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为现代农业带来“科技强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15 07: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省农科院与惠州深入开展院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

为现代农业带来“科技强芯”

为现代农业带来“科技强芯”

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惠州开展盐碱地试种育种,今年秋收再迎丰收。受访单位供图

为现代农业带来“科技强芯”

荔枝上市季,省农科院质标所为惠州荔枝评选开展理化品质指标和农药残留质量安全指标检测。受访单位供图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就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作出明确部署。

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自2017年省农科院与惠州签订了院地战略合作以来,双方形成了“共建平台、下沉人才、协同创新、全链服务”的成熟体系,成立的省农科院惠州分院,已成为链接先进农业科技与惠州农业生产一线的桥梁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孵育平台,创新驱动惠州农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随着“院地合作”产学研不断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和新技能进入惠州田间地头,悄然改变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带动企业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为现代农业发展埋下了“科技强芯”。

撰文:乌天宇

良种筑基 激活乡村振兴“芯”动能

“今年粤薹2号总体长势很好,现在已经开始采收第二批菜心。”近段时间,惠州菜薹迎来大量采收期。在博罗县平安合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欣喜地指着正在采收的菜薹向专家说,相比其他品种,粤薹2号会生出很多侧薹,长势还很壮硕。

据了解,粤薹2号是一种迟菜心,由省农科院蔬菜所选育并于2021年通过农作物品种评定,为杂交一代中早熟品种。“根据试种情况来看,该品种适合在惠州推广种植。”蔬菜所博士符梅察看了菜心长势后,向合作社建议在采收主薹后及时做好病害防治工作,适当使用新植霉素进行防控,避免出现主薹感染软腐病,造成侧薹无法采收。

种业强,则农业兴。近年来,在服务惠州乡村振兴过程中,省农科院惠州分院协助惠州开展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等遴选工作,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新品种培育、推介,为惠州乡村振兴筑下种业基石。

“你种植的柠檬落叶严重、坐果率差,要增施有机肥、做好果园管护。”在惠州合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柠檬种植基地,2.5万余棵四季青柠檬经过多年种植管理,但产量还不如人意,省农科院果树所研究员黄永敬通过查看果园情况,现场为果场主人给出了针对性的“诊疗”措施。

在惠城区横沥镇的书香农场,省农科院作物所专家李晓波对当地石榴、柑橘和葡萄基地进行了考察,“现在葡萄和柑橘都处于幼苗期,适宜开展马铃薯套种。”看过了种植情况,李晓波针对提高耕田亩产量的目标,提出了套种马铃薯的方案,得到了农户的认可。

今年春耕期间,作为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省农科院先后派出40余名农业专家来到惠州,深入乡村一线助力科技兴农,并深入参与惠州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选树工作,共推荐“南晶香占”等80个品种,“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等63项技术,作为符合该市本地自然资源条件及农业生产发展要求、推广应用可操作性较强的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惠州是珠三角地区的蔬菜种植大市,也是省内优质蔬菜种苗重要供应基地之一。为助力惠州商业化蔬菜育苗产业快速发展,省农业科学院设立了“惠州市科芯种苗”蔬菜产业研究院专家工作站,通过新品种引进、标准化种植,强化惠州蔬菜产业在省内地位,升级惠州蔬菜产业,推进“三农”服务工作。

如今,工作站专家团队已为基地引种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新品种100余个。“5月份,我们组织专家对基地引进的辣椒新品种早熟性产量进行评价。”省农科院惠州分院相关负责人说,在精心栽培管护下,基地引进的11个辣椒新品种产量潜力被激发,展现出显著的产量差异,结果将作为对优势新品种筛选的重要评价依据。

“未来,我们还将通过苗基地探索优质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并联合蔬菜产业发展实施主体,组织现场观摩、技术培训等,将新品种向更大范围推广应用,助力惠州乡村产业振兴。”该负责人说。

绿色创新 为惠州农业增添“科技绿”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水肥一体化,建立健全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观测试验基地建设。

近年来,惠州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截至目前,惠州农业科技贡献率超65%,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9%,排在全省前列。

