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清朝的官员穿衣服是很讲究的,里面先穿一件内衣,外面再套一件褂子,里面的这层叫做“衮服”,各有不同;外面的褂子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只是上面的补丁图案不同,称为“补服”。
先说里面的“衮服”。在中国传说中,龙是有五个脚趾的,称为五爪金龙,如果是四个脚趾的话,就只能叫做蟒了。“衮服”如果绣的是龙,那就叫龙袍,如果绣的是蟒,那就叫蟒袍。明朝时蟒袍是特意赏赐给立有大功的功臣的,所以如果某官员被赐予蟒袍,那就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但到了清朝,逐渐放宽了限制,所有官员都可以穿了,但朝廷也做了具体要求。
明朝皇帝穿的龙袍上绣有十二条龙,到了清朝就改成九条了,除此之外,龙袍还有一些特点,比如它的颜色一定是明黄色的,上面有十二章纹,这些都是皇帝专用的,其他任何人严禁使用否则就是大不敬之罪。
皇子的“衮服”上绣着九条龙,也是五爪,但颜色只能是金黄色,亲王、郡王也是九条龙,但颜色只能再降一点,用土黄或者暗黄色。尽管他们“衮服”的龙和龙袍上的龙没有太大区别,但龙是皇帝专用的,所以他们的“衮服”绣的只能叫“五爪蟒”,所以还是只能叫做蟒袍。
贝勒、贝子以及再往下,以及文武一、二、三品官的“衮服”上,就只能绣四个脚趾头的“蟒”了,但数量仍是九条。依次下去,文武四、五、六品官员、二等侍卫以下,就减为八条,文武七、八、九品官员以及未入流官,再减为五条。但是他们的“衮服”颜色就只能用蓝色或石青色,和黄色就不沾边了。
所以,除了皇帝之外,清朝官员穿在里面的“衮服”上不管绣的是什么,都不能叫做龙袍,而只能称为蟒袍。而蟒袍是所有官员都可以穿的,只不过蟒的样子、数量不同而已。蟒袍通常是穿在里面的,外面还要套个褂子,只有宫里的太监才会把蟒袍穿在外面,所以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宫里太监穿着像龙袍一样的衣服,其实是蟒袍。
再说说穿在外面的“补服”。补服就是清朝的官服,所有人的样式都差不多,颜色为蓝色或者石青色,但如果是文官,补子上就会绣有飞禽,如果是武官,补子上就会绣有走兽,补子一般为方形,从正一品到从九品都是如此。皇帝就不一样了,他的补服上有五个圆形的补子,上面绣的是五爪金龙,其实这才是大家通常意义上认为的“龙袍”。
由于补服显示的是一名官员的品级,不同爵位的补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皇帝和百官之间,就有一些夹在两者之间的补服,你可以称它为“龙补服”。
皇子的补服上有四个圆形的补子,上面绣的也是五爪金龙,且四团龙都为正龙,即龙头朝向正面。亲王的补服和皇子差不多,只是四团龙中只有两团正龙,另外两团为行龙,显得地位略低一点。郡王就更低一点,变为四团都是行龙了。以上这三种补服,都称为“四团龙补服”。
再往下,贝勒的补服上就只有个圆形补子了,上面也不能绣五爪金龙了,而是四爪的蟒。再低一级的贝子,和贝勒差不多,只是由正蟒变成了行蟒。
镇国公、辅国公及公、候、伯、子、男爵等,虽然补服上绣的是四爪正蟒,但两团补子却变成了方形,意味着地位更低了。
所以,如果非要说和龙袍接近的衣服,那就只有“四团龙补服”了,按照规定,必须是皇子,或者亲王和郡王才有资格穿,其他如贝勒、贝子虽然也是超品,但补子上绣的已经是四爪的蟒了,至于国公、公、侯等爵位,就更和“龙补服”不沾边了。
综上,超品爵位虽然意味着很高的地位,但在能不能穿“龙袍”这个问题上,其实没多大关系,关键还是在身份,比如康熙晚年时,很多皇子别说亲王、郡王了,就连贝勒、贝子有的都没混上,但他们因为皇子的身份,不仅可以穿龙补服,而且规格还比亲王们高,所以如果不是皇帝的直系血亲,在清朝基本上是没有机会的。
不过,清朝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年羹尧在雍正继位时出了大力,后来平定西北叛乱又立下大功,因此雍正就特赐他可以穿“四团龙补服”,和亲王一个待遇。再比如,乾隆朝的傅恒,在征剿大金川时立下大功被授予一等公爵位,按规定只能穿两团正蟒方补服,但乾隆特赐四团龙补服。这是一种非常高的荣耀,晚清时曾国藩和李鸿章手握重权,立下不世之功,但最后也没得到赐穿四团龙补服的荣耀。
综上所述,皇帝里面穿的是龙袍,外面穿的也是龙袍,而除了皇子和亲王、郡王等皇帝直系亲属外,大臣中只有立下很大的功劳且又讨皇帝的欢心,才有可能被赐穿“四团龙补服”也就是俗话中的“龙袍”,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荣耀。而且,无论是爵位还是荣耀,无论是不是能穿“龙补服”,都和权力没有关系,因为权力来自于行政官职,只有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这些实职才有权力大小的区别,否则你就算是亲王、皇子,都没有多大的权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0 15: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