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是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07 10:36:00 来源:戏说三国

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是什么?

玄武门之变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宫廷政变,这件事可以说是唐高祖李渊一生的噩梦,也是唐太宗李世民最不忍提起的藏在内心深处的阴暗角落。骨肉残杀,波及朝野,殃及后宫,短短几个小时,这一事件就彻底改写了大唐的历史方向。并且后来为了掩盖真相,李世民不惜篡改历史记录来遮掩这件事。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揭开玄武门之变的神秘面纱。

公元620年,年仅22岁的李世民以一场战役俘获双王(虎牢关一战,李世民同时擒获窦建德、王世充两个反王,这也是李世民的封神之战),为父亲李渊平定了整个北方,为李氏家族奠定了江山基业。然而,这个胜利却给大唐太子李建成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他感到自己被二弟李世民的光芒所遮盖。

此时,太子洗马魏征给李建成献上的计策。魏征是中国历史上备受赞誉的谏臣之一,在后来还辅助李世民造就了贞观之治,然而在当时,他却是太子阵营的人。魏征告诉李建成,稳住太子的地位有两个关键步骤。首先是争取有更多的战功,其次就是要给李渊多吹吹枕边风。而对于李建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达成第一步——要多立战功。

而就在这个时候,窦建德旧部刘黑闼在河北地区重新拉起了反唐的旗帜,李建成因此去向父亲李渊请战,并获得了准许。随后他前往河北平定叛乱。

魏征建议李建成采取围剿和安抚相结合的方式对待刘黑闼,这种策略非常成功,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李建成就成功平定了刘黑闼之乱,使得河北重归大唐。这次行动不仅证明了李建成的能力,还让他意外获了一位强有力的政治盟友——四弟李元吉。李元吉当时也被派往河北平叛,并在此过程中与李建成达成了共同对付李世民的共识。

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是什么?

获得战功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吹枕边风了。此时的李渊年近六旬,后宫嫔妃们的心里都很明白,只有预先押宝得势的皇子,才能保障在李渊离世后自己的未来不受影响。这样的情况正好为李建成创造了机会,李建成开始巧妙的讨好李渊的嫔妃们,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嫔妃们纷纷在李渊面前诋毁李世民。

魏征的策略发挥了作用,逐渐让李渊的天平向李建成倾斜。此时的李建成信心满满,仿佛皇位已经近在眼前。然而,就在他以为胜券在握之际,一场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公元624年的夏日酷暑中,李渊带着家人前往铜川的仁智宫避暑,太子李建成被留在长安监国。有一天,有两人匆忙赶到仁智宫,向李渊禀告重要消息。这两个人都是太子府的人,他们告诉李渊,太子李建成计划谋反。

几天前,太子命令他们将一批铠甲运送到庆州,交给一个名叫杨文干的人。杨文干曾是太子的守卫,如今担任庆州都督,庆州位于仁智宫北方,这两人告诉李渊,太子计划趁他在仁智宫休息时与杨文干对他南北夹击,从而提前夺得皇位。

起初,李渊对此表示怀疑,然而就在此时另一个名叫杜风举的人也站出来,并表示愿意作证,证实太子确实打算谋反。唐高祖大怒,产生了废黜李建成的念头。于是就把在长安的李建成召到仁智宫软禁起来。但是李建成向父亲当面请罪,表示确实送了盔甲给杨文干,但坚决否认参与任何谋反行动。

李渊为了查明太子李建成是否真的谋反,派遣大臣宇文颖前往庆州,将涉嫌谋反的杨文干押解回来,与太子当面对峙。不料,宇文颖到达庆州后,二人竟然联手起兵反叛。得知杨文干二人叛乱的消息后,李渊大为震怒,立即派遣李世民前去讨伐杨文干,并承诺战胜归来就将他立为太子。

杨文干在李世民面前毫无抵抗之力,始一接触便溃不成军。李世民高兴的凯旋而归,但回到长安城后,他惊讶的发现一切都已发生变化,原本李渊承诺给他的太子之位不再有效,因为李渊也觉得太子谋反之事存在太多的疑点。

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是什么?

后来更是发生了一起离奇的事件,这个事件发生之后李渊更是办了一件糊涂事,最终导致了玄武门之变的发生。

根据史书记载,李建成和李元吉邀请李世民饮酒,酒后李世民突然出现严重吐血的情况。李渊得知此事后很痛心,面对兄弟之间不断加深的矛盾,李渊决定亲自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李渊居然提出了一个看似合理,但实际上糊涂至极的解决方案,即让李世民去洛阳,在此之后,洛阳以东的领土将归属于李世民,并赐予他天子旌旗,使他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像天子一样制定政令。

然而,李世民和李建成对此都是心中怨恨,尤其是李建成,他认为这样会将天下一分为二,并且他还担心李世民军事能力太强,未来整个天下都可能会被他夺走。

这个解决方案不仅没有缓和兄弟之间的矛盾,反而让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场意外事件的发生,使得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冲突达到了顶点。

