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青年报
在B站听班长讲解数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众行以致远 青春更闪光
周致远开展期末复习讲座。受访者供图
周致远是华东理工大学数学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是202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1班班长,同时也是同学交口称赞的“小老师”。这名“小老师”带动班级共同进步的做法,甚至受到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的赞扬。“个人优秀,更应该带领更多身边人一起优秀。”周致远很高兴,如今的B站视频,还辐射到其他高校的学子共同参与和讨论。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公众号渐成共同“财富”
大一刚入学时,周致远需要面对的,是“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两门难度较大的学科基础课程。身为班长的他,担当起了带领班级同学学好、学懂的责任。
自在向明中学读高中起,周致远就养成了在其个人公众号上梳理知识、归纳总结的习惯,将这种学习方法沿用至今。他与班委们一起,通过在公众号上发布“每日一题”、在班级群中发布群作业的方式,帮助同学们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很快,“每日一题”的打卡模式便受到了班级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也吸引到其他班级的同学参与其中,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整个专业的同学之间弥漫开来。反响最好的时候,一天能收到近20份反馈的作业。越来越多的人跟上了大部队的节奏,大家看到好的题目也会分享给周致远,公众号逐渐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
“每日一题”的学习模式取得良好的反响后,受到“数学分析(上)”任课教师靳勇飞的启发,周致远结合大部分同学们的诉求,通过LaTeX语言编写了一批更加系统的学习资料。在他和班委们的共同努力下,如今,“每日一题”累计发布推送150余期。经过3个学期的训练,班级里涌现出一大批成绩优秀的同学。
“一开始我觉得题难不愿意做,是班长的坚持和一份份详细的批改意见让我深受鼓舞。毫不夸张地说,‘每日一题’陪伴我度过了整个大一的学习生活,在潜移默化中使我受益匪浅。专业分流后,虽然我进入了新的班级,但我也建议新同学一起参与到‘每日一题’的学习中。”黄婷睿同学表示。
从课堂到“相学于B站”
“那时候,我们还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网课,课后,有不少同学会问我一些作业上的题目,我发现,他们问的都是一些有共性的问题。”为了提高答疑效率,周致远决定在B站开创个人账号,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更好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最开始,周致远对于视频剪辑相关的技能并不是很熟悉,但在不断地摸索和尝试中,他收到了很多来自同学和网友们的正向反馈。“有点东西!”“讲得很好,下次多讲点!”“谢谢大佬!瞬间懂了!”……类似的评论给了周致远很大的信心。截至目前,周致远的B站账号“断网就拉闸”累计发布视频200余条,播放量超19万次,粉丝数近2000人。“回想起运筹学考试前夜和室友们‘相学于B站’的场景,远哥的视频真的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田思兰同学说道。
目前,周致远已完成《概率论》《复变函数》等7门专业课的资料编写。《离散数学》任课教师施劲松对周致远不吝赞扬,将他的学习方法和部分笔记向2022级同学介绍;在《概率论》结课后,周致远也将自己编排的电子版资料送给老师留作纪念,使得老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更好地找准学生的薄弱点……
“这仅仅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点感悟和思考,我希望这些资料不仅能使自己和班级同学受益,更期待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更多思想上的火花。”周致远说道。
除了课内学业,周致远还承担了大量的学生会工作,参与了许多社会实践活动和科研竞赛项目。在担任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期间,周致远策划开展了第一届数学文化节、师说“数”语·共话成长、朋辈讲堂、校友讲堂等十余场活动,每一个细节都由他把关。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期间,周致远又负责运营学院官方公众号,展现数学学院学子风采。比起收获的各项技能,他认为自己作为数学学院首批本科生,通过学生工作与大家一同成长,为学院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更值得自豪。
通过一些科创实践,周致远的视野进一步打开。“理工科的思维模式是相通的,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后,我感觉自己不仅是一名数学专业的学生,而且是学材料、学物理、学化学的。这些学科屹立在数学的基石上,在接触新兴领域前沿知识的过程中,我感到充满了动力。”
周致远曾经的梦想是做一名老师,如今,已成为“班级小老师”,这让他十分期待继续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将所学知识进行分享。至于未来,他还想要读研深造,潜心基础学科研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在数学领域内发光发热。
周致远是华东理工大学数学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是202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1班班长,同时也是同学交口称赞的“小老师”。这名“小老师”带动班级共同进步的做法,甚至受到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的赞扬。“个人优秀,更应该带领更多身边人一起优秀。”周致远很高兴,如今的B站视频,还辐射到其他高校的学子共同参与和讨论。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公众号渐成共同“财富”
大一刚入学时,周致远需要面对的,是“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两门难度较大的学科基础课程。身为班长的他,担当起了带领班级同学学好、学懂的责任。
自在向明中学读高中起,周致远就养成了在其个人公众号上梳理知识、归纳总结的习惯,将这种学习方法沿用至今。他与班委们一起,通过在公众号上发布“每日一题”、在班级群中发布群作业的方式,帮助同学们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很快,“每日一题”的打卡模式便受到了班级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也吸引到其他班级的同学参与其中,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整个专业的同学之间弥漫开来。反响最好的时候,一天能收到近20份反馈的作业。越来越多的人跟上了大部队的节奏,大家看到好的题目也会分享给周致远,公众号逐渐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
“每日一题”的学习模式取得良好的反响后,受到“数学分析(上)”任课教师靳勇飞的启发,周致远结合大部分同学们的诉求,通过LaTeX语言编写了一批更加系统的学习资料。在他和班委们的共同努力下,如今,“每日一题”累计发布推送150余期。经过3个学期的训练,班级里涌现出一大批成绩优秀的同学。
除了课内学业,周致远还承担了大量的学生会工作,参与了许多社会实践活动和科研竞赛项目。在担任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期间,周致远策划开展了第一届数学文化节、师说“数”语·共话成长、朋辈讲堂、校友讲堂等十余场活动,每一个细节都由他把关。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期间,周致远又负责运营学院官方公众号,展现数学学院学子风采。比起收获的各项技能,他认为自己作为数学学院首批本科生,通过学生工作与大家一同成长,为学院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更值得自豪。
通过一些科创实践,周致远的视野进一步打开。“理工科的思维模式是相通的,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后,我感觉自己不仅是一名数学专业的学生,而且是学材料、学物理、学化学的。这些学科屹立在数学的基石上,在接触新兴领域前沿知识的过程中,我感到充满了动力。”
周致远曾经的梦想是做一名老师,如今,已成为“班级小老师”,这让他十分期待继续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将所学知识进行分享。至于未来,他还想要读研深造,潜心基础学科研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在数学领域内发光发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7 1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