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爱的暖流,在寒冬里涌动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24 17:5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地震发生以来,震区一个个群众踊跃参与抗震救灾,用点滴爱心,在救灾一线凝聚起大爱的力量,温暖了人们的身心。12月22日至23日,本报记者走进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震区一线,寻访群众参与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

将党支部建在“锅台旁”

12月23日傍晚,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美一村的临津居农家院里,现场搭建的临时厨房忙碌而有序。临近饭点,前来吃饭的人一波一波涌入院子里。

拉面师傅何成伟一抻一拉间,迅速地将一份份面条甩进锅里,随着面汤沸腾,捞出煮熟的面条,再加上牛肉、蒜苗和辣椒油,将一碗热气腾腾的青海拉面送到了吃饭人手中。

“房墙在地震中倒了,这两天我们一家四口都住在帐篷里,吃泡面比较多,听邻居说这里有面条可以吃,一家人就赶紧过来了。好吃!吃得身上心里都暖暖的。”美一村村民文双龙边说边又拿起一个油饼吃起来。

“暖心食堂”从何而来?

一切要从在美一村长大的土族姑娘、青海达尼坤帮妇乐刺绣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吉晓玲说起。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吉晓玲向受灾严重的村民送去了2000个帽子和3500双棉袜,并产生了办免费爱心食堂的想法。

“尤其当我看到,在大冬天里,为了优先保障受灾群众吃上热饭,许多救援队员蹲在路边喝矿泉水、啃干面包时,我的想法就更坚定了,我们要用热腾腾的饭菜来表达对救援队员的感激之情。”吉晓玲说。

这一想法也得到了自己的朋友、青海福犇福餐饮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李寿林的支持。作为湟源县这两年新成立的“两新”党组织,李寿林曾在多个受灾区开办爱心食堂,这次地震后,他也在第一时间筹备物资前来救援。

“支部建在锅台旁,我们要充分发挥‘两新’党组织的作用,这一次来的人都是党员,他们积极报名参加,要为受灾区群众献出一份爱心。这不仅是一碗面,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李寿林说。

点滴汇聚,温暖传递,一时间,吉晓玲的企业家朋友们都积极参与到这场爱心传递中。

青海旺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送来了9吨面粉、1吨清油和10吨各类蔬菜,青海申旭商贸有限公司拉来了20吨煤炭,青海莫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送来了3000盒青稞面……

23日11时左右,爱心食堂正式开业,吉晓玲早早就喊了大家来吃面。一时间,小院里排起了长队,队伍里不仅有受灾群众,也有救援队员。吉晓玲的家人还带着300份面,送到了在一线救援和执勤的人员手中。

“这几天一直在一线参与救援,吃上热气腾腾的面条,吃完有点想家了,但也更有力气干活了,我们一定不负这份爱心,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抗震救灾做贡献。”来自某单位的一名队员说。

大家吃得开心,心里就舒坦

“叮铃铃……叮铃铃……”22日4时,马吉全的手机闹钟打破全家人熟睡的宁静,他起身打开帐篷的照明灯,妻子和自己年迈的母亲也迅速起身,穿起发放的大棉衣出了帐篷,三人轻手轻脚地走过中川乡红崖村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的数十间帐篷,来到了自己家。

地震发生后,他们就和大家一起住在了安置点,几天过去,他们慢慢地也能睡个安稳觉了。不过今天起这么早,是为了一顿饭!

“这个想法是母亲先提的!她说金田村的老乡受了苦,我们得做点啥。”马吉全和妻子也正有此意,三人便商量着为金田村的老乡和参与救援的人做一顿饭。考虑到人手不足的问题,他们及时联系了自己的大哥和嫂子一起帮忙。

22日4时10分,哥哥嫂嫂也如约赶到马吉全家中。五人迅速忙碌起来——和面、煮羊肉、洗萝卜、洗土豆……准备工作做完时天已大亮,妻子、嫂子和母亲三人张罗着做油饼,马吉全和哥哥将15公斤羊肉切成小块儿,倒入院子里的两口大锅,做起了青海人爱吃的传统美食——羊肉熬饭。

时间慢慢过去,200多个金黄油亮的大油饼已经做好,就等锅里的熬饭煮得更软烂一些,“金田村的老人多,煮久一点儿他们也能多吃一些。”马吉全说。

11时30分,马吉全一家人带着两锅热气腾腾的羊肉熬饭和两大袋油饼,来到了离红崖村4公里远的金田村安置点上,他们事先和金田村管理受灾村民吃饭的志愿者杨发新沟通过,分餐的地方就在安置区乡亲们的帐篷旁边。“老乡们,来吃饭了!热热的羊肉熬饭!”马吉全一声喊,几位老年人说笑着就走了过来,志愿者杨发新让大家排队一一取餐。从长长的队伍后面望去,马吉全和家人忙着打饭,迎面走过来的每个人端着一碗熬饭拿着一个饼,留下了一路的肉香味儿。

