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宪宗子嗣数量仅次于朱元璋,为何说万贞儿是独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7 15:1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万贵妃看到这个问题一定嚎啕大哭:“妾身被人抹黑了五百年,今天终于有人说句公道话了!”可是朝中的大臣却脸一黑:“宫中出了那么多诡异的事,除了你谁能干得出来?”

天顺八年,大明皇宫内发生了一件大事,吴皇后因为杖责宫女万贞儿,被明宪宗朱见深废黜了皇后之位,而挨打的万贞儿,却差点儿成为新任皇后。

一个小小的宫女,别说挨皇后的打,即便杀了又能如何?明宪宗为何为这么个小人物大动肝火呢?万贞儿又差点因祸得福,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位万贞儿名为宫女,其实早就是明宪宗的女人了,当初在议立皇后时,如果不是周太后的反对,上位就应该是万贞儿,而不是吴氏。

周太后为何反对立万贞儿呢?理由很简单,怕被世人笑话,因为万贞儿足足比明宪宗大了17岁,跟周太后同岁。儿媳妇跟婆婆同龄,作为母亲丢不起这个脸,大明帝国也没法向天下臣民交代。

朱见深难道缺母爱,偏要娶“妈妈级”的女人为妻?这里面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

十六年前,朱见深他爹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事变中被蒙古人俘虏,为了帝国的前途,大臣们拥立朱祁钰的异母弟弟朱祁钰为帝,绝了蒙古人的讹诈心思。

但孙太后有私心,不想让朱祁钰“占便宜”,她同意立朱祁钰的同时,又下旨立孙子朱见深为太子。

当朱祁钰坐稳龙椅后,当然不甘心太子之位被侄子霸占,于是他处心积虑多年,终于废了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想想朱见深的童年有多悲催,2岁时老爹当了俘虏,3岁时老妈和老爹都被软禁于南宫,他挂着太子的名,生活在叔叔冷漠的眼神中。5岁时,他又被废为沂王,搬出东宫,别说前途,生死都在别人的一念之差中。

在巨大精神压力下,朱见深完全没有童年的快乐,在极度惶恐之下,他落下了口吃的毛病。

幸运的是,朱见深有一个保护神,她就是万贞儿。

万贞儿本是罪犯家属,一名被罚入宫中的奴隶。大概是家庭的不幸,让万贞儿从小就养成了乖巧的性情,又长得可爱伶俐,因此深得孙太后的喜爱。

为了照顾孙子,孙太后就将万贞儿送到朱见深身边,专门照顾他的起居。万贞儿没有辜负孙太后的期望,她扮演了一位母亲的角色,给苦难的朱见深增添了一抹亮色。

可以说,正是这种相依为命的经历,让他们超越了主仆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初涉男女之事的朱见深错把亲情当爱情,对万贞儿产生了畸形的恋情。

我们从一些细节就可以窥探朱见深对万贞儿的感情,比如,他每次出行,万贞儿总是一身戎装,充当皇帝的侍卫。在宫中,万贞儿也时常戎装护佑在圣驾之侧。

再比如,万贞儿病逝后,朱见深伤心欲绝地说:“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果然,七个月后朱见深就就崩了。

由此可见,童年的遭遇给朱见深留下深深的创伤,而万贞儿就是弥补他安全感缺失的“女神”,且深入骨髓。

对儿子的不伦之恋,周太后无力阻止,但立皇后这种大事,就由不得朱见深“胡来”了。因此吴皇后被废后,朱见深被迫改立王氏为皇后,而万贞儿则从宫女转正为嫔妃。

第二年,万贞儿给朱见深生下皇长子,兴奋异常的朱见深趁机下旨册封万贞儿为贵妃。遗憾的是,这个孩子只活了九个月,名字都没来得及去就死了。

那年万贞儿已经36周岁,从此再也没有生育过。

从这一刻起,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流言四起,人们都说,万贵妃为人凶残,为了独霸龙宠,她不断残害那些怀孕的嫔妃,以至于皇帝膝下无子。

直到有一天,朱见深对着镜子中自己的满头白发,感慨道:“朕老了,至今却没有一个儿子。”太监张敏哭了:“陛下,您有一个儿子,已经5岁了……”

原来,早在五年前,朱见深偶然宠幸一位纪姓宫女,纪宫女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即后来的明孝宗朱佑樘。

只是这孩子活下来真不容易,母子俩在宫人们的保护下,数次夺过万贵妃的黑手,在暗无天日的宫中战战兢兢活了下来。

这则故事与宋朝的《狸猫换太子》一起,堪称“宫斗戏”的经典大作。很可惜,《狸猫换太子》是假的,万贵妃残害纪妃母子也靠不住。

其一,朱佑樘是朱见深的第三子,除了万贵妃早夭的长子外,他还有个二哥叫朱佑极,且已经被立为太子。假如万贵妃那么凶残,请问朱佑极是怎么生下来的?又是怎么被立为太子的?

