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一枚钻头见证新疆石油开发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5-12 12:21: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天山物证七十载①丨一枚钻头见证新疆石油开发

5月10日,又是一个周末,阳光下,折射出梦幻光晕的克拉玛依大油泡,迎来一拨又一拨游客打卡。在这座高15米、最大直径28米的城市地标建筑下,封存着一口有70年历史的功勋井——克拉玛依一号井。如今,该井已停止生产,但打井使用过的三刮刀钻头依然保存完好。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新疆日报社(集团)启动“天山物证七十载”实物征集活动,通过一件件物件讲述新疆发展变化的故事。这枚作出卓著贡献的三刮刀钻头,不仅折射出我国石油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更见证了新疆石油勘探开发事业的变迁。

荒原上的惊天一喷

时间回到1955年10月29日,完钻井深约620米的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宣告发现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疤痕”清晰可见的三刮刀钻头,为凿开地下油层立下了汗马功劳。

那天,井场上沸腾了,人们欢呼、跳跃、拥抱,很多人激动地把黑油抹在脸上。当时全国原油年产量仅能满足社会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唱响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第一曲凯歌。

勘探开发克拉玛依油田,全国人民进行了支援。1956年,北京军区选调2043名复转军人,编成37个钻探队奔赴克拉玛依;石油工业部调260辆汽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调180辆汽车支援克拉玛依;塔城地区各族人民用50多峰骆驼,驮运食盐、干柴等物资到克拉玛依。

克拉玛依市委史志办(市档案馆)原三级调研员刘宝宏介绍,发现克拉玛依油田后,自治区党委于1956年5月4日发出《关于克拉玛依油田当前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尽一切力量支援油区开发;人民日报于1956年9月5日发表《支援克拉玛依和柴达木油区》社论,号召全国各有关单位给予必要支援;国务院组织13个部委支援克拉玛依,从6个国家为克拉玛依进口设备和配件,全国16个省(区、市)的35个城市为克拉玛依支援生产设备和器材。

与此同时,新疆石油公司党委于1956年4月4日发出《关于加强黑油山钻探工作的决议》,在全公司掀起支援黑油山、开发黑油山、到黑油山去的热潮。独山子矿务局发挥老基地作用,抽调精兵强将1801名,从独山子来到克拉玛依,成为克拉玛依第一批创业者。

克拉玛依油田建设凝聚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建设激情。在那个物资匮乏、制造一枚钻头都困难的年代,全国一盘棋的协作精神,成为我国石油工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956年7月1日,新疆石油公司更名为新疆石油管理局。1956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周年之际,游行队伍中出现了克拉玛依油田巨大模型,通过天安门检阅台时,特别振奋人心。

雪野中冰与火的淬炼

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后,石油工业部决定再打43口探井,迅速拿下黑油山。

准噶尔盆地的冬天滴水成冰。克拉玛依2号井开钻时,戈壁滩下起大雪。1956年2月,克拉玛依2号井钻入500米地层时发生井喷,巨大的水柱喷涌而出,泼洒在井架上,很快凝结成冰。

当时我国石油装备技术极其落后,打一口浅井都难以避免井喷,但石油工人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克拉玛依市文博院(展览馆)展示的“冰塔冰人”照片记录着那个时代石油工人的坚韧。只见天寒地冻的荒原上,巍巍屹立的钻塔被喷出来的水柱浇筑成“冰塔”,“冰塔”前站着一群溅满油泥的石油工人,衣帽早已冻成“冰甲”,但依然坚定地站在茫茫雪野中,脸上挂着自豪乐观的笑容。

“当时,工人陆续冲上钻台抢险,冲落下来的水柱很快就打湿了棉衣。后来,有人想出一个办法,干脆将水泼在棉衣上,先让衣服结一层冰,防止棉衣被水柱全部浇透。”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范大平解释。