充满爱心的一碗碗热饭,汇聚同心救灾的力量。12月23日清晨,在官亭镇4000年牛肉面馆门口的空地上,马文辉和来帮手的亲戚各显其能,熬汤、配菜、和面……为今天的“爱心面”做着最后的准备。临近中午,马路边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长的队,看排队的人越来越多,正在和面的马文辉手下动作变得更加利索。

“作为民和人,我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地震后,马文辉提议做“爱心面”,家人一起商量,决定为受灾乡亲和救援人员免费提供3天的牛肉面。如今已经4天了,他的“爱心面”摊位却没有停下来。

除了餐饮,马文辉家还经营着瓷砖生意。这次地震,堆放在库房里的瓷砖被震碎了大半,损失上百万元。“家在,就啥都在。”马文辉说,这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儿,称不上雪中送炭,但是看着受灾的老乡和来自各地的救援人员吃得这么开心,心里就很舒坦。

为乡亲们的事情多跑腿

12月23日11时,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藏族乡铁尕楞村三社小广场上,阳光下鲜红的党旗和国旗迎风飘扬。

村里的“大锅饭”灶台前,妇女忙着切肉、洗菜、生火,孩童在广场上奔跑打闹,清脆的笑声充满整个广场。

此时,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抱着几箱方便面向人群中走来,负责记账的村民才让东智赶紧放下茶杯,在账本上一笔一画记录:扎西东知,捐赠方便面5箱、饼干1箱。

扎西东知是果洛藏族自治州消防支队的一名消防救援队员。地震发生后,经队长特批,他连夜赶往老家,准备投身家乡抗震救灾。19日下午一到家,顾不上休息的他就积极投入灾情排查、物资搬运、帐篷搭建、老年人照料、临时翻译等工作中,哪里忙碌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灾情排查是扎西东知每天的重点工作。“地震导致的大量垮塌土石方把我家和隔壁邻居家的后墙‘冲’倒,房子成为危房,已经不敢住人了。” 扎西东知指着一条长长的裂缝说。

跟随扎西东知的脚步,一户接着一户,走一路查看一路,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村庄后山。站在后山俯瞰,村庄尽收眼底。扎西东知指着民房与蓝色帐篷夹杂的村庄说:“虽然地震搅乱了我们平静和谐的生活,但是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有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支持,我们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下山途中,我们看见一位老人静静坐在山坡上,默默地看着山下。扎西东知介绍说这是他爷爷李本加,今年已80岁高龄,我们赶紧上前和老人打招呼:“得莫、得莫(藏语问候语)。”老人热情地握住我们的手说:“你好!你好!”

看到扎西东知站在一边,老人对他用藏语小声说了几句话,扎西东知转过头翻译说:“爷爷告诫他,大灾面前,一定要为家乡抗震救灾多尽力,为乡亲们的事情多跑腿。你看地震后不久,村里救灾帐篷有了、取暖炉子有了、电有了、被褥有了,吃的喝的也有了,我们要记着党和政府的恩情。”

