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福州日报
连江女儿井睦邻情更长
当地制作选送短视频荣获二等奖
本报讯(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陈成志)近日,在福州市“乡贤话家风 文明永流传”好家风好家训短视频评选活动中,由连江县融媒体中心制作、连江县委文明办选送的《睦邻情长女儿井》荣获二等奖。
女儿井位于连江魁龙坊历史文化街区紫薇巷10号厝外墙中间,外形为方形,边长0.88米,井深2米多。井口一侧写着“女儿井”三个大字。看似平平无奇的古井却有三奇——名字奇、故事奇、位置奇。
据《连江魁龙坊》记载,民国时期,连江一朱姓富豪有一女,正待字闺中,是方圆数十里出了名的美女。朱家老爷要把女儿嫁到魁龙坊的陈家。在婚嫁之前,朱家老爷到陈家走了一圈,发现什么都好,美中不足的是吃水困难。朱家老爷认为,家附近没有井,以后女儿嫁过去会受累。于是,朱家老爷在陈家院墙边挖了一口井,作为女儿的嫁妆。后来,坊间就称这口井为女儿井。
记者看到,女儿井一半在墙内,一半在墙外。原来,朱家女儿得知周围居民家都没有水井,于是提议把水井打在墙外,方便邻居取水,这口井便成了“半遮面”。陈家人为了方便在院内直接打水,就在院墙上开了一个葫芦形口子。后来,出于安全考虑,陈家后人用木板堵住了开口。书法家陈绍藩还在翻修后的墙上写下一个“睦”字,寓意“睦邻友好”。因此,女儿井也被叫做“和睦井”。如今,女儿井虽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但“我有一口水,不会让你渴”的睦邻友好精神流传至今,为人称赞。
魁龙坊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有女儿井,还有不少与井有关的动人故事。位于紫薇巷附近的魁龙井,被称为“状元井”。古代连江举人进京参加会试,在魁龙桥饯别环节,都会喝一口魁龙井的水,自信满满上考场。
位于化龙街的陈第井,以连江抗倭名将陈第名字命名。在归园二进庭院中,有一口爱吾庐井,原为私井,该井的陈家主人见街坊中一孤寡老人要绕远路挑水,心生同情,便将井对外开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3 09: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