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丰 静
金秋,江淮大地迎来丰收。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内,杂交水稻种子正源源不断地被打包装车。而在万里之遥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洲马里,该公司用来推广高产示范品种的农灌区已经完成雨季播种。
中国与马里,不同的国家,同样的初心,就是减少粮食短缺,共同端稳手中的“饭碗”。一粒种子牵起了两地友谊。
“早在2002年成立之初,我们便确立了国内外同步发展的思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公司副总经理江三桥告诉记者,他们先后在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等海外适宜地区建立制种生产基地,设立海外育种中心。
2013年,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该企业更是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与多家境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稻种的海外“育繁推一体化”,惠及更多合作伙伴。
“2019年,我们承担了‘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项目·帮助西非国家马里建立水稻种业体系’建设,目前已经在马里审定了3个水稻品种。”江三桥说,通过连续3年的品种推广,马里主推品种增产30%以上,部分高产地块达50%,大大优化了当地农业种植结构和水平。
合肥的种子企业——丰大种业也积极向海外拓展。节水抗旱稻具有绿色环保、清洁化栽培等特点和优势。“我们这类产品很受各国政府和客商的欢迎。”丰大种业总经理助理张晶晶告诉记者,目前,该企业的水稻种子出口已覆盖东南亚和非洲主要杂交水稻市场如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越南和非洲尼日利亚、乌干达等国。
“近年来,合肥大力打造‘种业之都’,大力鼓励合肥企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2年底,合肥市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额已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9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