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初秋,黔东南州锦屏县彦洞乡黄门村锥栗种植基地,锥栗树漫山遍野,一个个带刺“毛球”硕果盈枝,当地村民正手持工具,三五成群地熟练作业,欢声笑语回荡整个山谷。
“以前总想出去打工,现在有了锥栗产业,在家门口就有活路做了。”黄门村村民王亨桥一边采摘一边擦了擦额头的汗,笑容里满是踏实,“日子真是过得越来越有奔头了。”
黄门村的锥栗产业始于2020年。彼时,彦洞乡明确“冷凉彦洞·锥栗之乡”发展定位,引进龙头企业福建省建瓯市水源九和食品有限公司,通过“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大力发展锥栗产业。
“今年3月,我们启动锥栗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以工代赈项目,已有120余名村民参与到路基开挖、管网铺设、步道平整等工序中。”据黄门村党支部书记龙桂红介绍,项目新建产业路3.22公里,修建采摘步道7.36公里,铺设灌溉管网17.86公里,修建50立方米水池5座,已覆盖全村锥栗基地90%以上的锥栗种植区。
目前,该村锥栗种植面积已达1500亩,不仅成了村民的“摇钱树”,还成为全乡锥栗产业的核心区域。
“今年的产量大概在7到8万斤,平均价格在每斤9块钱。”据锦屏县美栗侗人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陆仁忠介绍,为保证锥栗品质,该公司格外注重基地管护,特别在人工除草、剪枝环节,都会邀请州、县农技专家手把手指导、面对面讲解,培育了一批“土专家”和“田秀才”。
除此,锥栗加工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彦洞乡,360平方米的冷藏库已投入使用,4000平方米的锥栗加工厂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预计月底能投产使用。
“加工厂配备清洗、烘干、包装等生产线。建成后,年加工能力可达80万斤。到时形成从种植、采摘、冷藏到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预计带动周边7个村、60余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陆仁忠满怀憧憬地说。
如今,彦洞乡还计划引进脱壳、烘焙、制粉等生产线,开发锥栗脆片、栗蓉馅料、板栗酒等产品。
同时,依托千亩锥栗林,打造集观光采摘、农事体验、民俗文化展示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推动“一产”与“三产”深度融合,让“小锥栗”释放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午后,山风拂过,“毛球”在枝头轻轻晃动,像一串串缀满希望的铃铛。曾经的荒坡,如今绿浪翻滚;曾经的“打工潮”,变成了如今的“返乡热”。小小的锥栗,不仅鼓起村民的腰包,更让“美栗侗人”锥栗品牌声名远扬。
截至目前,彦洞乡共种植锥栗面积6830余亩,建成千亩基地1个、百亩示范基地6个,带动760余人增收创收。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提升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完善加工和销售环节,让锥栗产业真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栗’量。”彦洞乡党委书记李必桦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石含开
编辑 李丽
二审 余光燕
三审 安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3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