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终老何不到阜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9 12:0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阜阳日报吴征辉

阜阳,古称颍州。向为形胜之地,襟带长淮,扼控陈蔡,地处“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然而,同行之师却戏称其为“四不靠”,既不属北方,也不属南方;既不归西部,也不归东部。闻之,冁然一笑。

《论语·雍也》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个人不智不慧,寿命暂且未定,但偏好登山实为确数。“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高望远,俯瞰众生,何等通畅?

庆幸!虽怪憾颍州无山,但颍州后人却仍然聪颖。或原址或拓址,现营建有文忠阁、会老堂、西湖等景点,以纪念、兴盛欧阳修风华。

欧阳修祖籍江西庐陵(吉安),生于四川绵州(绵阳)。在他66年生命里,先后8次或路过访友,或短暂履职,或为母丁忧,合计约有六七年时间居住颍州。他自24岁入仕,40多年仕途,辗转20余地任职,从60岁开始连年多次请辞。

身为高官,理当荣耀于京师豪宅,即使趋之若鹜,难不是人之常情?

光宗耀祖,叶落归根,汴梁(开封)相距庐陵祖宅虽足一千公里,又有何能挡?

如爱西湖,既“有幸赴扬州”,更诗赞“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那何不安居600公里外的江都?

既然寄情山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滁州岂不是首选之地?

若论“福地”,先有洪州(南昌)三娶,后才孕育四子,难不是人间洪福、确幸?

论坛之上,倘仅以“来颍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应不能完全熨帖欧阳修初衷、本心,亦不能令我释然。

那日,脚一踏在颍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地面上,便感觉进入一方宏阔、高远境地。近处,小小、圆圆、淡黄的苦楝果,似盏盏小巧的宫灯,点缀着孤苦的枝头。夕阳就要坠落,稀疏的丛林像柴堆般在燃烧,被丛林或分隔或包围的汪汪水凼,接住了天空倾泻的岩浆,洇染眼目,绯红煨心。仰望,巡睃,除西方有五六抹肤浅、不规则、哈达状的白云带,远偎着太阳悬浮外,整个苍穹那么高,那么透,那么旷,那么静……就在那一刹,我似乎“懂”了欧阳修!

“君子隆师而亲友”。人,究其一生的学习与成长、生活与事业,总是需要老师的引领提携、嘉友的欣赏鼎助,更需要亦师亦友的恩德相结、患难相扶。

欧阳修政治追求推崇“天下之治,必与众贤共之”,身体力行“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他“朋友圈”名士遍布,有先恩师后岳丈的胥偃,有同学兼连襟的头名状元王拱辰,有赏识宽容他的直接上司钱惟演,有身居高位、权势显赫的宰相晏殊,有六部侍郎谢绛,有宫廷修史同事宋祁、司马光,有政治盟友范仲淹、韩琦、富弼。文学圈内更是有“七友”“八老”之说,“七友”即梅尧臣、尹洙、王复、杨愈、张汝士、张太素以及欧阳修本人,“八老”就是辩老尹洙、俊老杨愈、慧老王顾、循老王复、晦老张汝士、默老张先、懿老梅尧臣、逸老欧阳修。

此外,他还深交知遇之恩、师生之谊的曾巩与“苏氏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与己齐名“四真”的其他三位:包拯、富弼、胡瑗,还有文彦博、赵概、韩绛、孟郊、尹洙、王田、吴奎、王皀、王曙、张载、程颢、吕大钧等。

刚劲正直的欧阳修,虽一贯坚守“内正其心,外正其容”,但也难免三遭贬谪。宦海顺顺逆逆、浮浮沉沉,加之一生中,家父、两任妻子早逝,范仲淹、杜衍、梅尧臣等好友先后离世。人至老年,他应更会顾怜自身遭际,省悟人间冷暖。这时,唯有颍州——成为他安放灵魂、寄托精神的心灵高地。更何况,这里还有颍州名士焦千之、常秩、刘敞、刘攽、王回、徐无逸、魏广、刘原父、吕公著等文朋诗友的陪伴与呵护。

