朝堂,他这才发现,原来除夕当晚陪他聊天的来人,竟然是当朝皇帝。

就在他惶恐不安时,朱元璋亲口表扬了他为国尽忠的行为,特别是小吏对母有孝心、对国有忠心,但在面临选择时,舍“孝”而尽“忠”。在表扬完后,朱元璋当场将小吏提拔十级,以作为官员的表率。

这与朱元璋之前大杀功臣的行为对比起来,或许让他看起来喜怒无常,又证明了他晚年性格多变,不过实际上这两者并不矛盾。

朱元璋的“残忍”是为了确保皇权的顺利交接,也是为了确保天下的稳定,在他心中,朱家和天下是一体的,所以对于威胁到天下问题的“因子”,他毫不留情,这也是他对贪污行为容忍度极低、惩罚手段极为残忍的原因。

而他对小吏的恩宠,则是在朝臣中树立一个“忠君爱国”的榜样,特别是其“舍小家为国家(朱家)”的行为,深深击中了朱元璋的“痛点”。他希望所有臣子都能这样,放下自己的私人利益,绝对忠诚于他,也绝对忠诚于未来的皇帝。

朱元璋可以说是对民间疾苦最为了解的皇帝,他在最底层期间,亲眼看到也亲身经历了贪官造成的苦难和背叛带来的伤害,这是他的心理阴影,只不过在最为虚弱的晚年,被无限放大了。

如果从这一角度去理解,那我们对朱元璋晚年的所作所为似乎能有所理解,他的无情、残忍以及恩宠,都是为了给“孤家寡人”的自己,找到足够的安全感。

以跳出历史的眼光来看,朱元璋在位期间每天工作至少16个小时,出台的种种政策,确实大力打击了特权阶级的各种不法行为,加强了中央集权,也极大促进了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快速恢复了元末极度混乱的社会秩序,缔造了洪武盛世,这种功绩,是任谁也无法否认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2 2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的爱婿欧阳伦公开贩卖私茶,手下家丁还敢殴打地方官员
...与西部的少数民族进行贸易,来换取马匹。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指定了非常严密的政策,由官方来管理茶马贸易,在陕西、四川等地设置了茶马司。比如说“定上马一匹,给茶百二十斤,中七十斤,
2023-08-29 13:25:00
朱元璋铁腕整顿官场腐败:大义灭亲,杀亲侄和女婿
以一个碗开局的朱元璋作为一个从底层草根一步一步艰难登上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宝座的人,他低微的身世、艰难的经历及历代政权更迭所留下的经验教训,让他对官吏腐败给统治形成的严重威胁和
2024-04-04 06:52:00
...善长的势力逐渐膨胀,慢慢变成了威胁皇权的利刃。所以朱元璋虽然赞扬李善长堪比萧何,可是他已经在考虑换下李善长了。此后朱元璋就秘密的和刘基商量左丞相人选之事。刘基的确是个心胸宽广
2024-07-01 12:11:00
陈宁究竟在胡惟庸案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时,牵连范围还不是很大,被朱元璋列为参与者的仅有陈宁、涂节二人,韩国公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等淮西集团功臣并未被牵连其中。而陈宁其人,在三百多年后的清修
2024-04-26 15:42:00
反腐最猛的帝王,惩治贪官只用同一“狠招”,连驸马都不能幸免
...腕去遏制。说到对反腐打压力度最大的皇帝,要数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出名的草根皇帝,在幼年时便尝到了人间百态,对于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更是恨之入骨,这就决定了明朝建立后,各种贪官
2023-06-02 05:27:00
杨宪有能力,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为什么还是没能得到善终?
...,他不过是地方诸侯张士诚、方国珍等人的幕僚,但等到朱元璋灭了这两个诸侯之后,他最快表达出了对朱元璋的效忠之意,转投朱元璋门下效力。到了朱元璋阵营后,起初他并不受重视,更是被安
2023-01-09 22:02:00
朱元璋时期的官员有多惨?一年只放三天假,贪污两万就直接处死
...族当政的元朝?在这里郭锅历史要说,都不是,而是明代朱元璋的洪武年,因为他根本不把官员当人看,甚至“痛恨”官员。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今天,郭锅历史就来解释解释,这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2023-06-27 12:39:00
...不堪压迫揭竿而起者就达到180多次!长此以往,开国皇帝朱元璋好不容易夺取的江山必将付诸东流。朱元璋,忧心重重,下定决心要整顿吏治,整顿力度之大也可谓是前所未有。即使是她的亲女
2024-05-31 06:42:00
明朝九大塞王各自的命运与荣耀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就藩制度,他把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各地就藩,以拱卫大明朝的安全,其中大部分都分到了北方边疆,从辽东到甘肃一线的九位藩王合称为九大塞王。这九大塞王分
2023-10-28 05: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