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据悉,17日《纽约时报》发布的一篇新闻曾引发舆论热议,该新闻事关乌克兰政府“试图行刺俄军高层”。在文章中有消息人士称,今年4月底俄军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陆军上将格拉西莫夫秘密访问了俄乌冲突前线之前,但情报已经事先被美方截获。针对这条关键的消息美军却选择拒绝告知泽连斯基政府,因为他们担忧乌克兰会利用这条消息“做出其他事情”。不过最终乌克兰还是获悉到了该情报,引发美国电话“警告”。
报道提到,美国明确告知乌克兰方面,要求他们必须取消一切针对格拉西莫夫的暗杀打算。究其原因一是美方担心这种举动将让战争失控并把美国拉下水,让他们和俄军直接发生冲突,这是拜登政府不希望看到的。其二是有人认为,格拉西莫夫“不会对俄乌冲突的局势产生决定性影响”,因为他是不负责这次军事行动的总指挥,只是一名国防部的高级军官而已,暗杀并无意义。美方并未透露最后乌克兰到底有没有听警告,或是这件事结局如何。
18日,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出面回应“暗杀格拉西莫夫”的消息。泽连斯基的顾问阿列斯托维奇称,他们确实参与了这件事而且发起了暗杀行动,但没有成功。当时乌方获悉到格拉西莫夫要去前线,于是派遣乌克兰军队枪击了俄罗斯军事指挥官所在的总部并造成数十名俄军死亡,但当时格拉西莫夫已经离开那里,所以暗杀未遂。美媒此前还认为暗杀是“有效”的,因为之后俄军高层官员减少了很多访问前线的计划,足以证明其威慑力。
有分析称,这条新闻的一个“奇怪”之处在于“美国人写前半部分,乌克兰人写后半部分”。即美方证实了他们劝阻泽连斯基实施这件事,但没有明确说结果;后面所谓的“袭击发动”、“袭击未遂”、“有效震慑”都是乌克兰所解释的。有军事观察人士则认为,乌方的言论真实性存疑,其一是他们敢违背美国高层的意见是“难以想象”的,后果可能是失去所有的支持并让战局崩溃;其二在于4月份俄军的战线是优势的,派遣一群人突袭俄罗斯指挥所更像是在“讲故事”,这意味着要击溃多支近卫安保力量,按照当时乌克兰的战斗力难以做到。
值得一提的还有,该事件还反映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即使是在作战时期,俄军的情报保密计划都非常堪忧。因为根据新闻可以知道美军已经非常详细地址获取到了俄方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到前线视察的时间、路线和行程具体细节,且在“对暗杀有把握”的情况下才会警告泽连斯基不要实施。对此有评论称:“俄罗斯军事行动之前的情报外泄,让乌克兰人有了足够的准备时间从而蒙受巨大损失,但他们看起来仍然没有对此警觉。有人甚至怀疑俄方整个高层都已经被美国人渗透了,美方了解普京政府的一举一动,这不是‘严重’所能形容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09:13: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