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旱作“千斤方” 夏粮新力量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6-27 05: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吴晋斌

日前,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在运城市闻喜县后宫乡上院村,对山西农业大学研发的“小麦探墒沟播适水减肥抗旱栽培技术”示范田进行了实打实收现场测产。

结果显示,同一技术模式下,3个旱作品种成绩斐然,亩产全部超过千斤。其中“临旱8号”,收获面积3.2亩,亩产量573.3公斤;“晋麦92”,收获面积3.0亩,亩产量560.5公斤;“中麦36”,收获面积3.0亩,亩产量518.2公斤。

“旱作品种在一水不浇的前提下,亩产过千斤是很不容易的,可以和水地小麦的平均产量媲美,旱地小麦正常年景就是亩产六七百斤,遇到旱年亩产三四百斤也是可能的。”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处长王圆荣说。

“‘临旱8号’是由我们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用‘晋麦79号’做母本、‘临旱5408’做父本选育而成,具有抗旱性好、抗寒性强、抗病性高等特征,202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两年来,一直是山西省主推品种,今年在河北旱碱地、陕西省大面积推广,面积在10万亩左右。”“临旱8号”选育专家卫云宗研究员介绍。

“旱地小麦适水减肥绿色增产技术”是山西农业大学小麦专家团队接力创新的一项新农艺,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以苗果园教授为核心的小麦课题组开始的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技术课题研究。

2009年,高志强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针对当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现实情况,首次提出了“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模式,即提前实施耕作、提前实施培肥、提前实施秸秆处理的旱地小麦休闲期蓄水保墒技术,并长期驻扎在运城市闻喜县桐城镇邱家岭村一个不起眼的院落,白天和农民一起干农活,晚上在简易的实验室里整理数据、资料,讨论改进实验方案。从2011年起,“三提前”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被原农业部推荐为主推技术,在山西、陕西、甘肃3个省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为我国北方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站在高志强的肩膀上,孙敏教授发现,当“三提前”等蓄水保墒技术实现了蓄水增产后,因水施肥即根据夏季降水量和播前土壤墒情应变减少肥料投入成为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蓄水保墒技术的探墒沟播适水减肥抗旱栽培技术。这一技术可有效解决旱地小麦生产盲目施肥的问题,实现了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协同增产优质,达到产量和品质同步提升,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

由此,2021年,高志强的小麦技术团队在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综合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技术、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适水减肥技术,集成了小麦探墒沟播适水减肥抗旱栽培技术,有效增加了播前底墒,协调了土、肥、水、根、苗五大关系,减少肥料过量施用问题,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了高产、优质、绿色生产。由此,“好品种+好农艺”的山西旱地小麦“千斤方”破壳而出。

