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亩产825.99公斤!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7-06 01: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晋中日报

亩产825.99公斤!

山西农业大学研发技术实现今年我省小麦最高单产

本报讯 (记者宋向红)近日,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组在临汾市翼城县,对山西农业大学研发的“冬小麦夏玉米吨半粮高产技术”示范田进行实打实收验收。经专家组测产,本次测产实收面积3.49亩,鲜重3125公斤,籽粒平均含水率19.5%,杂质0.81%,折合成13%的标准含水量,籽粒净重2882.71公斤,最后折算亩产为825.99公斤,为今年全省小麦最高单产。

本次实打实收按《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进行,由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国家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任组长,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经济作物处、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山西农业大学等单位专家共同组成专家组。经过收割机械清仓、田块丈量、过磅称重和籽粒含水量测定等验收环节,专家组现场宣布了本次实打实收测产结果。

据了解,该田块种植小麦品种为“烟农1212”,播种时间为2022年10月14日,播量10.5公斤/亩,越冬、起身、拔节和灌浆初期进行滴灌,灌水量为25立方米/亩。起身期、拔节期、灌浆初期水肥一体化进行追肥。无人机防控病虫害,拔节期喷施生长抑制剂,抽穗开花期防治赤霉病,花后进行4次叶面喷肥。

冬小麦夏玉米吨半粮高产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山西农业大学教授高志强介绍:“今年我省小麦经历了去年冬季的断崖式降温,春季较严重的倒春寒,灌浆后期遭受阴雨寡照等逆境因素影响,致使水地小麦粒重受到明显影响。翼城县唐兴镇小麦田块在实施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后,亩产达到825.99公斤,体现了良种与良法的配套效果,也体现了田间精准管理对增产的重要性。”

