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7月15日至7月16日,第九届中国听力语言论坛在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顺利举办。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台湾以及国内医院、高校、研究院所、康复机构、特教学校等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专业人员和企业代表400余人在现场参加了论坛交流,2.3万余人次线上同步观看。

本届中国听力语言论坛首次同期举办“融合教育分论坛”。“融合教育分论坛”由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融合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婴幼儿养育照护专业委员会协办。论坛以“健康与沟通-儿童早期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国内外儿童健康及融合教育相关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与学前融合教育机构负责人共聚一堂,通过专家主旨报告、融合教育案例分享、圆桌会议讨论等形式共同探讨融合教育理念及高质量发展策略,联合发起融合教育幼儿园(机构)规范化建设专家共识,推动儿童早期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为纳新致开幕词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纳新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词。纳新指出,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已经成为为各类儿童提供听力、言语语言、沟通与交流等专业技术服务的全国资源中心。

图为唐淑芬致开幕词
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理事长唐淑芬在开幕式上结合新时代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和学前融合教育的特点,解读了推进融合教育发展的意义。

融合教育分论坛执行主席邓猛教授做主旨报告

图为邓猛教授做主旨报告

图为会议现场

图为会议现场
主旨报告 共享前沿成果
会上,来自融合教育和儿童健康领域12位著名专家作主旨报告。
本次融合教育论坛执行主席、华东师范大学融合教育研究院院长邓猛教授做“学前融合教育实践基本策略探讨”主旨报告,全方位阐述学前融合教育现况以及融合教育实践中的辩证逻辑。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巍、教育部家庭教育科学研究院李丽娅、重庆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主任申仁洪、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禹东川、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希洁、西南大学绘本阅读研究中心主任江小英、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贾新超7位教授围绕学前融合教育政策建设、课程实践、特殊儿童干预等主题,报告分享了最为前沿的学术成果,引发听众的深入思考。
安徽医科大学儿科学系主任唐久来、苏州大学教学委员会督导古桂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副主任李正红等4位儿童健康领域著名教授分别从特殊儿童早期发育、诊断评估、营养保健、生态支持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儿童健康对于融合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主旨报告前沿话题纷呈,新锐观点迭出,为促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图为王段霞做经验报告
案例分享 共育融合教育新实践
20余载融合教育实践,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在“一横一纵”战略指导下,作为融合教育领域的开拓者为全国各级各类机构提供了大量分级分类的培训和专业技术支撑。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语训部副主任兼启聪幼儿园园长王段霞详细介绍了语康中心启聪幼儿园针对特殊需要幼儿适宜支持性融合教育的实践经验。云南昆明学院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原院长唐敏、北京市西城培智中心学校校长芦燕云、北京市教科院特教指导中心主任孙颖、河南驻马店残联博爱幼儿园园长徐春晓、河南郑州奇色花福利幼儿园创办人蔡蕾分别就学前融合教育体系构建、学前融合教育经验、融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主题进行大会分享。
案例分享内容丰富、实践性强。通过经验支持、环境支持、课程与教学支持、家园共育支持,共谋融合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特殊儿童接受公平和更有质量的教育提供保障。

图为圆桌会议
凝聚共识 助力高质量发展
本届中国听力语言论坛融合教育分论坛,在与各相关学科专家学者、学前融合教育机构负责人以及教育实践工作者经过多轮研讨之后,就融合教育幼儿园(机构)规范化建设达成了多项专家共识。责任编辑:龙颖(EN037)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7 14: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