“这个小球里装的是赤眼蜂,是一种可以用卵寄生在害虫上的蜂种,在防治害虫上可减少农药施用,起到绿色防控目的。”

这是今年春耕农业科技下乡展示会上发生的一幕,来自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展示的生物防治技术引来当地农户围观,大家对这种全新的生物防治技术很好奇,纷纷想带一些产品到田间试用。

“球里装着近2000只赤眼蜂卵,其羽化后就变为带有翅膀的赤眼蜂成虫,飞出去‘消灭’害虫。”现场,省农科院植保所博士郭义拿着“蜂球”介绍说,这种球形的造型实际上是“不倒翁”,具有防水、防倾倒的作用,且在田间可以完全消解,不遗留垃圾,目前主要用于防治玉米害虫草地贪夜蛾、沉香害虫黄野螟等。

其实,这个小球此前就已在惠州的农业生产中投用。去年11月,惠城汝湖的一处玉米生产基地,基地的甜玉米正值拔节至大喇叭口期,是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危害初期,也是防控该害虫的关键期,省农科院专家对这片基地进行了“蜂球”防治害虫的试验。经过田间实践,“蜂球”较好地完成了“以虫治虫”的使命,防治效果显著。

推广“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控技术,既减少了田间农药用量,减轻人工喷洒农药的人工成本,也有益于整个农田生态系统,是生态环保的绿色防控技术,符合国家提倡的减肥减药政策。

“目前,我们在惠州水稻、荔枝、玉米等多种作物上,推广捕食蝽、平腹小蜂、捕食螨等生物防治的天敌昆虫,为多种作物的有机种植、绿色种植提供技术支撑。”郭义说。

农产品不仅要种得好,也要让消费者食得安心,而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则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前提。

今年以来,在省农业科学院惠州分院的桥梁推动下,该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下称“质标所”)专家团队多次来到惠州走访、调研,推动惠州主要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进程,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3月,质标所专家团队来到惠阳区和博罗县,对荔枝和丝苗米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选址进行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省农科院科研人员和企业家分别围绕荔枝和丝苗米就未来发展趋势、存在问题、企业发展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经过走访,专家发现,惠州部分农产品现有标准存在适用性和配套性的问题,使得生产主体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规程操作,造成农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管理不规范,导致了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难以保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不利于农产品的品牌培育和管理,限制了当地产业品牌的影响力和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提高农产品标准化适用性、配套性势在必行。

“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是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基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质标所标准室主任杨慧提出,惠州要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为抓手,着力打造以质量提升为导向的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基地,构建起当地的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标准基地建立不仅能规范和提高农产品质量,也能促进各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普及率和品质提升。”

“一县一清单” 科技支撑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省最具实力的农业科研机构,省农科院设有15个科研院所,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及一个占地2000亩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近年来,省农科院与惠州的院地合作不断深化,特别是今年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启动以来,该院制定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科技支撑工作方案》,以“一县一清单”科技服务,建立“一所牵头、多所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动院地合作模式下沉基层,助力县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9月11日,省农科院与博罗县人民政府签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科技支撑”框架协议。双方将开启院地合作,探索创新路径,深化互动交流,共同推进省委“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部署在博罗落地落实。

博罗是农业大县、广东重要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也是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18.3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4.28万亩。近年来,博罗突出示范引领、产业先行、生态优先、改革牵引,高标准打造环罗浮山等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连点成线、以线带面,示范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博罗虽然有一定的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但离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博罗县有关负责人指出,从农业大县跨步迈向农业强县,更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据悉,此次省农科院与博罗县签订框架协议,将围绕“搭平台、建基地、育人才、培龙头、强产业”等方面,与博罗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技合作,重点将为博罗涉农企业和其他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省农科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院将以组织化、系统化、项目化的方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科技服务“百千万工程”,推动更多科技合作成果在博罗转化和应用,为博罗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

