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
邯郸市群艺馆音乐部主任王盼华:
“在歌唱中找到自己最美的声音”
▲王盼华(中)在基层惠民演出现场 受访者供图
本报驻河北记者 范海刚
“大家保持住呼吸,跟着音乐哼唱起来……”4月22日,河北省邯郸市群艺馆公益音乐培训班上十分热闹,该馆音乐部主任王盼华边示范边指导,认真教授声乐爱好者。作为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盼华已从事群众文化工作13年,她说:“身为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让百姓在歌唱中找到自己最美的声音,通过音乐感悟生活的美好,是我最大的心愿。”
公益音乐培训班是邯郸市群众艺术馆常态化开展的品牌文化活动之一,多年来,这里成了当地音乐爱好者学习交流的平台,王盼华的专业水准和服务能力也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开展音乐辅导400余场,受益群众逾3万人次,数十支合唱团登上各大舞台——这是王盼华十几年来的“成绩单”。在她的带领下,邯郸市群艺馆音乐部成员成为活跃在基层的一支文艺小分队,带领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音乐舞台,成为当地群文活动的主力。
除了公益辅导,基层慰问演出也是王盼华的日常工作。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她,对乡村有着特殊的情感。“下乡演出虽然没有好的舞台和音响设备,但看到大家期盼的眼神,就觉得一切都值得、有意义。这是激励,更是洗礼。”王盼华表示,群众需要文艺演出来丰富生活,文艺工作者更需要扎根基层,到人民中汲取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演出之余,王盼华会利用空闲时间走进群众,及时解决百姓在文艺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挖掘各地特色音乐元素。
“姐妹们,咱们的订单到了,我们要发货去了……”去年,一首极具邯郸涉县特色、展现乡村振兴活力的原创民歌《摘花椒》获得第三届河北省民歌演唱大赛一等奖。“生动的演出离不开深入基层的采风,爬山坡、摘花椒,和老农聊天,和大自然对话。”参与创作和演唱的王盼华表示,《摘花椒》融合了当地传统民歌小调和戏曲元素创作而成,曲目生动再现劳动人民嬉笑打闹、互帮互助的劳作场景,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聚焦邯郸磁州窑丰厚的历史遗存,原创歌曲《窑火千年》让更多人了解邯郸悠久的历史传承;依托邯郸古代美女罗敷的历史典故,古风歌曲《汉风新韵陌上桑》以现代音乐手法演绎汉乐府诗歌;围绕邯郸名胜古迹和成语典故,《爱在邯郸》谱写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多年来,王盼华先后参与创编及演唱彰显邯郸特色的原创音乐作品140余首,荣获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群星奖”、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邯郸市首批青年拔尖人才”称号、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王盼华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演唱的歌曲《红河谷长又长》《那一道光》等成为第六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河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开幕式主题曲。此外,王盼华作为主角之一,参演河北省大型民族歌剧《雁翎队》《永远的红星》,进一步拓宽了其在唱腔、舞台表演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站在更大的舞台上,王盼华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她表示,要到人民群众中去汲取文化力量,不断滋养艺术作品。
在动听的歌声中,一幅幅邯郸民俗风情画卷徐徐展开,让“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的魅力吸引众多游客的目光。为了更好地传承邯郸的历史文脉,王盼华利用赴外地演出机会,精选富有邯郸文化特色的原创歌曲,让邯郸音乐符号呈现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互鉴。
“身为农民的孩子,不管走多远,乡土始终给予我力量。到基层去,以文艺力量服务群众,让我感觉特别安心。”王盼华表示,她将脚踏实地、扎根群众,更好地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服务。无论是在质朴的乡村,还是在光彩的舞台,都要让音乐陪伴百姓,共赴美好生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1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