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世界超级大桥故事”之仁遵高速大发渠特大桥
青山绿水长龙舞 共同富裕筑坦途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晓飞 左春林 刘方鑫 尹广亚
桥梁地址
仁遵高速大发渠特大桥位于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
桥梁简介
大发渠特大桥长1427米、宽33米、高280米、主桥跨径410米,为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是仁遵高速的控制性工程。其主拱最大吊装重量240吨,整座桥重量超过世界最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大小井大桥,是目前已建成同类型桥梁宽度第一的大桥。2022年12月,大发渠特大桥建成通车,遵义到仁怀的车程由此前的90分钟缩短到30分钟,极大地便利了沿线居民的通行。
设计者访谈
叶洪平:
发扬“大发精神” 再创世界第一
大发渠特大桥得名于播州区团结村的大发渠。
作为设计团队领头羊的叶洪平,回想起到大发渠现场踏勘的场景时依旧感触颇深:“比起通过手机看图片,到现场之后的亲眼所见更让人震撼,很难想象在60多年前,黄大发老支书是如何带领当地群众挖掘出一条绵延近10公里、跨越3座大山、9个悬崖、10多处峻岭的水渠。”
叶洪平是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桥梁分院总工程师,在该桥设计之初,他便在团队不断加强对“大发精神”的宣传和学习,并带领同事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发扬“大发精神”,克服施工场地受限、工期紧、任务重、疫情防控、恶劣天气等一个个不利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让设计团队“烧脑”的困难来自于大桥拱座区的地质条件,这里恰巧是泥质含量重、岩质极软、遇水易软化崩解的泥质胶结角砾岩。“为解决这个地质难题,我们不断优化方案,最终拱座设计采用扩大基础+竖桩+斜桩的复合基础型式,多种举措保障大桥的安全,为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拱桥建设提供了可借鉴方案。”叶洪平说。
此外,受地形影响,遵义岸无法设置缆塔。对此,叶洪平团队积极发挥创造性,多方比较后设计出大吨位无塔缆索锚固横移吊装系统,让场地布置更简便、受力更安全,工期也更短。
建成后的大发渠特大桥双向六车道,桥宽33米,是世界上同类型桥梁中宽度第一的大桥,为贵州桥梁建设再创世界第一。
在播州区团结村附近,仁遵高速建设项目公司专门修建了大发渠收费站,下高速后5分钟左右便能到达大发渠景区。依托此便利,团结村及周边村寨大力发展中药材、有机稻米、精品水果等产业,民宿、露营、农旅基地等旅游项目不断兴起,当地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共同富裕的路越走越宽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7 06: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