1958年,克拉玛依油田原油生产列入国家计划。也就是这一年,新疆油田采油二厂地质研究所助理工程师冯雪的爷爷,从河北保定复员来到克拉玛依油田。“爷爷刚来时住的是帐篷,经常有九级、十级大风把帐篷刮飞。”冯雪说。

克拉玛依油田开发点燃了我国石油工业第一把火。1960年,克拉玛依油田原油产量166.23万吨,在全国总产量中占比39.6%。

从克拉玛依到万米深地

在没有草、没有水、鸟也不飞的荒凉戈壁,石油工人战天斗地,在克拉玛依及周边开发出集中连片油区。其中,南起红山油田、北至乌尔禾217国道两侧全长150公里左右的“百里油区”,成为我国石油工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一级高级主管闫杰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三刮刀钻头是打井“主力”,在钻柱带动下,钻头的3个刀翼不停旋转,刮开泥石。上世纪七十年代,三刮刀钻头退出舞台,被牙轮钻头取代。

三刮刀钻头适合打地质松软的浅井,牙轮钻头使用寿命更长,适用不同地层岩石,软硬都能打。依靠牙轮钻头,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范围进一步扩展,截至1975年,先后发现克拉玛依、白碱滩、百口泉、乌尔禾等18个油田区块。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始进口人造金刚石复合片钻头,八十年代末,开始自主研发生产。相比牙轮钻头,人造金刚石复合片钻头破岩性更好,更适合打地球深部较硬难钻地层。改革开放后,利用牙轮钻头和人造金刚石复合片钻头组合,新疆在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相继凿开西北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

1999年12月,新疆石油管理局改制,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和中国石油新疆石油管理局分立。2011年6月13日,打克拉玛依一号井使用过的三刮刀钻头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入藏克拉玛依市文博院(展览馆)。