(来源:青海日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校纷纷对受灾影响学生进行临时补助,犹如寒冬里的一股暖流,用实际行动为困难学生送上关怀。这样既帮助了受影响学生渡过物质难关,还能帮助他们稳定情绪,减少他们受到的心理冲击。早在2
2023-12-21 07:16:00
...,数以万计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在线点亮烛光,汇成和平暖流。中外人士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共同祈愿世界和平。“烛光莹莹,哀思沉沉,我们齐聚在这里,以烛光祭奠南京
2022-12-13 22:33:00
跨越三千公里的救助:医院助藏娃“穿越”寒冬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晋城12月24日电 (范丽芳 刘东哲)从青藏高原到山西晋城,三千多公里的距离挡不住两地情缘。12月24日,记者从山西晋城大医院获悉,自开展“关爱藏娃”儿
2023-12-25 09:47:00
...服务中心,一栋崭新的三层楼房映入眼帘。楼层内,一股暖流扑面而来,几名工作人员在厨房挥舞着锅铲。“今天是我们新楼房的搬迁仪式,厨师们都在忙活着给老人们做丰盛的午餐呢!”聂荣县特
2024-02-22 12:23:00
...生渡过难关。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本科生扎西多布杰来自日喀则市拉孜县,其家乡位于此次震中,他告诉记者:“因地震,家里的房子全部倒塌了,所幸家人都没有受伤。”地震
2025-01-10 08:28:00
震中日记|物资到了!
...安置点看到,帐篷排列有序,群众排队领物资。碰见村民扎西时,他刚领完保暖衣物。“我常年在拉萨做泥工,一个月挣六七千,妻子就在家里带孩子,做点农活、养点牲畜。虽然紧凑,但日子也过
2025-01-09 00:03:00
...,众志成城、同心抗疫,让这个疫情下的寒冬涌动一股股暖流。面对防疫物资紧张,该县充分发挥发改、市监、卫健和医保等部门防疫物资保障功能,及时调配防疫物资特别是布洛芬、连花清瘟等系
2022-12-23 18:26:00
...制姜枣茶,向外卖小哥开放“红色驿站”寒冬不“寒”,暖流涌到“宁”身边□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一杯杯热气腾腾的姜枣茶送到环卫工人手中,一间间暖意融融的“红色驿站”
2023-12-20 07:06:00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我能够重返校园,多亏吕叔叔的帮助和关怀,我会更加刻苦学习,以加倍的努力和优异的成绩回报他、回报社会。”1月28日,在朔州市平鲁区西水界村,曾经受过吕海军资助的
2023-01-31 06:2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泰国美食节于济南香格里拉热情启幕
初秋,趵突泉畔清风徐来,由济南香格里拉与泰王国驻青岛总领事馆、泰王国驻青岛总领事馆商务处及泰国国家旅游局上海办事处联合举办的「泉心美馔·寻味泰国」美食节
2025-09-13 13:45:00
【天眼问医】辟谣小剧场|那些年我们信过的关于酒的谣言①
喝酒后喝酸奶真能解酒吗?喝酒“上脸”是肝脏代谢能力差的表现吗?这些广为流传的说法其实藏着不少认知误区。误区一:喝酸奶可解酒
2025-09-13 15:53:00
突破性溶栓革新:曾运雄教授团队引领查尔酮纤溶酶治疗新纪元,重塑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格局
在全球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的艰难征程中,血栓形成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病理机制,一直是医学界亟待攻克的堡垒
2025-09-13 20:04:00
1岁孩子推荐的益生菌:妈妈圈热议的宝宝肠道守护方案
作为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王女士曾为大宝一岁时反复便秘、食欲差的问题焦虑不已。翻遍育儿群、咨询医生、对比产品后,终于在“1岁孩子推荐的益生菌”这个关键词下找到了真正适合婴幼儿的产品选择方向
2025-09-13 20:07: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从技术实施到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在四川友谊医院接受放疗的过程中,医生的细致操作和先进技术让我感受到很大程度的舒适,复查结果也显示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45岁的张女士在确诊宫颈癌后
2025-09-13 16:00:00
高济健康以专业赛事驱动服务全面升级 重塑医药零售行业价值
近日,高济健康“2025年高济特慢病专业服务菁英峰会暨‘唐林杯’技能大赛”在南京成功举办。这场汇聚全国精英药师的赛事,不仅是高济健康药师团队专业服务能力与特慢病管理素养的一次集中展示
2025-09-13 11:14:00
30天稳固定植肠道!共生源常宁宁益生菌守护随时在线
吃益生菌就像给肠道“施肥”,可要是菌株不对、活性不够,再贵也是白搭。最近,不少市民在挑选益生菌时犯了难。好消息是,随着本土国际化上市集团共生源研发的常宁宁益生菌固体饮料上市
2025-09-12 10:54:00
黛安蒂护肤品荣获尚普咨询集团系列品牌证明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50岁以上人群消费能力的提升,50+熟龄肌护肤市场正逐渐成为护肤行业的新蓝海。50岁以上人群的胶原蛋白流失速度可达30岁时的2
2025-09-12 10:57:00
北纬41°的黄金馈赠,籽香坊用一瓶油撬动健康新纪元
在广袤的内蒙古高原,北纬41°的苍穹之下,蕴藏着一片被自然眷顾的黄金种植带。充足的日照,巨大的昼夜温差,独特的高原气候
2025-09-12 11:33:00
持续疲劳休息难缓解?警惕血糖异常!中医智慧教你科学调理
最近总是感觉疲惫,休息过后也没有明显改善——这种持续的疲劳感正在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在排除了睡眠不足、工作压力等因素后
2025-09-12 11:35:00
南明区老干部党校开展网络意识形态讲座暨第二期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委员)培训
为进一步提升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委员)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近日,贵阳市南明区老干部党校开展网络意识形态讲座暨第二期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委员)培训
2025-09-12 14:52:00
尊师助老 情暖银龄——黔西南州老年大学举行教学工作会暨教师节活动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值此教师节与敬老情谊交融之际,黔西南州老年大学以“致敬教师节、调研医养基地、书画志愿服务”三项活动为抓手
2025-09-12 14:53:00
东城中医医院刘轩医师:五行针灸治疗青少年焦虑抑郁
出诊时间:每周四上午刘轩:执业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五行针灸师、国家二级营养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五行针灸源于《黄帝内经》
2025-09-12 15:11: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单竹周:34年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疾控中心的实验室里,检验科科长单竹周的手指划过一排排试管,动作轻柔却稳定,移液枪重复着机械的动作。灯光下的单竹周扶了扶眼镜
2025-09-12 15:55:00
体检查出肝内钙化灶?这一陈旧性病灶,多与4大因素有关
钙化并非独立疾病名称,而是由某些疾病或病理过程引发的现象,也是影像学检查中(超声、CT等)可识别的典型征象。肝内钙化灶亦是如此——在超声或 CT 图像上
2025-09-12 17: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