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
2月28日,在西平县老王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台晓林(左)、王仲琦和王英凡(右)一起观察苗情草情并记录。
2月28日,在西平县老王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刘亚辉(右)和王英凡在对平移式水肥一体化喷灌机进行巡检。 (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
“这个喷头换过了,你登记好。”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麦田里,河南水投柏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负责人刘亚辉一边拧好喷灌机的新喷头,一边叮嘱一起巡检的王英凡。
当前正是“一喷三防”小麦春管关键期,覆盖示范区1.2万亩小麦的浇水将同时开展。为此,“80后”刘亚辉带着“90后”台晓林、“95后”王仲琦以及“00后”王英凡忙着巡检喷灌机,查看苗情、草情。
2022年10月,西平县建成了3.1万亩老王坡高标准农田,其中1.2万亩核心区由河南水投柏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流转、耕种和管护。毕业于郑州大学的刘亚辉、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的台晓林、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王仲琦以及毕业于西南大学的王英凡作为该公司运营管理部的职工,具体管理和运营着这片超万亩良田。
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这片原先旱不能浇、涝不能排的“望天田”变成了“良田”,手机则成了新“农具”。他们四人平时就吃住和工作在这片农田的“智慧大脑”——高标准农田服务中心。
“在这儿工作两年没被晒黑,凭借的就是农田里的各种新技术。”台晓林笑着说。有了指挥调度平台,气象、水质、墒情、苗情、虫情“一屏统揽”,物联网控制着250多个自动化喷灌设备和墒情、虫情等智能终端。
“改造后的这一万多亩麦田预计将比之前亩均增产300斤以上,加一起,那就是300多万斤粮食啊!”刘亚辉自豪地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8 0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