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 辉
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随着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进,移动通信、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行业数据信息体量不断增加,量子计算作为该背景下的先锋技术,已在制造领域开启赋能。
作为国内量子计算龙头企业,本源量子积极推动量子计算产业落地,探索量子计算在制造业领域应用,逐步打造量子芯片设计与生产制造链,让量子计算走出实验室,真正服务人类社会。
我们是中国第一家量子计算机制造企业,已造出多台中国量子计算机,并在2021年成功交付一台量子计算机给用户。这台量子计算机解决了多量子比特扩展基本架构、高性能量子测控集成扩展架构等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与IBM等公司的同类产品相比,差距缩短至3年内。
今年7月,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与我们公司成功实现全国首例基于通用量子计算机真机的算法验证,初步结果满足预期要求。针对5G现网中基站大规模天线参数的优化问题,我们通过有效建模、算法设计和真机验证,初步证明了量子算法在该类特定问题中的可行性,成为全国首个使用量子计算机真机进行通信网络算法验证的案例,实现了量子计算应用于通信网络的良好开局。
在航空领域,量子计算技术同样展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和价值。今年9月,本源量子与中国航空研究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单位在合肥正式启动国内首个航空科学基金支持的量子计算航空应用研究项目,探索量子计算技术在航空计算流体力学领域技术途径,验证量子计算技术在航空数值模拟领域的超级优越性。
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我们的探索从未停下。传统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CPU,量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则是量子芯片(QCPU)。去年1月,我们投入运营国内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1年多的时间里,陆续导入24台量子芯片生产相关的工艺设备,孵化出了3套自研的量子芯片专用设备,生产了至少1500个批次流片试制的产品,交付了多个批次的量子芯片以及量子放大器等产品。
今年,在国产量子芯片生产硬件设备方面,我们同样取得进展。目前,团队已制造出国内首个对量子芯片进行无损检测的“火眼金睛”(NDPT-100无损探针仪),对量子芯片进行修复的量子芯片激光“手术刀”,堪称量子芯片工业母机,这些成果为中国量子芯片制造业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软硬件的深度整合将使量子芯片的设计制造过程更加系统、完整和高效,量子芯片设计与生产制造链正在逐步形成。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应用的拓展,量子计算与制造业的融合将有更多可能。安徽是全国最早对量子科技发展进行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的省份。在这片创新的热土上,我们将不断攀登量子计算的高峰,以量子计算“加码”未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