多年来,山西农业大学师生扎根田野乡村,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度了解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产业发展的难点,将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将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收获里,努力锻造新时代知农、爱农、事农的科技工作者,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我省“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05:45:3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多措并举确保粮食安全】亩产825.99公斤!翼城收获今年我省小麦最高单产
...服务中心组织专家组在临汾市翼城县唐兴镇东关村对山西农业大学研发的冬小麦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田块进行现场实打实收
2023-06-22 06:05:00
839.49公斤!翼城创全省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近日,由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三级农机部门及山西农业大学农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来到翼城县,对唐兴镇200亩小麦示范基地的小麦进行实打实收专家组测产,其亩产达839.49公斤,
2024-06-17 07:51:00
芒种收麦!南农大智慧麦作技术“尽显身手”
...有人到少人方式的转变。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表示,“这次现场观摩让我们看到了农业科技顶天立地的研究成果,看到了农业现代化的示范模板,看到
2023-06-05 20:27:00
...360亩。来自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蚌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阜阳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等单位专家组成的专
2023-06-19 10:43:00
山西夏粮大面积单产提升初见成效
...滴灌面积约6000亩,核心示范田面积160亩,全部采用山西农业大学研发集成的“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和水地小麦优种“烟农1212”耕种。“这是我们技术模式从试验田
2024-06-13 06:15:00
丰收节里话丰收 稻田里的“科技密码”
...信脱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高质量发展。2022年底,安徽农业大学全面开启与铜陵市、普农集团的校地企三方合作,成立安徽农业大学铜陵研究院。“深化校地企合作,推动科技链、产业链、创
2023-09-20 16:34:00
旱作“千斤方” 夏粮新力量
...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在运城市闻喜县后宫乡上院村,对山西农业大学研发的“小麦探墒沟播适水减肥抗旱栽培技术”示范田进行了实打实收现场测产。结果显示,同一技术模式下,3个旱作品种成绩斐
2023-06-27 05:45:00
马兰1号:小麦育种新突破
...理想株型,马兰1号把图纸设计株型变成了现实版。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组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王志敏表示,马兰1号种株型非常好,叶片直立,穗数可以上去。正因为株型好,构成大群体(穗数)
2023-08-29 04:06:00
从0.018亩到2000万亩
...:我创造了陕西省小麦亩产800多公斤的高产纪录,是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15个小麦主导品种之一。17年前,我诞生在中国农科城——杨凌。起初,我的种植面积仅有0.018亩;如今,
2023-11-22 04:2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半决赛8进4今晚开战!投票给鲁C!
激动人心的“串”山越海•山东烧烤美食争霸赛战火正酣8月8日晚,各地烤神凭借炉火纯青的技艺和深厚的美食底蕴成功决出聊城、青岛
2025-08-09 16:19:00
失眠困到数到 3000 只羊还没睡着,咋办?
编辑:李国栋
2025-08-09 09:56:00
300斤小伙胖到呼吸衰竭!专家表示:胖是原罪,科学减重是关键
年仅32岁的小李(化名)从小就不爱运动、饭量大,工作后三餐经常不固定,长期依赖高油、高盐、高糖的外卖,体重蹭蹭地往上涨
2025-08-09 07:07:00
吹着空调看手机,夏季肩颈痛高发 日常多做“三三操”,赶走恼人的致痛因子
对于当代人来说,炎炎夏日,离了空调和手机简直不能活!不过,长时间“瘫”在空调房看手机,你的肩颈正一点点在僵硬,致痛因子马上要“爆炸”
2025-08-09 07:07:00
胸闷冷汗莫忽视 三伏天最“伤心” 养心护脉正当时 科学养心有讲究
“这几天气温一高,总觉得胸口发闷,昨天甚至都出了一身冷汗。”67岁的张大爷(化名)在浙江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诊室向医生倾诉
2025-08-09 07:07:00
48小时接连抢救6名心梗患者 高温天要警惕这些“求救信号”
“短短48小时抢救了6位急性心梗患者,其中好几个还是青壮年。”虽说立秋了,但杭城还未出伏,这两天,浙大二院临平院区胸痛中心接连收治不少心血管病患者
2025-08-09 07:38:00
梭子蟹65元/斤!有杭州老板进货一小时卖空
立秋第一口梭子蟹你吃了吗?8月7日,杭州不少市场迎来今年小开渔后的第一批梭子蟹。凌晨3点,杭州留下农贸市场水产摊主杨女士已经驱车赶往中转市场
2025-08-08 08:36:00
预防“热中风”,专家开“凉方”
□通讯员冯瑶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突发意识障碍,查体瞳孔不等大,右侧巴氏征阳性”“和家属沟通先采取溶栓”……7月底的一天凌晨
2025-08-08 08:52:00
晚立秋真的会更热吗?立秋养生重在应对“暑热余威”
8月7日,立秋。民间有“早立秋”和“晚立秋”之说。今年立秋时间是8月7日13时52分,属于晚立秋。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
2025-08-08 09:07:00
眼屎糊住左眼整整一年 原来是 “泪小管炎” 在作祟
74岁的齐奶奶左眼被眼屎糊住的状况持续了整整一年,辗转多家医院,先后被诊断为结膜炎、泪囊炎、干眼症。前不久,她在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才得以确诊——原来是“泪小管炎”在作祟
2025-08-08 09:07:00
济阳街道草桥口社区开展卷饼送福志愿服务活动
俗话说得好,“一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8月5日,济阳街道草桥口社区开展“老有‘福’气”项目——“让爱卷一卷”卷饼送福活动
2025-08-08 09:26:00
51岁陈奕迅自曝焦虑症一直不敢停药 医生:一听咀嚼声、打字声就抓狂,可能是心理在报警
近日,歌手陈奕迅自述,2024年杭州演唱会取消后,压力太大患上焦虑症,一停药就紧张,一直不敢停药。陈奕迅看起来这么乐观开朗
2025-08-08 11:10:00
暑热还未消退,立秋如何养生 听中医专家教你如何防“秋燥”
暑热未退,秋意渐至。昨天,我们迎来了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立秋的到来,预示着酷热的暑天即将退场,凉爽的秋天正在来的路上
2025-08-08 11:10:00
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来了!莱芜滋味,申请出战
齐鲁大地,炊烟袅袅,一场美食风暴正蓄势待发!“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已经开赛!在这场“鲁味江湖”的激烈角逐中,济南市莱芜区的各大美食早已摩拳擦掌
2025-08-08 11:19:00
全链条精准扶持打造医健产业集群
本报讯(记者张月朦)北京市日前发布《北京市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将通过16条措施,促进未来产业实现从研发创新
2025-08-08 11: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