9月21日,省农科院再次与惠阳区人民政府签订科技支撑合作,该院将对标省委“1310”具体部署,聚焦惠阳特色的“土特产”,在“土”字上做文章,在“特”字上下功夫,在“产”字上做延伸,推动惠阳“土特产”做精做大做强,以科技支撑惠阳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继续瞄准惠州农业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通过调查研究,科学制订县域农业科技合作服务工作清单,从品种选育、栽培加工、品牌建设、降碳减污扩绿等方面科技支撑全产业链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农科力量。”省农科院惠州分院主任季天荣说。

■特写

新品种融合新农艺

盐碱地种出致富粮

将曾经损失的土地变为良田,让良田实现更高产量,这是科技手段为农业现代化带来的革新,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的可靠途径。

今年秋收时节,在惠东县铁涌镇河潭村,曾经荒芜的盐碱地,迎来了又一次稻田丰收。测产结果显示,此次晚造水稻亩产干谷982.96斤,相较于去年(719斤)增产37%,产量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这样的数据,再次让参与盐碱地改造的农业科学人员为之振奋。

去年下半年,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和惠州农业农村技术单位人员联合对这片盐碱地进行了技术改造,通过土壤改良、耐盐稻种栽培和科学管护等方式,实现了惠州盐碱地稻作改良的首次突破。

“今年早造期间,我们再次引进了14个耐盐水稻品种,在铁涌盐碱地种植后,模拟海水倒灌试验,最终对比筛选出了表现较好的3个品种,于晚造期间开展大田生产试验。”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刘传光说,最终结果表明,这些品种高耐盐和高产、优质的优势突出,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除了种植水稻,省农科院科技人员还尝试在这片盐碱地冬种马铃薯。从去年开始,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的李晓波研究员团队,也来到河潭村开展了马铃薯耐盐碱品种的试验。

