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记者 孙瑛娜 德州报道
从法制卷宗里的“把关人”到接报案中心的“暖心人”,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接报案中心负责人侯殿洲的13年从警路,始终围绕“执法零差错”与“群众满意”两个核心。2024年7月,作为全市首个区县级试点,德城分局接报案中心成立,侯殿洲任首任负责人。一年多来,他用群众对接报案工作满意率99.61%的专业守护正义,用“1+11”接报案体系破解群众“报案难”痛点,用延伸服务的创新举措纾解百姓急难愁盼,破解案件“应接不接、应立不立、推诿拖延”等执法顽疾,用“心”“情”“力”书写了公安为民的答卷。
用心立规:织密制度网,破解“报案难”
“警察同志,我跑了4个派出所,还是没报上案……我到底该找哪个派出所报案?”2024年10月的清晨,77岁的崔大娘由邻居搀扶着走进接报案中心,腿部残疾的她拄着拐杖,眼泪止不住地流——儿子患精神分裂症住院时,被病友以“气功治疗”骗走23万元,可她跑遍居住地、案发地、嫌疑人户籍地分属4个派出所,均被以“不属于管辖范围”推诿。
这一幕,正是侯殿洲刚接手接报案中心时面临的普遍难题——“报案难、难报案”是执法顽疾,有一堵“不接收材料、不制作笔录、不规范答复”的无形墙,隔在群众与公安机关之间。
为拆去这堵墙,他以公安部接报案工作相关文件为依据,结合德城分局实际情况,联合多部门反复研讨、实地调研,推动出台了接报案与立案工作规范、接报案工作细则,将“案件受理标准化、争议解决制度化、监督考评刚性化”落地,构建起“1个接报案中心为牵引,指导11个派出所接报案室规范运行”的“1+11”体系,把“首接责任制”从纸面落到实处。
针对崔大娘的案件,侯殿洲快速研判,确定管辖单位并联系对接,不久后案件妥善处置。“有了接报案中心,再也不用来回跑了!”大娘专程来道谢,握着侯殿洲的手反复念叨。
截至目前,接报案中心接待群众1000余人次,协调处置各类案件纠纷120余起,群众满意率达99.61%,“报案留痕、规范处置、事有回应”的承诺,终于照进现实。
用情服务:坐好“专家诊”,化解“急难愁”
早晨8点半的接报案中心,侯殿洲的工位总是围满群众:“侯警官,这些材料能证明对方是骗子吗?”“我这个案件不属于公安管的话,我该找谁?”“我这个案件还缺少哪些证据材料,能给我说一下吗?”这个被同事戏称“专家坐诊台”的工位上,侯殿洲每天要做的,是用法律专业为群众“诊”案情、“开”方案。
今年3月17日,接报案中心突然涌进十多名情绪激动的群众。经了解,万达金街一家超市突然关闭,负责人失联,至少拖欠40余家供货商300余万元货款。供货商们怀疑遭遇诈骗,此前向辖区派出所报案未得到满意答复,便自发组建了40多人的讨债微信群。
“处置不当可能会引发群体事件!”侯殿洲第一时间将群众请进会议室,倒上热水耐心倾听,用温和语气安抚情绪,再逐条梳理材料、比对信息。最终他发现这是一起“借贷型”诈骗,而非简单经济纠纷。
他立刻向分局汇报,启动应急预案,并协调刑侦、经侦、辖区派出所等多部门联动,一边稳控群众情绪,一边推进案件核查。7天后,超市负责人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批捕,供货商的焦虑渐渐平息。
“执法不是冷流程,要站在群众角度想。”侯殿洲常说。工作中,他坚持“多听听诉求、多看看难处、多想想办法”,用亲情式交流、换位思考、释法说理的方式,让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处置中,都能感受到公安机关的真情与担当。
用力破局:延伸“服务链”,拓展“新边界”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是侯殿洲的工作信条。在他看来,“老百姓来报案,不是只为了‘立案’,是想解决问题。”
在接报案工作中,他常遇到民事侵权纠纷、消费投诉、信访求助等非公安管辖问题,按规定他完全可以“一推了之”,可看着群众焦急的眼神,他总不忍心。于是,他主动延伸服务边界,为群众找“出路”。
“法院判决不公,你们得帮我纠正!”此前,一位企业股东因对判决结果不满,多次到接报案中心诉求,还向市、区各级领导写信反映。虽明确此事不属于公安管辖,但侯殿洲没有简单“一推了之”:“群众着急找我们,是信任公安,不能让这份信任落空。”
他转变思路,主动延伸服务触角,通过法律手段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他邀请公益律师为当事人从法律层面梳理案件关系、解读判决依据。经过多次沟通,当事人逐渐理解判决逻辑,也认可了公安机关的延伸服务。
这一实践也推动接报案中心进一步拓展职能:联合律师开展法律咨询、与心理咨询机构合作提供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协同处置案件……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接报案中心从“案件接收点”变成了“综合服务站”。
4月17日,省公安厅法制总队政委王栋在实地调研后评价:“外地也有类似接报案中心,但德城分局干得最扎实!”面对肯定,侯殿洲始终清醒:“接报案是公安执法的‘第一关’,也是联系群众的‘连心桥’,要继续守好这关、架好这座桥,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执法温度与服务情怀。”
在接报案中心这个公安执法的“第一关”,侯殿洲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他用“心”织密制度网,用“情”温暖百姓心,用“力”破解治理题,让群众的每一次求助都有回应,每一份信任都不被辜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0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