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
近日,市妇女儿童医院儿外科收治了一位特殊的小患者。患儿3岁,近一年反复腹痛,近日腹痛频繁,症状加重。
该院儿外科赵健主任接诊患儿,询问病史、体检后,考虑不排除急性阑尾炎和其他右下腹的急腹症,建议进一步行腹部增强CT检查。放射科副主任凌利阅片,发现病变位于右下腹,呈长管状,可见盲端,周围有炎性渗出,以上影像表现通常见于“阑尾炎”。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赵健、凌利均认为“阑尾炎”诊断可疑,经仔细鉴别、多平面重建,终于发现患儿阑尾躲在结肠后,位置较高,并无异常改变,可排除“阑尾炎”。结合发病部位及影像特点,凌利主任考虑为“麦克尔憩室炎”。
赵健当即建议患儿入院治疗,入院后,患儿经一周抗炎后,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在儿外科医护团队、放射科、麻醉科及手术室等科室的通力合作下,手术顺利开展。术中腹腔镜探查明确病灶为麦克尔憩室,采取了微创切除病变肠管的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儿病情恢复良好,目前已出院。
医生介绍,麦克尔憩室(MD)也译作梅克尔憩室、美克尔憩室,发病率约1%—3%,又称先天性回肠末端憩室,与卵黄管退化不全、肠端未闭合有关,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多见于距离回盲瓣100cm以内的回肠肠壁,在未发生并发症时,多数人终身不会出现症状,通常因并发症或其他疾病手术中被发现。常见并发症有出血、肠套叠、肠梗阻、穿孔、憩室炎等,严重时可因肠管绞窄坏死、穿孔而出现腹膜炎体征。
值得一提的是,麦克尔憩室发生炎症时,与急性阑尾炎等疾病临床表现非常相似,极易误诊为阑尾炎。因此,也被称为“第二阑尾”。诊断通常需要超声、增强CT、同位素扫描,更多时候需手术探查才能最终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
有文献报道,麦克尔憩室CT诊断灵敏度仅有12.1%—28.6%,在无便血的情况下诊断难度剧增,读片难度大,对放射阅片技术要求很高。
医生提醒,如果宝宝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伴随相关胃肠道症状,或出现大量无痛性血便时,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切不可一拖再拖,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小病拖成大问题。
通讯员 刘海霞 记者 王诗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2 12: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