“目前我们已成功筛选出100多个马铃薯耐盐株系。”李晓波表示,今年冬种将继续开展马铃薯耐盐碱品种试验,希望找到有推广价值的耐盐马铃薯品种,争取下一步在惠东县盐碱地推广种植耐盐马铃薯品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5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州玉米机收作业大比武在普安县新店镇举行。……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能力是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黔西南州强化农机装备,成立农机协会,实现资源大整合,组队参加全省机收减损大比武荣获
2023-02-13 00:48:00
省农科院:科技兴农保障粮食安全 助力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全,为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推动四川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省,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夏绿 (图片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提供)强化育种攻关端
2023-01-10 04:10:00
“健康农业”科技人才创新发展大会举行
...“科技小院”现场授牌。会前,与会人员还现场观摩了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亲身感受泰州农业科技发展成果。来自江苏省农科院专业所和地区所的主要领导,省内外部分涉农高校专家
2023-07-16 00:08:00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赋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报讯(全媒体记者蔡亚文)昨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农科院党委书记、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刘晓洪率调研组来我市,考察中新开维现代牧业有限公司,调研农业科技创新等工作。市委副书记、
2023-09-08 11:43:00
新区农业发展搭上科技“快车”
...面积超78万亩,其中省内市场占比超过20%。”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离不开现代农业园的推动。台州农业科技创新园是由台州湾新区围绕“科技强农”与市农科院合作建设,项目占地约4
2023-12-29 00:38:00
“桂字号”农科成果在东盟国家落地生“金”
...西日报“桂字号”农科成果在东盟国家落地生“金”广西农科院携手东盟共筑农业繁荣路本报记者 李新雄 通讯员 关妮纳广西农业科学院与柬埔寨皇家农业大学、龙美达农业公司合作,在柬埔寨
2024-01-20 06:59:00
市农科院“晒”出农业“科技范儿”
...发展新希望。这些高科技到底啥模样?参会人员走进重庆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一探究竟。在园区的油菜试验田,市农科院水稻所副所长、市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黄桃翠顺手折下“庆油3号”菜
2023-02-02 04:25:00
州农科院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德、昭觉等县产业发展上贡献农科力量。紧紧围绕“6+8”现代农业体系,制定州农科院《2023-2026年农业科研攻关项目行动方案》,计划支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的品种选(引
2024-04-07 07:38:00
川渝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已超100项
...省近年来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据了解,2020年11月,我市农科院与四川省农科院联合川渝两地100多家农业企业,发起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联盟成立以来,着眼
2023-11-26 05:2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中西医结合量体裁衣式服务,思南中医院这场健康活动好有料
9月16日,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积极响应国家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号召,组织来自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5-09-17 13:40:00
菏泽市疾控中心组织工作人员走进城区商场开展宣教活动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菏泽报道9月15日—21日是第7个“9·15”减盐周,今年活动的主题是“人人行动、全民控盐”。9月15日下午
2025-09-17 10:34:00
四川友谊医院熊瑛:深耕呼吸内科领域,帮助患者走出“呼吸之困”
每到秋冬季节,总是开始反复咳嗽、动辄气喘,甚至夜里被呼吸憋醒……如果这些症状您并不陌生,那么也许该给您的呼吸多一点关注
2025-09-17 10:41:00
朱毅:关于预制菜,消费者和国标为何各说各的?
中新经纬9月16日电 题:关于预制菜,消费者和国标为何各说各的?作者 朱毅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最近预制菜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2025-09-17 07:45:00
花样菏泽 小城大爱①人间烟火气,最美“曹州味”
大众网记者 刘亚 菏泽报道美食,是游客打开一地文化最直接、最感性的方式,也是当地人日常生活最直接的、最深刻的构成。循着香气
2025-09-16 11:02:00
惊艳亮相《赴山海》,爷爷的农场A2水牛纯牛奶以高品质重构饮奶新体验!
近日,备受瞩目的武侠剧《赴山海》正式开播。当观众沉浸于热血江湖与侠义情怀时,不少细心用户还在该剧片尾惊喜发现了“老朋友”——“爷爷的农场”熟悉的身影
2025-09-16 11:11:00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浩宇受邀参加首都国际医学大会,与各界代表共话全球健康治理
9月13日上午,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2025首都国际医学大会在北京开幕。开幕式由中国医院协会会长刘谦主持,中共北京市委常委
2025-09-16 11:55:00
郑州尖峰:做全飞秒手术,严格的术前检查有哪些?
近视手术到底能不能做?有没有后遗症?咱们不妨一起来听听那些近视手术史多年朋友的真实感受。正所谓,事非经过不知难,做过才有发言权
2025-09-16 11:55:00
郑州长江中医院“专项助孕生育补贴”正式开放! 郑州慈善总会送子公益基金“好孕桥”计划启动
9月14日上午,“助力生殖健康,筑梦新时代家庭”,送子公益基金11周年庆典暨“好孕桥”公益计划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本次活动由郑州慈善总会送子公益基金主办
2025-09-16 11:56:00
脸上斑总消不掉?别再乱花钱了!中医:先把气血运行通道打通才是关键
脸上的黄褐斑,简直就像个甩不掉的“顽固分子”。很多人总觉得长斑只是脸的表皮问题,一门心思抹精华、做项目,却始终跳不出“祛斑—反弹”的怪圈
2025-09-16 11:57:00
前列腺增生高危人群:这些信号你一定要注意!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关注前列腺健康。数据显示,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增生患病率已超过50%,70岁以上人群更是高达80%
2025-09-16 11:59:00
郑州美中商都妇产医院科普:影响生育力的几大因素,你了解吗?
郑州美中商都妇产医院作为河南省内专注于女性健康与生殖医学的专科机构,结合临床案例与科研成果,系统梳理了影响生育力的关键因素
2025-09-16 14:20:00
就在明天!临沂市中医医院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义诊活动等您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周萍 刘淑敏金秋九月,清风送爽,正是收获健康与美好的时节。2025年9月16日上午,临沂市中医医院将联合市疾控中心
2025-09-16 14:52:00
权威白癜风专家济南一对一会诊,广受患者高度好评!
“医生,我家孩子脾胃不好,不能吃药,在县里医院照光照的皮肤还起泡了,还有什么治疗方法吗?”“孩子如果年纪小,皮肤娇嫩,脾胃还没有发育成熟
2025-09-16 15:59:00
烟台疾控科普:骨质疏松≠老年病!11点提示打破防治误区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胡志强 曾颖雪 烟台报道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疼痛
2025-09-16 16: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