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舌尖上的杭州气质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8-08 17:18:00 来源:杭州网

春之清淡、夏日爽口、秋风送爽、冬雪醇厚,“顺应自然”是杭帮菜的逻辑之一。

关注“浙BA”第一阶段比赛的人会发现,在7月16日,临安队VS淳安队赛前,淳安队带来了活蹦乱跳的千岛湖包头鱼,临安队赠送的是天目暖锅。鱼头配锅,这样的场景,可以说是比赛最好的热场。

比赛有输赢,而情谊往往能从舌尖上反映出来。

富阳笋豆包、建德豆腐包、桐庐的毕浦小笼包……“我们包赢的!” 球迷们的“自夸环节”,乡土味浓郁,满是对家乡的自豪感。

杭州人的餐饮口味是如何形成的?杭州不同地区的美食有何区别?我们或许可以从地理学的角度去观察,在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生活行为和态度,餐饮是最能直观反映这一特色的。

因地制宜的美食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漫长的时间里,正是地域形成了舌尖上的地理学,就像崇山峻岭之中生活的人,多半嗜辣,肉食也多半以腊肉和风干为主。

食材原料、烹饪技巧,这些有共同性,而口味,是慢慢积淀下来的,它并非一蹴而就,就像我们在长大成人之后,如果生活在异乡,常常会怀念妈妈烧的菜。这是一种潜伏在身体里的密码,打开我们的愉悦和乡愁。

杭州是水乡,地处江南,西湖、钱塘江、京杭大运河、湘湖等不必说,在杭州城里,湿地、河流星罗棋布,水产资源极为丰富,“饭稻羹鱼”的饮食传统一步步形成。而钱塘江通海,海鲜也是杭州人的食材。以新鲜河鲜、湖鲜为主,烹饪时注重保留本味,逐渐形成清鲜、嫩滑的口味偏好。

这里的讲究和格调,可以从衣冠南渡时的谢安钓鱼中略窥一斑,他在钱塘江钓鱼,但钓的是一种蓝鳊(侧面有蓝色的星斑)。

杭州的名菜西湖醋鱼,用的是草鱼,现在也有用鳜鱼和笋壳鱼的。西湖醋鱼选用鲜活的草鱼,先饿养两天使其排净肠内杂物,除去泥土气,烹制后仅用糖醋汁提味,鱼肉嫩美,带有蟹肉味,酸甜的芡汁只是起到衬托鱼肉鲜美的作用,而不会掩盖其本身的鲜味。其中糖醋汁偏甜,却因加入姜末去腥,平衡了甜度。

又如龙井虾仁,以龙井茶汁提香,虾仁的爽脆清甜是这道菜的灵魂:微量之盐是它的用量标准,虾仁上浆时加少许盐、蛋清、淀粉,滑炒时不再额外加盐,仅靠茶叶的清香和虾仁本身的鲜甜。同样以江鲜为原料的宋嫂鱼羹,用的鱼是鳜鱼,也有用鲈鱼的,并搭配火腿丝、笋丝、香菇丝等,鲜美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

因时而异的物产

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杭帮菜的时令性和多数菜系相比不遑多让。我们去一个地方旅行时,听到让人扫兴的话语之一是:哎哟,你错过了吃啥啥啥的时间,前两周刚刚下市了。杭帮菜同样如此,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同季节的物产催生了“不时不食”的饮食理念。

杭州人在春季喜欢食笋,如油焖春笋(冬季也有笋,知名的有炒二冬,用的是冬笋和腌菜);夏季,杭州人以前是食莼菜,西湖莼菜汤历来知名,但现在人们似乎更喜欢藕等作为夏日的时令菜,民间更有用梅干菜或者菜蔀头加河虾煮汤的习俗,据说能“鲜掉眉毛”;秋风起,杭州人开始吃蟹,简单的做法是蒸出来,姜末醋汁蘸着吃,但杭州人还喜欢醉蟹,把蟹用黄酒腌了吃,生熟都有;到了冬日,酱货是杭州人的心头好,酱肉(包括酱门腔等)、酱鸭等,挂满了门头。