“十三五”以后,新疆石油勘探开发不断向地球深部挺进。截至目前,塔里木盆地已钻出超300口8000米以深井,今年1月完钻的深地塔科1井,井深达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自治区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油气产量当量达6664万吨,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通过科技自立自强,新疆已打开地球超深层大门,未来必将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展现更大作为。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编辑:惠小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2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戈壁滩上采油气(走进产业地标·跨越时空 产业向上)
...油田吉庆油田作业区钻井施工现场。徐志远摄1955年10月,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油流。中国石油新疆油田供图新疆克拉玛依石油纪念广场,克拉玛依一号井原址上,大油泡雕塑引得游人纷纷拍
2024-10-16 06:30:0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首届毕业生——“用行动报效祖国,青春才会闪闪发光”(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人民日报记者 丁雅诵 李亚楠开栏的话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
2025-02-20 15:42:00
【新疆油田的红色记忆】印承忠——修井“战场”树红旗
...和广播中知道了,这个地方就是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新疆克拉玛依。”校长话音未落,原本安静的礼堂顿时嘈杂一片,突然间要做出人生命运的选择,同学们难免举棋不定,大家的心都被故土难离的
2023-01-30 10:28:00
千万“磕头”机造福国人!寸草不生的克拉玛依地下,全是石油资源
...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克拉玛依,一个在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的戈壁滩上崛起的名字,今天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一个象征。从1955年它被发现的那一刻起,
2025-03-01 15:46:00
...构地下认识体系、重建井网结构、重组地面工艺流程,对克拉玛依、百口泉、乌尔禾、夏子街等多个老油田进行二次开发,形成高效稳产新阵地。去年入冬前,新疆油田公司深入分析每年冬季各油气
2024-04-15 02:18:00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 · 中国移动2025克拉玛依马拉松圆满收官 中国移动5G-A全程护航
2025克拉玛依马拉松于近日圆满落幕。作为“全球通·逐马计划”在新疆的首站赛事,本届马拉松以“依马当先 为梦想加油”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5000名跑者齐聚油城,用脚步丈
2025-10-12 13:36:00
...区的算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明显提速,在新疆的克拉玛依,这个靠石油闻名的城市如今不仅成了算力超万P的“算力新城”,更是拥有了全国最大的影视动漫渲染基地,那么,这个西部的资
2025-04-28 10:12:00
帕力扎提·阿不拉提代表:将克拉玛依打造成研学之城
...上,自治区人大代表帕力扎提·阿不拉提建议,深入挖掘克拉玛依市的石油工业文化,支持其发展研学产业,打造研学之城。帕力扎提·阿不拉提在拟写建议。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克拉
2023-01-17 12:56:00
新春佳节,一起来听听中石化新疆新春石油开发有限公司员工的新年感悟
...妈妈照顾我,我很想他......”新春公司主力油区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南60公里处的前山涝坝,地处戈壁、温差巨大、人烟稀少。环境艰苦、远离家人,每个新春人都承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
2024-02-21 15:3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夏雪晴下午2时30分,在玄武区玄武湖街道花园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陈绣玲排好桌椅,设置好音响
2025-10-19 09:55:00
“冠军之城”保定,到底有多少“宝藏”
当“保定驴火”遇上“石家庄板面”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还记得上周六(10月11日)“河北五超”第九轮上演的“神仙打架”吗
2025-10-19 09:55:00
青春华章丨江苏南京:白天看展,晚上看球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张甜甜“抓紧最后半天,把几个意向客户的合同敲定,晚上必须去南京奥体中心给球队加油!”在全国糖酒会的酒饮展区
2025-10-19 09:55:00
2100余种菊花亮相,持续至11月16日第十三届湖熟菊花展启幕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通讯员胡媛媛)昨天上午,第十三届湖熟菊花展在江宁区湖熟街道菊花园启幕
2025-10-19 09:5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可 通讯员 刘昭彤近期,建行菏泽郓城唐塔支行网点客户经理团队聚焦辖区内商户的金融需求,开展了“进商圈
2025-10-19 09:59: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可 通讯员 范婷婷建行菏泽曹县支行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服务细节,为客户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2025-10-19 09:59:00
中国银行郓城支行:贯彻金融标准,落实为民利企行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可 通讯员 高璐璐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近日,中国银行郓城支行走进当地重点制造业企业
2025-10-19 10:01: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可 通讯员 赵芳银行网点作为金融体系的第一道防线,不仅是提供金融服务的窗口,也是普及金融知识、守护群众资金安全的重要阵地
2025-10-19 10:01: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可 通讯员 程庆近日,一名行动不便的客户致电建行菏泽曹县支行营业室求助,称因无法外出,不能前往网点办理银行业务
2025-10-19 10:03:00
织密心理健康监测网 筑牢精神卫生基石——房县开展“心理健康监测一张网”专题培训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卢建国 丁雪丽)为全面提升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能力,近日,房县卫生健康局组织开展了“心理健康监测一张网”专题培训
2025-10-19 10:10:00
日照市莒县实验高中举行高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鲁网10月18日讯(记者 谢文明)高中是一个人青春的进一步成长,充满着艰苦拼搏的学习与成长生活的挑战。为帮助高一学子调整心态
2025-10-19 10:22:00
北风劲吹 安徽最高气温不超20℃
大皖新闻讯 风雨交加之下,19日早晨安徽多地气温创下立秋以来新低。19日,这股强冷空气的影响还在继续。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
2025-10-19 10:2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会广 通讯员 周望森为进一步强化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近日,东明农商银行三春支行行长薛自全与运营副行长刘海果利用夕会时间
2025-10-19 10:34:00
中国胰腺病学会山一大附属省立医院胰腺疾病诊疗中心成立
10月17日,中国胰腺病学会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胰腺疾病诊疗中心成立暨建设研讨会举行。中国胰腺病学会会长
2025-10-19 11:06:00
10月26日起,东航江苏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10月29日,由东航运营的江苏南京直飞法国巴黎的航班将恢复运营,每周三往返一班
2025-10-1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