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 本报讯(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邓桂荣 王国楚)5月9日至11日,为期3天的2024年全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推进会暨培训班在兴安县举行。
本次培训为期3天,培训内容包括普查总体形势与要求、田野调查的方法与实践、普查标准规范解读、普查系统与软件安装使用、实地调查和现场教学等。来自全区各设区市文化和旅游(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文物工作的局领导、文物科负责人,自治区、市、县三级普查机构和普查队伍业务骨干,以及文化和旅游厅机关相关处室(局)、区直文博单位主要负责人近190人汇聚兴安,共同开展学习和讨论活动。
培训班还设置了“普查实地调查现场教学”实操指导课程,学员们在专业文博专家的带领下,对秦城遗址、灵渠、界首红军堂、季晓峰墓、三桂桥等5处具有保护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现场教学,便于学员们更加完整地掌握普查工作操作流程。
据了解,近年来兴安县坚持系统谋划、强化保护管理,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坚决守牢文物安全底线。兴安县被列为全区“四普”工作唯一的试点县,兴安镇被列为全区“四普”工作试点乡镇,文物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了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兴安经验”。兴安县政协主席庄慧琼说,此次培训班落地兴安,既是对兴安开展“四普”试点工作的充分肯定和信任,也是对兴安持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激励和鞭策。
据悉,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时间安排从2023年11月到2026年6月,普查范围是我国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对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同时调查、认定、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主要内容包括普查对象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3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