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聚焦四个重点工作领域 推进实施重点项目19个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14 11:33:00 来源:鲁网

鲁网9月13日讯9月12日,滨州召开“大干2023奋勇争先向前•亮进度——民生品质越来越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农业农村局、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服务中心联合场。据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管理服务中心党组副书记、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赵福江介绍,2023年上半年,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聚焦“盐碱地综合利用、种源创新推广、三产融合发展和生态优质农业”四个重点工作领域,在盐碱地综合利用上想办法、出实招,在耐盐碱种质创新推广上开源流、聚合力,在现代高效农业模式探索示范上担担子、下基层,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强引领、重孵化,主要推进实施重点项目19个。

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聚焦四个重点工作领域 推进实施重点项目19个

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聚焦四个重点工作领域 推进实施重点项目19个

取得三项突破

“冬枣-羊肚菌”枣菌间作获推广,园区大力开展盐碱地种植羊肚菌技术研究与示范,利用冬枣冬季休眠期进行林下栽培羊肚菌,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气温、适度、光照控制技术体系。在沾化区下洼镇家庭农场设施冬枣保护地每亩种植羊肚菌3分地,产鲜羊肚菌300斤左右,户可增收在1万元左右,同时预估每亩可增加2吨以上有机质,助力冬枣品质提升;

“棉花-赤松茸”大田轮作获成功,园区采用“园区+科研院所+合作社”模式,建成全程机械化有机棉花技术试验基地224亩,并开展利用棉花秸秆种植赤松茸技术研究。利用棉花收获后的4至5个月的冬闲期,粉碎棉杆,播种赤松茸,可采摘2-3茬,探索出“棉花-赤松茸”大田轮作栽培技术,每亩可回收利用9000斤棉花秸秆,产出2700斤赤松茸,预计亩增收1500-2000元。

优质抗逆耐盐碱小麦产量创新高,在土壤含盐量2‰-3‰,以及去冬今春气温异常波动、全生育期仅浇灌1水的情况下,园区优质抗逆耐盐碱小麦品系“京农612”亩产仍达658公斤,“京优368”亩产达583.5公斤,创中轻度盐碱地优质小麦高产典型,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近年来,园区持续加强与北京农林科学院合作,建立530亩“杂交小麦育种基地”,并专门开辟优质耐盐碱小麦示范田,建立近500种优质小麦品种的“基因库”。 完成了10000余个小麦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耐盐碱鉴定,通过对2160个杂交组合及4000余个杂交种的试验播种,筛选出耐盐碱品种(系)。相关几个杂交小麦品种已在周边县区推广6000余亩。杂交小麦与常规小麦相对比,园区杂交小麦可增产20%以上,节水30%—50%,用种量减少30%以上。

实现四大进展

耐盐碱种质资源更多。筛选出60余个耐盐碱小麦品系,优选3个参加省小麦预试。持续推进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选育项目,初步鉴定出高产玉米新组合4个,优选2个参加山东省夏玉米区试。完成5个双季葡萄、10个中草药、20个航天蔬菜、11个航天水稻、高粱等粮食作物、210个藜麦品种的田间试验。申请获得无飘絮柳树、冬枣、香橼等4项专利。

科创平台建设更强。与青岛大学共建“山东省黄河流域盐碱地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由山东省教育厅认定,青岛大学牵头成立,园区作为11个成员之一,将在李景虹院士带领下,紧抓国家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战略契机,探索形成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可持续性强的盐碱地改造“黄河三角洲模式”,并进行盐碱地综合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推广示范。

