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重做高考题 读七言诗 看短视频
韩老师的“花式”高数课
本报记者 吕扬 实习生 周家禾
读诗、看短视频、开展辩论赛……你绝对想不到这会发生在大学里的高等数学课堂。西安理工大学老师韩涛就将高等数学课堂变成了这样。他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教学创新,让学生们彻底爱上了高等数学。
“韩涛老师的高等数学课十分生动形象。他将微分、方向导数等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图形结合、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式,并结合丰富的专业视频,让我们对这些概念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他的教学方式,激发了我们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也为我们未来使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思路。”西安理工大学学生夏语说。
“深奥、晦涩、枯燥,这是不少学生对高等数学的看法。”韩涛说,“我不能把它变简单,但可以让学生觉得它不难。如果学生对新知识觉得似曾相识,那么肯定有信心把它学好。”
韩涛的第一个方法是从历年高考题入手。他把那些与高等数学关系十分紧密的题目放进课堂教学,学生看到这些曾经的“手下败将”,瞬间就来了精神。
把高等数学知识总结为朗朗上口的诗句,是韩涛的第二个方法。“编写高等数学教材的都是数学专家,使用的是数学语言,很难读懂。如果把高等数学知识改编成诗句,那学生不就容易记住了?”韩涛说。
韩涛以数列极限的定义进行了说明:“数列极限,用数学语言写出来比较复杂,我把它改写为‘任意存在来定义,无限靠近达不到’,就把极限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体现出来了。用它进行证明时,我又总结了‘结论倒推反解n,中介插入来放缩’,就像说明书一样,学生一看就会。”
播放短视频,是韩涛的第三个方法。
“在看完韩老师的几个教学视频后,我发现数学课可以变得这么有趣。以前,我觉得高等数学枯燥、难懂,但听完韩老师的课后,对数学课一下子就有了兴趣,也真正明白了生活中、科学研究中到处离不开数学。”西安理工大学学生林凡超说。
这一系列视频中,有49个是韩涛自己录制的。他说:“当时制作这些视频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觉得这些数学知识是有用的,这样他们就会有兴趣;二是在每节课之前给学生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们对高等数学课充满热情。”
韩涛说,在积分换元法中介绍大道至简的国学思想,在三重积分中介绍利用北斗系统和三重积分来计算电离层厚度,并编写诗句“北斗腾空再入天,持戈穿云翘龙殿。巧用积分测电离,恰在天外重积分”鼓励学生;在“无穷小”中,介绍我国守时精度从“百万年不差一秒”到“百亿年不差一秒”,以及我国科学家为“无穷小”作出的巨大贡献。
“学生经常说,这些视频是他们学习中快乐的源泉。”韩老师自豪地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0 05: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