2022-2023年,小麦探墒沟播适水减肥抗旱栽培技术连续两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0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国冬小麦播种进展顺利 为明年夏粮丰收按下“确定键”
...播种面积近九成。夏季粮油作物播种的有序推进,为明年夏粮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临近立冬,行走在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农田,23.7万亩冬小麦已陆续出苗、发芽吐绿,青绿色的麦苗郁
2023-11-07 14:00:00
四川旱地小麦单产破300公斤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西南地区夏粮已收获43.7%,进度同比快1.4个百分点,其中冬小麦已收获35.5%,进度同比快1.3个百分点。农业农村部:西南地区夏粮已收获43
2024-05-11 00:23:00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夏粮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近期,广西、河南、江苏、陕西等地出现不同程度旱情,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中央气象台5月7日18时继续发布气象干旱黄色预警:据实时
2025-05-09 07:14:00
河北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报多措并举抗旱保夏播,确保能播尽播种足种满河北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近日,收割机在邢台市隆尧县固城镇东王村麦田里卸载收获的小麦。截至6月18日17时,我省小麦已收获3282.6
2024-06-19 06:56:00
华港镇邀请农业专家 田头问诊保墒护苗
...户做好麦田管理,打好春季田间管理第一仗,为夺取今年夏粮丰收搭好丰产架子。
2024-02-22 00:58:00
走好“麦”向丰收每一步 16亿中央财政资金夯实丰收“底气”
...网消息: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西南地区夏粮已收获43.7%,进度同比快1.4个百分点。其中,冬小麦已收获35.5%,进度同比快1.3个百分点。四川旱地小麦喜获丰收
2024-05-10 17:13:00
战“三夏” 夺丰收|河北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多措并举抗旱保夏播,确保能播尽播种足种满河北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近日,收割机在邢台市隆尧县固城镇东王村麦田里卸载收获的小麦。截至6月18日17时,河北省小麦已收获3282.6万亩
2024-06-19 08:18:00
齐鲁大地飘麦香——山东夏粮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扫描
新华社济南7月26日电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2023年全国夏粮生产数据。山东夏粮生产呈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态势,继续担当全国粮源重要供应地的角色。面对今夏生产不利因素,山东如何
2023-07-27 11:08:00
夏粮主产区走稳小麦“田管棋”有序推进春季农业生产
...开展服务,为夯实国家粮食‘压舱石’奠定了技术底蕴。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历来有“夏粮丰收,全年主动”的说法。保障夏粮丰收,能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扎实基础,可为巩固和增
2025-02-21 09:1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音乐与碳水的美妙和弦:秦潭湖音乐节,一碗安庆炒面意外“火出圈”
大皖新闻讯 11月8日至9日,安庆秦潭湖畔的音浪澎湃激昂,但让无数乐迷和游客津津乐道的,除了舞台上的摇滚与民谣,还有一股弥漫在空气中的
2025-11-12 18:49:00
失眠不是小事!中医解析 “不寐” 背后的脏腑密码
科普专家:于迎科普单位: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 (二科)凌晨两点,窗外的城市陷入寂静,而你却睁着双眼,数着绵羊满心期待着睡意的降临
2025-11-12 16:37:00
咖啡还能“挖着吃”?网友:这才是真正的“红薯拿铁”
一咖啡店将红薯掏洞,做出“红薯拿铁”,网友:爱吃红薯和爱喝咖啡的人都沉默了。
2025-11-12 12:09:00
“转氨酶高”到底多危险?看懂2个关键数值就够了
拿到体检报告,看到“转氨酶升高”,不少人瞬间慌了神:这是不是意味着肝脏出了大问题?会不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作为肝功能检查中的“信号灯”
2025-11-12 06:42:00
糖尿病药物全解析: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而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面对市面上种类繁多的降糖药,许多患者和家属常常感到困惑
2025-11-12 06:42:00
分娩护理:守护母婴健康“最后一公里”
分娩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确保母亲和婴儿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至关重要。分娩护理不仅包括对孕妇的支持与照顾
2025-11-12 06:42:00
白「耀」新学期:云南白药口腔健康破局年轻化美白新赛道
消费升级浪潮下,口腔护理需求已从基础功能进阶为结合情感共鸣的“悦己型”消费。Z世代作为消费主力,对“口腔美学”需求日益凸显
2025-11-11 15:48:00
极萌水光:动态静态纹双效改善,以实力助您抗衰
在追求美丽与年轻的道路上,纹路问题一直是许多人的困扰。无论是眼角的鱼尾纹、额头的抬头纹,还是嘴角的法令纹,这些纹路都让我们的肌肤看起来不再紧致光滑
2025-11-11 15:48:00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为什么胃肠疾病如此“偏爱”冬季呢?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一直致力于胃肠肛肠疾病的研究与临床治疗,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为一体的胃肠肛肠专科医院,汇聚了一大批医术精湛的胃肠肛肠医生
2025-11-11 15:48:00
市场动态角度:破局欧美、深耕非洲,三诺生物携双品牌亮相进博加速全球化
11月5日,三诺生物(股票代码:300298.SZ)携手旗下美国子公司Trividia Health Inc.及TRUE系列产品
2025-11-11 15:48:00
深圳牙科医院如何选择?可以了解这几家
目前中国口腔健康问题日益突出,25-63岁成人龋齿发生率已达49.3%。在深圳这座拥有3000余家口腔机构的现代化都市
2025-11-11 15:49:00
哮喘需要长期吃药吗?答案藏在“控制”里
不少哮喘患者都会纠结:“症状一好就停药行不行?哮喘需要长期吃药吗?长期吃药会不会有副作用?”其实,哮喘是否需要长期吃药
2025-11-11 15:49:00
实践智慧与学术前沿碰撞,AI赋能职场心理健康新生态——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分论坛精彩荟萃
2025年10月31日,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跨界共生 ·AI赋能——中国EAP产业生态共建”为主题
2025-11-11 15:50:00
治哮喘的药有哪些?精准应对呼吸“危机”!
清晨的公园里,一位散步者突然捂住胸口,呼吸急促如拉风箱;办公室中,一位白领因情绪激动开始剧烈咳嗽,面色涨红如紫茄;深夜的卧室
2025-11-11 15:53:00
肚子摸到“包”在跳?警惕腹主动脉瘤!贵州航天医院这项微创介入技术助您化解血管“破裂”风险
多彩贵州网讯腹主动脉是人体输送血液的“主干道”,当这段血管壁在血流长期冲击下变得薄弱,就会像旧轮胎一样局部膨出,形成“腹主动脉瘤”
2025-11-11 1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