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提起岳飞,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提起岳飞的《满江红》,谁都能背上几句。
其中一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说的不是想象,而是岳飞的向往。
这个被岳飞向往的人,就是千年之前的耿恭,东汉的名将耿恭。
汉朝分为东西两汉,这个和匈奴一生抗战的朝代,并不缺少名将,像是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像是最重嫁妆的卫青,像是难封的李广,这些西汉的名将如星光,有着后人无法超越的光芒。
东汉的名将也有,但是远不如西汉的响亮。并非他们的战绩不如西汉,而是他们没有出现在历史课本中。
耿恭就是一个没有被提及的人物,确是名将史上难以跨越的人物。
不知晓他的人只觉得陌生,知晓他的人无一不是敬佩。
汉朝和匈奴的战争持续了百年,即使西汉断绝,东汉卷土重来之后,匈奴依旧对中原虎视眈眈。
东汉有一武将世家耿家,他的家族盛产将军。耿家有一少年,历史是这么形容他的:年幼父亲去世,和母亲相依为命。虽出身名门,可是心智早熟,有着耿家后人的强健体魄和军事天赋,有勇有谋,高大勇武,但是略微沉默。
东汉初年,为了稳定西域的局势,西汉派兵去西域与匈奴作战。
而耿恭就是其中之一。
面对凶狠的匈奴人,耿恭采取的战术是利用夜袭,武器是毒箭。
为什么耿恭选择这样的方式,因为耿恭只有几百人,面对匈奴大军,只能采用这样的方式。
最终耿恭一次次打退匈奴,而匈奴只好散去,远离西域。
耿恭见匈奴人远去,去到了疏勒城坚守。
不到一年,匈奴大军包围了疏勒城,可是耿恭以几百人据守疏勒城。匈奴人见久攻不下,切断疏勒城水源。
为了活命,人们从马粪中取水。而耿恭带着士兵挖地三尺掘井,直到高度达到十五丈的深度,才有井水。
匈奴人见疏勒城有水,他们认为是神迹,于是转头攻打车师国,车师国投降。
两个月后,匈奴再次卷土重来围困疏勒城,城外有数万匈奴人,汉朝援军没有,城里粮食也没有。
耿恭再一次走入绝境,这一坚持就是几个月,在此期间,他们吃老鼠,抓昆虫,煮树皮。
匈奴单于招降耿恭,耿恭盛情邀请使者面谈,然后亲手杀了使者,当着城下匈奴人的面,烧烤了使者。
此时的求援信,终于从西域,送到了长安,送到了朝堂。
可是相隔月余,谁也不知道现在的状况,根本不敢救援,害怕遇到匈奴一去不返。
最终汉章帝刘炟发兵七千救援,这或许在当时是必输之赌,可是汉朝就是要在历史上留下痕迹,即使注定失败,也要宣告后人,汉朝不会放弃自己的士兵。
等到援军赶到,看到的是城墙上的汉军旗帜飞舞,只是这份坚守,从数百人,只剩下25人。
耿恭带着25人和大部队会合,赶往玉门关。
到达玉门关的时候,耿恭身后只剩下12人。
历史为这13人留下记载:衣履穿决,形容枯槁。
同为将军的人为耿恭请功,仅用八个字:恭之节义,古今未有。
这段壮举,史称“十三将士归玉门”。
我们不能想象,该是什么样的坚韧,坚守着一座城,只为了那汉家军旗挥舞在城墙之上?
耿恭誓死不降,为民族气节再添风骨。朝廷出兵救援,为后世答卷添上一句不抛弃和不放弃。
为什么我们是汉族,因为汉朝是一个伟大的朝代,他用万千脊梁化为风骨,树立了民族的尊严。也是因为前赴后继,才能继往开来,才值得赴汤蹈火以生命为代价,捍卫国家的荣誉和尊严,才能生生不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