春之清淡、夏日爽口、秋风送爽、冬雪醇厚,顺应自然的餐饮逻辑是杭帮菜形成的逻辑之一:在食材存储困难的从前,杭帮菜用特有的优雅化解了这份尴尬。

文化的塑造和延伸

衣冠南渡带来了南北文化的大融合,很多中原的生活习惯和餐饮习俗被带到了江南,但对杭帮菜的形成影响似乎并不大,从现有的资料去看,反倒是皇家的生活习惯在南移。真正影响杭帮菜的是宋室南迁,大量官员和贵族的到来,带来了北方“北料南烹”的烹饪技法。

一般来说,北方人喜咸鲜、重调味,这和南方的清淡鲜爽相映成趣,矛盾如何得到统一?两者如何磨合?这就是藏在杭帮菜中的智慧: 咸鲜合一、浓淡相宜。

比如大名鼎鼎的东坡肉,据说是苏轼所创造的,但其发源地并不在杭州,只是杭州人把它发扬光大了。这也是杭州人的“拿来主义”,杭州不排斥好的事物,这从餐饮中便可看出,东坡肉以北方炖肉技法,结合南方酱油调味,端出来时,肉质酥烂而不腻;又如宋嫂鱼羹,将北方鱼羹的浓稠口感与南方的鲜鱼搭配,成为杭帮菜的经典之一。

杭帮菜中的诸多品种,是出于文化的塑造;杭帮菜的精致,正是文人雅趣的延伸。明清之时,江南富庶,文人聚集,菜品便向精致化发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讲究个性。比如袁枚《随园食单》中的“糯米藕”“鱼圆”等,也是今天杭帮菜中常见品种,早已大众化,但它们是来自雅文化中的情趣产物,所以它们讲究食材搭配与火候控制,口味偏甜润、细腻。

又如乾隆六下江南,他的文人情结使得他对杭帮菜情有独钟,这和奢华的满汉全席大相径庭。富贵和简洁并不冲突,宫廷菜技法与民间口味融合,杭帮菜的“精致感”得到了提升。

自京杭大运河开通以后,杭州成为商业重镇,明清时期市井饮食繁荣,催生了大量面向平民的餐馆,菜品的发展考虑到客源的因素:菜是为谁烧的,又是谁来吃的?最简单的例子是用猪鸭的下脚料熬汤,搭配蔬菜豆腐,口味咸香下饭,体现了市井饮食的实惠性。

同样,由于各地商贾云集,口味繁复,江苏菜的甜、徽菜的咸等调味风格,让杭帮菜变得“甜而不腻、咸而不齁”。

发展中的杭帮菜

杭帮菜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到了今天,它依然顺应趋势在发展,“低脂、低盐、高纤维”是它的方向,比如东坡肉改用瘦多肥少的五花肉,并搭配笋干解腻,又如各种低脂菜品,在保留江南风味的同时,符合了现代健康需求。

杭帮菜以清鲜为本,因为以河(海)鲜、时蔬为食材基础,调味追求本味,区别于川湘的浓烈、粤闽的甜美,但由于它的地理学元素,在人口迁徙带来的南北交融中,渐渐形成“中庸”特质。

在烹饪技巧上,杭帮菜避免高温油炸,多用清蒸、白煮、汆烫为主的方式,让地域食材的“清、鲜、醇、和”发挥得淋漓尽致,像“笋干老鸭煲”,用文火炖四五个小时,出炉后,汤醇味浓,油而不腻,酥而不烂,鸭香与笋干的清香相互交融,味道浓郁却不失清淡之感。

比如“清蒸鲥鱼”,仅用火腿片、笋片、香菇和酒酿提味,上汽后蒸10-15分钟,鱼肉鲜嫩多汁,汤汁清透,完全展现鲥鱼的肥嫩与油脂香。又如最显功底的“白切鸡”,选用萧山三黄鸡,冷水下锅加姜片、葱段、黄酒,煮至刚熟即捞出过冰水,肉质紧实弹牙,蘸酱油食用,突出鸡肉的鲜甜。