公元626年,突厥人入侵,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李渊这次没有派遣军事强人李世民出战,而是听从李建成的建议,派遣李元吉率领李世民集团的所有武将前去作,这对于李世民集团来说无异于被肢解,因为这样一来,李世民就会失去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于是在众人的劝说下,李世民最终下定决心绝地反击。公元626年7月,李渊召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进宫议事,李世民把这次进宫看成行动的最佳时机。因为守卫玄武门的禁军将领常何,早已被李世民发展成了自己的人,此时用上了排场。

公元626年7月2日清晨,李建成和李元吉驾马进宫,当他们经过玄武门时,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紧接着,李世民出现了,双方进行了短暂的武装对峙。李元吉率先出手,他拉弓搭箭向李世民射去,但连续两次都未命中。李世民随即搭弓引箭射杀了李建成。

李建成死后,李元吉逃往武德殿,被李世民的亲信尉迟敬德一箭射中身亡。当时,李渊正在池塘上划船,尉迟敬德和一群士兵站在岸边。李渊吃惊的问你们为什么在这里?尉迟敬德回复,太子、齐王发动叛乱,现已被二皇子诛杀,二皇子派我来保护您。

李渊询问身边大臣,现在我该怎么办?大臣回答,二皇子功绩卓著,如果将国家交给他是个明智的选择。李渊回过神来说,这正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

几天后,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随后的几天里,所有重要职位都由李世民的亲信接替担任。两个月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身处困局,绝地反击的生死一搏。通过这个政变,他将两兄弟一击毙命,还一举将皇位纳入囊中。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存在着明显的疑点。

为什么玄武门这边喊杀声震天响,戒备森严的皇宫却没有一点动静,而皇帝李渊此时却在池塘中划船?为什么手持长矛的尉迟敬德能率兵出现在李渊身边,此时皇帝的禁卫军都到哪里去了?这背后的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敦煌出土墓碑,揭开玄武门之变真相,学者:难怪李建成被轻易杀死
...细品历史,方知其中缘由众多。敦煌古墓碑文,悄然揭开玄武门之变与李建成悲剧之谜。【李世民与李建成的情与仇】 世人皆云胜王败寇,此言不仅武林争霸适用,皇族内斗亦然。皇子们争的,
2024-09-11 14:09:00
李世民瞒天过海袭杀李建成,摧毁李渊强大卫队的真相
...澜壮阔的统御生涯。只是贞观之治再有名,也还是有人拿玄武门之变说事。因为玄武门之变中有诸多疑点。玄武门之变绘画作品玄武门惊变之疑通过对玄武门之变整个事件过程的了解,大致可以整理
2023-01-20 15:49:00
玄武门之变背后的真相:李建成手下文臣武将的传奇故事
说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文臣武将,我们一下子能说出好多,例如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等等。也正是靠着他们,李世民才能成为秦王,也才有底气发动玄武门事变,彻底铲除太
2024-03-19 06:28:00
玄武门之变真相:李世民精心策划的谋杀案
李世民一定是个狠毒的皇帝。公元626年七月二日,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亲手杀了自己的大哥和弟弟,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其后不久,李世民把五个亲侄子,被装进布袋里,活活摔死。随后,
2024-04-19 06:56:00
李世民为何敢发动玄武门之变?真相藏在这2处细节中,胜负早定了
对于唐朝和李世民来言,“玄武门之变”是无法绕过的一个坎。虽人们早已习惯了“以胜负论英雄”,而且李世民登基,也的确是最优的选择。他不但创造出了彪炳史册的“贞观之治”,还彻底结束了自
2025-02-17 13:26:00
玄武门之变揭秘:李元吉三箭未中的背后真相
“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这是《旧唐书》里描写玄武门之变的只言片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时候,李元吉曾经想要射击李世民,但是他连续拉了三次弓箭都没有射中。但是“
2024-04-02 03:00:00
李建成墓室内的55个字揭示了历史真相
...有几次威胁到李世民的生命安全。因此李世民便通过一场玄武门之变,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大哥和三弟,使得自己成为了唯一的皇位接班人,无奈之下,李渊只好下旨封李世民为下一任皇帝,就这样李
2023-07-06 05:49:00
敦煌出土墓碑,揭开玄武门之变真相
...老人下到学生,无不展现出自豪的神情,可对于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总会被一些人诟病,甚至后世讽刺李氏王朝一直“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到敦煌出土了一座墓碑
2024-05-15 16:22:00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未杀李世民之谜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争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在这场权力斗争中,李建成作为太子,拥有着极高的地位和权力,理论上他完全有机会杀掉李世民。然而,历史的事实却是李建成迟迟没有动手
2023-10-26 15: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