阜阳两日,得以畅游。岳家湖畔眺枫红柳黄,七渔河岸赏水静鱼欢,生态园里瞻不老容颜,格拉条和太和板面里品美味香鲜,程文炳宅院和颍河阻击战纪念碑前赞颍人忠善,博物馆里看规划前程如锦。日观阜阳城,楼房林立,道宽路洁,河流染翠;夜行老街,烟火氤氲,灯光璀璨,流影生动。

不时传进耳朵里的阜阳话,如同实实在在的山东乡音,让我倍感亲切。坐卧立行的时空里,仿佛感受到欧公在身边同游,这令人心驰神往。

哦,欧公,您真是聪慧啊!阜阳,确是人杰地灵,物产丰美;民风纯正,大善若水。这里才有轻松!这里才有自由!这里才有喜欢!这里才有快乐!在这里,你可以鉴碑弈棋,弹琴会饮,可以泛舟西湖,行船清河,流连忘返,诗文唱和,得“从游乐”,享“太守乐”。

如今,这里的一切都在变,但有些东西至今从未变。不仅仅是欧公想来,我也想来,还有更多的人也想来。终老何不到阜阳?

(作者系山东邹城人,河北省散文协会理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9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不堪,瓦上长满蓬蒿。邢大爷好像说过,那是府衙旧址,欧阳修和苏轼知颍州,就在这里办公。离大隅首,从南路去校地。方志载,这里原是颍州西湖旧址。“湖光接天,烟波笼翠。竹影轻摇,菊花
2024-05-24 16:54:00
...足间儒雅飘逸,与颍州西湖的美景意境融为一体。同时,欧阳修、苏轼关于颍州西湖的诗词,也让人感受着以欧苏为代表的北宋文化魅力。2020年以来,文旅局长为地方代言不断“卷”出新高度
2023-04-30 14:27:00
...安徽人文讲坛,诗话阜阳专场讲座等待您的到来。大文豪欧阳修对颍州一见如故,在给韩琦的信中说“汝阴西湖,天下胜绝。”欧阳修留下很多吟咏颍州西湖的诗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一组《采桑子
2024-09-04 09:51:00
...管鲍之交”成为千古美谈,“欧苏会颍”传为文坛佳话,欧阳修曾盛赞这里“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阜阳拥有人文之美,北宋时期吕夷简、夏竦、蔡齐、程琳、晏殊、苏颂、欧阳
2024-04-26 11:09:00
范仲淹与颍州的缘分
...共同的理想追求。颍州相会吕公著据邵振国《北宋文儒:欧阳修传》记述,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正月,范仲淹由邓州移知杭州,赴任时过陈州,拜会了知州晏殊。之后,范仲淹来到颍州。但
2024-03-18 11:03:00
美在有无间
...在雕像旁拍照留念,我给大家当起了导游:“年纪大的是欧阳修,另一个是苏轼。苏轼和他弟弟参加科考的时候,欧阳修是主考官……”“苏轼就是苏东坡……”弟弟在一边补充。哈哈,默契。“那
2024-05-31 10:57:00
...、颍州、信州、顺昌,是姜子牙、管仲、鲍叔牙的故里,欧阳修、苏轼、晏殊曾在此为官,“管鲍之交”的诚信合作成为千古美谈,“欧苏会颍”的忘年交契传为文坛佳话。享有“民淳讼简而物产美
2023-06-16 13:24:00
金种子馥合香焕新发布会在宿举行
...醉刘伶,一醉三秋方醒来;约1000年前,宴饮颍州西湖,欧阳修向苏东坡解释自号“六一居士”的由来;再到1507年,晋商侯大升在颍州创办“大升酒坊”,成为金种子酒业的前身。全国现
2023-09-29 09:56:00
...城市圈走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路的发展脉动,也能领略欧阳修心中“群芳过后西湖好”“直到城头总是花”的盛景,体会苏轼笔下颍州西湖“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的壮丽。赛道沿途
2024-04-22 15: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