杭帮菜的另一个特点是用糖提鲜,使菜品具有淡淡的甜味,与咸、鲜等味道相互融合,达到舌尖上的和谐。

这种和谐是在长期的饮食中,慢慢习惯并沉淀下来后才能抵达的,从根本而言,是杭州人性格的外延,而杭州地域内丰富的淡水水产,如草鱼、鳜鱼、河虾、湖蟹等;四季时鲜,如西湖莼菜、塘栖枇杷、茶叶,山林食材,如笋、山菌等,是杭帮菜形成的基础。

“清淡纯美、鲜咸适度、略有甜头”,这种杭帮菜口味的形成,是其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物产资源及人文传统等的综合,它是一座城市的细节和具象,也是打开这座城市隐藏部分的钥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9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第一集就专门拍了西湖醋鱼!作为一个爱吃西湖醋鱼的杭州人,我觉得可以再骄傲一下下了。其实,此前播出的几季中就出现过西湖醋鱼了。连拍三个通宵烧了近50条鱼这一集主要拍“绝活”,
2025-02-05 10:42:00
...的油条在平底锅里嗞嗞作响,演绎着舌尖上的宋韵,勾起杭州人的儿时记忆。“哪(念ne)有藕粉”人气也很旺,这是印象西湖推出的味觉新品,以味觉艺术之名,致敬“国漫之光”《哪吒2》。
2025-03-03 06:30:00
西湖醋鱼再上《舌尖上的中国》 网友热议西湖醋鱼——不是不好吃,是不好烧
...我就是喜欢吃。”连拍三个通宵,烧了近50条鱼傅月良是杭州人,1992年入行,师从名厨董顺翔,而董顺翔的师父正是杭帮菜的宗师级人物胡忠英。在杭帮菜领域,傅月良的战绩斐然,在他担
2025-02-06 08:56:00
今夜,谁不忆东坡?《西湖东坡》驻场秀亮相东坡大剧院
...。”《西湖东坡》总制作人、导演赵强表示,“煞宽”在杭州人眼里,意味着对轻松自如的追求。剧中,苏东坡在老翁扇子上题词,写的是“煞宽”;宽慰他人,送上一句“煞宽”;告别之时,仍道
2024-09-14 07:34:00
信笔钱塘,回首仍是《望海潮》
...淡雅清丽。杭州城中多水,所以桥多,而且是“画桥”,杭州人造桥不仅实用,而且美观,这会提高造桥成本,能做到这一点,反映了杭州的富庶。“风帘翠幕”指家家户户的门窗都有帘,室内有幕
2024-03-29 10:47:00
...”杭州亚组委相关负责人说,西湖,孕育了热爱大自然的杭州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一叶青莲到一汪西湖,不仅成为绿色发展最动人的色彩,也映衬着这座城市的人文意涵。杭州市文化广电旅
2023-09-15 14:46:00
新一线顶流,中国最诗意的城市
...,这座城市有了灵魂,进入中国文化地理史的叙述范畴。杭州人是懂得珍视这片山水的。2022年,杭州有关部门在断桥边移走了7棵柳树,改种月季花,引发市民热议。他们反对移走柳树的理由
2023-09-23 13:05:00
为什么人人都爱杭州?
...了大排档。杭帮菜博物馆。(图/图虫创意)不仅如此,杭州人开始把食物雅化,让饮食成为一种具有审美意趣的生活方式。菱角、芡实、鲈鱼、莲子、梅子、藕等,纷纷被写进文人的诗词中。南宋
2023-10-08 14:45:00
余秋雨:杭州宣言
...要把它们加在一起同时推进,简直把整个杭州城忙翻了。杭州人都知道,这位总指挥叫苏东坡;但大家可能都忘了,这个苏东坡就是那个以诗文惊世的苏东坡!宋代虽然边患重重,但所达到的文明程
2024-02-04 12:5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双语海报丨从河南农场到世界餐桌
大河网讯 在中国的版图上,有一片神奇的土地——河南。黄河之畔,文明肇始;沃野千里,粮香盈天。从青山绿水间的信阳毛尖,到金色田野里的灵宝苹果……越来越多的河南农产品正乘着开放的东风
2025-10-12 21:13:00
节后减脂正当时 室内健身受热捧
“假期聚餐多,体重涨了4斤,节后必须赶紧减脂!”10月11日,市民周女士在下班后,背着运动包走进家附近的健身房,开启了节后第一堂燃脂课
2025-10-12 17:59:00
文化中国行·非遗“青春派”②|谷小光:走活棋子烧饼这盘棋
日前,谷小光正在制作棋子烧饼。 河北日报记者 杨明静摄分好剂子、包入肉馅、慢慢收口……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8月22日
