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想趁着晚风在阳台喝杯茶,结果十分钟不到就被蚊子追着‘偷袭’,胳膊上立刻起了三个红包,痒得根本没法安心放松!”市民吉先生的吐槽,道出了不少人秋日户外的共同烦恼。明明夏天的燥热已退,蚊子却像“憋足了劲”,咬人比盛夏时更狠、更痒,让人防不胜防。
为何秋风习习的季节,蚊子反而成了更难缠的“小麻烦”?为解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中心病媒生物监测科,对话长期深耕蚊虫研究领域的梁文琴博士,听她讲解秋天蚊子“疯狂吸血”背后的科学秘密。
“大家觉得秋天蚊子咬人更狠,其实是有明确生理原因的,核心可以归结为‘温度适宜’和‘越冬储能’两大关键因素。”梁文琴博士开门见山,首先解释了温度对蚊虫活跃度的影响。她表示,与夏天极端高温不同,秋季气温对蚊子来说堪称“舒适区”——既不会因高温导致活动力下降,也不会因低温陷入迟钝,反而能让它们保持高频次的活动状态,自然也就更容易盯上人类。
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蚊子“为越冬做准备”的生存本能。“蚊子和很多生物一样,需要应对冬季的低温环境,无论是成蚊越冬,还是以卵的形式度过寒冬,都离不开充足的能量储备,而吸血就是它们储存能量最直接的方式。”梁文琴博士形象地比喻,“这就像人在过冬前会储备粮食一样,蚊子‘吃饭’的时候也会更卖力——它们会尽可能多地吸血,让体内积累足够的营养,以应对漫长的越冬期。”
“也正因为这种‘卖力吸血’的特性,人们会明显感觉秋天的蚊子‘下手更重’,其实是蚊子吸血量增加了,对皮肤的刺激也相应变大,所以不适感会更强烈。”梁文琴博士补充道。
蚊子正在“干坏事”
了解了秋天蚊子“狠咬”的原因,也能帮大家更精准地做好防护。梁文琴博士提醒,秋季户外活动时,仍需做好防蚊措施,比如穿长袖衣物、涂抹合规的驱蚊产品,避免在傍晚蚊子活跃度高的时段长时间停留户外,让大家既能享受秋日的惬意,又能远离蚊虫困扰。毕竟,大家可不想变成蚊子过冬的“储能大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侯萌
编辑 徐然
二审 李劼
三审 覃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4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