滨州市政府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正式签约共建“杂交小麦渤海创新研究院”落户滨州园区。研究院建设是滨州市与北京农林科学院优势互补结出的硕果,滨州为山东粮食主产区,也是粮食生产加工大市,拥有500多万亩耕地,年小麦种植面积400多万亩,环渤海盐碱地中低产田粮食产能提升潜力巨大。北京农林科学院首创的“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选育的杂交小麦品种抗逆优势突出,在全国已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对提升环渤海滨海盐碱地等中低产田粮食产能具有良好潜力。研究院面向整个黄河三角洲、环渤海区域,实施杂交小麦盐碱地科研攻关,培育优质节水耐盐碱杂交小麦新品种,组装集成小麦抗逆配套栽培新技术,以种业创新促盐碱地粮食产能提升。研究院还将引入院地协同建设模式,培养扎根盐碱地的农业科技复合型人才,拓展耐盐碱植物群体的技术开发、孵化和产业开发功能,建设环渤海盐碱地联合测试平台;开拓蔬菜、玉米、林草、果树等多种作物科研合作领域,面向整个环渤海中低产田地区,筛选、推广高产、广适、抗逆作物杂交种,助力区域盐碱地农业跃上“以地适种、以种适地”的新层次。

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突出农业人才招引的洼地效应,形成现代农业人才院地联合培养使用的园区模式。

滨州市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扩繁基地一期建设完成,为充分保护和利用滨州市陆生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中发现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园区联合滨州市自然资源局、滨州学院建设滨州市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扩繁基地。目前已完成基地一期建设,汇集16种野生植物,在滨州地区率先建立起本土野生濒危植物保种扩繁的“基因库”,为后续保护、发掘优异基因资源打下了基础。

绿色低碳模式更新。形成一年两季藜麦和一年两熟葡萄等新种植模式;有效克服了春季地温低和夏季虫害多等问题,实现藜麦出苗率95%,成功筛选出2个双季适种性好、抗逆性强的品种;形成“羊肚菌-冬枣”间作、“藜麦-大豆”轮作以及“棉花-赤松茸”大田轮作3种复合种植模式;举办盐碱地土壤修复利用“擂台赛”,试验筛选5种土壤修复产品,旨在选出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技术产品用于区域盐碱地改良示范和推广;聚焦原土原水盐碱地改良、咸水利用领域先进技术,开展“原土+原水”盐碱地改良配套技术的试验研究,建成20亩试验基地,在小麦、藜麦、玉米和多种蔬菜上展现出良好成效;按计划推进科技部“进园入县”项目,在冬枣主产区设4处科技部“进园入县”冬枣专用肥试验点。