2025-10-12 07:51:00
节后月饼去哪了?营养师和美食达人们给出建议
●商家:过期月饼严格销毁,未用完馅料制成茶点●消费者:搭配茶饮或花式改造成奶昔、甜点,创意再吃夏商民兴超市文屏店内,散装月饼所剩无几
2025-10-11 08:18:00
“糖水仓库”来了! 闽侯县龙祥岛的甘蔗进入丰收期
眼下,正值甘蔗丰收的季节,在闽侯县龙祥岛的田间地头,成片的甘蔗进入丰收期。
2025-10-11 09:08:00
如果选择美白产品?五款热门美容仪器实测推荐
夏天晒黑、熬夜暗沉、痘印难消,很多人试过不少美白护肤品却没有明显效果,难免会问什么产品美白效果好。其实比起单纯涂抹,能深入肌底作用的美容仪
2025-10-11 11:41:00
专注高品质医疗体验,杭州圣玺综合门诊部有限公司打造妇产特色新标杆
作为一家综合性门诊部,杭州圣玺综合门诊部有限公司明确将妇产领域作为其核心发展方向,集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于一体,旨在打造一个让女性安心
2025-10-11 11:44:00
健康体重 理想血压 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开展“全国高血压日”公益活动
鲁网10月11日讯2025年10月8日是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活动主题是“健康体重,理想血压”。为提高全民关注血压的意识
2025-10-11 11:45:00
秋风起咳不停?详解秋季咳嗽3大诱因及应对方法
秋意渐浓,早晚变凉,不少人发现自己的喉咙开始“闹情绪”了。办公室里咳嗽声此起彼伏,有时还觉得嗓子里有痰但是咳不出来,白天影响工作状态
2025-10-11 12:21:00
首部《瘢痕全周期防治白皮书》重磅发布 以\
近日,聚焦“瘢痕全周期防治”的行业白皮书《瘢痕全周期防治白皮书》(以下简称 “白皮书”)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重磅发布,这也是国内首部面向医生群体的瘢痕白皮书
2025-10-11 15:21:00
医在身边|孩子秋季腹泻怎么办?高油、生冷、高糖食物要少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秋季是儿童腹泻高发期,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或饮食不当都可能让孩子拉肚子。到底如何预防儿童秋季腹泻
2025-10-11 15:29:00
施华蔻专业保丽系列焕新登场!德系科研解锁发芯精准修护新范式
汉高消费品牌业务部旗下品牌施华蔻专业,携全新保丽系列重磅上市。作为承袭德系实验室近60年科研实力与专业沙龙基因积淀的“发芯精研专家”
2025-10-11 15:55:00
中日产业协同新实践:依托通道优势推动西部资源出海,深化中医药领域合作
金秋时节,香港共工新闻总社美洲社、欧洲社社长YinkeoGarden,到访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官邸,同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公使园田庸深入交流
2025-10-11 15:59:00
才艺闪耀护眼同行 安徽爱尔眼科举办青少年近视防控主题活动
10月4日上午,由合肥市包河区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安徽爱尔眼科医院圆满举办点亮才艺梦想守护心灵之窗——青少年才艺汇演暨近视防控专家讲座活动
2025-10-11 16:31:00
西安市红会医院MDT救助101岁股骨粗隆间骨折老人
华商网讯(记者 袁毛毛) 近日,一位101岁高龄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关节病院综合病区、心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MDT) 的精密协作下
2025-10-11 17: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