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庆日报本报讯 稻虾田里迎丰收,正是吃虾好时节。4月28日,在望江县雷池镇雷江村2000余亩的“稻虾轮作”示范基地,王业斌正在组织当地务工村民撑着木船起笼收虾,收好的小龙虾随即被装车运往江浙沪市场。面对记者的采访,王业斌说道:“我们这里的水田非常适宜养殖小龙虾,小龙虾成熟后实行订单销售,供不应求。”
王业斌是雷池镇雷江村的一位“上岸”渔民,雷江村“两委”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要,特邀有养殖经验的王业斌参与村里“稻虾轮作”示范基地的龙虾养殖工作。在村“两委”和王业斌的带领下,雷江村的“稻虾轮作”面积如今已达5000余亩,每到这个时节,可以为当地村民提供7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增收近4000元。关于今年如何做大做强“稻虾轮作”推动产业升级,雷江村党总支书记聂怀兵笑着说道:“我们正在对接长三角的相关企业,准备举办‘龙虾节’。”
雷池镇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腹地,水域滩涂不计其数,良田广袤连片,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乡村要实现振兴,产业必须先行,雷池镇是望江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农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望江县在全面推进“稻油轮作”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水田特性,积极探索“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以反季节和冬闲田养殖、“一稻一虾”为抓手,全力构建生态养殖富民兴村的新“稻”路。
“通过因地制宜推进水产养殖,不仅带动了本地村民有季节性的增收岗位,还能提高水稻的口感。”雷池镇镇长李琳说道。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同时坚持走“生态路”。如今,雷池镇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和长江中下游的平原优势,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开发出了多样水产养殖,除了国家地理标志水产品望江鳙鱼、望江中华鳖之外,还有像稻田养殖小龙虾这样的特色产业,实现了稻虾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农民增收、粮渔双赢”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注入了强大动力,打响了“望江水产”品牌。
因地制宜活水兴村,做大做强“稻虾轮作”综合种养模式,正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应有之义。据了解,2023年,望江县年产龙虾1.5万吨,产值2.7亿元,年产稻虾共生大米9.7万吨。截至今年4月底,望江县“稻虾轮作”面积达21.1万亩,覆盖全县10个乡镇78个村(社区)。
(全媒体记者 罗少坤 通讯员 石时兵 方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