成果转化行动更实。坚持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以及农技带头人请进来和科技特派员走出去,开展良种展示和先进农业技术培训示范推广,开展农技培训10余次,培训种植大户300余户;承担市民生实事项目,开展青少年农业知识科普教育活动3次,惠及中小学生200余名;稳打稳扎推动良种和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在沾化、邹平等地设置藜麦、航天育种特色作物推广基地3处,推动杂交小麦、航天大豆等推广,上半年累计推广耐盐碱作物6600余亩。(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杨国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4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紧抓盐碱地综合利用契机,助力“齐鲁粮仓”建设
...质——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服务中心专场。据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滨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产业现代技术研究院
2024-09-28 18:24:00
滨州:聚焦“盐碱地综合利用” 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品质——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服务中心专场。据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赵福江介绍,2024年,园区将更加积极融入
2024-04-09 15:50:00
...个,为项目建设推进提供了“源头活水”。海丰街道实施重点项目专班化推进和干部包保项目机制,组织开展“抓要素保障、促项目开工”攻坚行动,进一步整合力量,每周调度建设进度,及时解决
2024-05-25 14:44:00
滨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353家,比去年同期增长5%
鲁网8月26日讯8月26日,滨州市召开“大开放、大改革、大发展,全面提升八大品质——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科技局专场。据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李宁波介绍,今年来,市科技局坚持“政
2024-08-28 15:32:00
滨州市积极推进全省科技助残先行先试地区建设
鲁网8月9日讯8月8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滨州市推进全省科技助残先行先试地区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据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陈崇波介绍,2024年12月31日,中国残联等9部门
2025-08-09 17:40:00
滨州:谋划实施6类50余项科研项目 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
...品质——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服务中心专场。据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滨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产业现代技术研究院院
2024-04-09 15:51:00
滨州:用好招商引资“源头活水” 打造经济发展“强劲引擎”
...商引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2024年以来,滨州聚焦“1+1188”发展格局,坚持“大开放、大改革、大发展”工作主线,全面打响招商引资攻坚战,用实干争先描绘出一幅火
2024-04-11 09:04:00
...四好”商会称号。做优服务,提升营商“软实力”在推动重点项目落地过程中,海丰街道从项目招引、用地规划、手续办理、项目建设到正常运营进行全流程覆盖服务,确保项目早开工、早达产。目
2024-08-19 06:07:00
积极牵线搭桥,科技人才赋能滨州产业发展
通讯员 刘方龙 冯元松 郭栋 王娟11月7日,受滨州驻苏州“体悟实训”队邀请,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经济运行和重大项目考察组赴杭州开展双招双引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考察组先后到杭州余
2023-11-09 06:3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两台到158台、5亩到20万亩|从一个农机合作社看毕节市农业机械化发展
秋收一到,找杜苏林得“追着农机跑”。历经几次跑空后,10月6日中午,记者终于在黔西市金碧镇新兰村的一块玉米地里见到了这位大忙人
2025-10-07 22:24:00
2025国缘V3济南国际网球公开赛盛大开幕 泉城再迎国际体育盛事
鲁网10月7日讯泉涌济南,盛事如约。10月5日,2025国缘V3济南国际网球公开赛在济南奥体中心网球馆正式启幕。作为济南市体育赛事版图中的重要一环
2025-10-07 15:42:00
大皖新闻讯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安徽省高速公路迎来出行高峰。为保障群众安全、便捷、舒心出行,省高速公路路政支队执法人员坚守一线
2025-10-07 15:50:00
金秋送爽,好礼如雨!邮储信用卡青岛分行气球雨惊喜派对引爆李沧万达
鲁网10月7日讯(记者 刘伊雪)金秋十月,双节同庆。10月6日,邮储银行青岛分行在李沧万达中庭打造的“周六5折 天天立减 气球雨惊喜派对”迎来高潮时刻
2025-10-07 16:17:00
平乡县入户慰问+志愿服务暖人心
河北新闻网讯(王雪峰、胡树栲、杨晓波)秋阳和煦,丹桂飘香。双节期间,平乡县委社会工作部携手平乡高盛老兵志愿服务队,带着满满的关怀与节日的祝福
2025-10-07 16:19:00
10月7日12时许,记者从高速长春分局获悉,受返程高峰影响,长春北(亚泰大街)收费站出口当前车流量极大,车辆通行缓慢,为避免耽误您的行程,提醒计划从此站驶出的司机朋友,及时调整路
2025-10-07 13:01:00
向海展新翼\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外观设计充满闽南特色。从空中俯瞰,它的屋檐就像三重波浪形的飞檐,既像闽南传统的大厝,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2025-10-07 08:00:00
【厦门之美】一城月色映团圆
2025“厦门中山路·最美中秋月”活动中,“月兔呈祥·国庆同心”打卡展示美陈装置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合影。(记者 陈立新 摄)昨日18时22分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数据显示,假期前五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3.7%,重点旅游街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10-07 08:00:00
省能源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清单。新增入库项目中有3个项目在太原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5-10-07 06:22:00
10月5日,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节假日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六区、省综改示范区、市环卫中心
2025-10-07 06:5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佳节情意浓,神州共欢庆。一场场以“党群同心、月圆情浓”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阳曲县高村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10-07 06:54:00
记者走基层丨西藏阿里地区:同赏边关月 共话家国情
10月6日晚,河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中秋茶话联欢会在工作队驻地举行。图为援藏队员正在观看节目。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摄10月6日
2025-10-07 07:42:00
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公布我省5家园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园区在应急通信与指挥、工程抢险救援、矿山专用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日前
2025-10-07 07:42:00
在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尽享乡村惬意慢时光。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07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