纪妃怀孕,生男生女都不知道,除非万贵妃脑子进水,才会放着朱佑极不管,而去跟一个孕妇作对。

其二,皇宫突然多出一个孩子,生活了五六年竟然不为人知,这太有点匪夷所思。按史书说法,万贵妃事实上掌管后宫,她的耳目都瞎了?宫中势力错综复杂,这么大的事要想瞒过皇帝和太后,以及万贵妃的反对派,几乎不可能。

其三,太监张敏的故事漏洞百出。按照史书记载,张敏在说出真相后不久就吞金自杀了,可是在其它传记里,这位张敏后来至少又出现了两次。

其四,没有确凿证据说明万贵妃杀害了纪妃。纪妃跟万贵妃一样,也是罪犯家属。儿子的身份曝光后不久,纪妃突然去世,有人说她是病逝,有人说是被万贵妃害死,还有人说她担心遭到报复自杀了。

但首辅大臣商辂的一份奏章却暴露了真相,他说:皇子由贵妃照顾,贵妃对他比亲儿子还要好,但皇子的生母却住在西内,身体又不好,母子相见太难,应该让他们母子就近居住。

于是纪妃被从西内移到永寿宫居住,病重期间朱佑樘一直陪伴在身边。

这说明,朱佑樘有很长一段时间由万贵妃抚养,如果万贵妃要是歹心,有的是杀人的机会。同时纪妃就是病逝,如果万贵妃下毒手不可能瞒天过海。

其五,朱见深至少有二十个子女,说万贵妃是“超级伐木工”纯属胡扯。明朝皇帝生育能力最强的就是朱元璋,儿子就有24个。其次就是这位明宪宗朱见深,至少有14个儿子,6个女儿。

如果万贵妃那么凶残,朱见深这么多儿子哪里来的?那句“真老了,至今还没有一个儿子”更是胡说八道,那年他才28岁,何谓老了?有过生育多次记录,还用担心生不出儿子吗?

其六,万贵妃没有残害皇子的理由。皇家骨肉相残为的是利益,假如万贵妃的儿子活着,且太子之位被别人占着,她存在残害别人的动机。可是眼下她已经不能生育,害死别的皇嗣对她有什么好处?

即便再笨的人也知道,瞅准皇长子当亲儿子养,这才是幸福之路。

因此,万贵妃残害皇家子嗣的事根本不可信。事实上,《明史》上存在多处不同的记载,民间史料笔记对万贵妃的争议也比较大,但没有一处记载能坐实万贵妃的这条罪状。

那么,人们为何非要抓住这个不靠谱的传闻,来抹黑万贵妃呢?

不合正统的婚姻,遭遇传统礼教的谴责

在男权当道的古代,老夫少妻不足为奇,比如孔子的老爸叔梁纥66岁时娶15岁少女颜徵在,乾隆更荒唐,88岁娶了一个14岁少女,世人却将这种畸形的婚姻当作“佳话”传颂。

可是如果出现“少夫老妻”,当事人一定会被骂得抬不起头,因为这叫“不伦之恋”。

伦理道德是古代中国的基本法,皇帝带头破坏,这种事传出去不好听,人们“占便宜”的万贵妃成为舆论的靶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干预朝政的行为,成了朝中大臣的痛点

朱见深对万贵妃的宠爱可以用“亘古烁今”来形容。随着万贵妃的年老色衰,朱见深虽然放开了对其他女人的宠幸,但他真正的爱依然在万贵妃身上。

成化十二年(1477年),47岁的万贵妃又进一步,被朱见深册封为皇贵妃,仅次于皇后。成化二十三年,万贵妃病逝,朱见深又以皇后之礼安葬了她。此后几个月,他陷入了郁郁寡欢之中。

万贵妃得宠期间,其父兄得到了超出常规的优厚待遇。其父万贵升锦衣卫正千户,世袭指挥佥事。她的三个弟弟万喜、万通、万达都显赫一时,尤其是万通,骄纵不法,聚敛了巨额财富。

为了她,吴皇后被废,王皇后就是一块空招牌,皇宫大内,甚至外朝都围绕万贵妃,形成了一股势力,这就是万贵妃遭遇骂名的本质——女人干政。

事实上,史书上没有万贵妃干政的实例,但确实有一个庞大的群体依附于她,比如内阁大臣万安。

这伙计因为与万贵妃同姓,居然恬不知耻自称“侄子”,拜倒在万贵妃门下,与万通沆瀣一气,被人骂作“纸糊三阁老”之一。

再比如太监梁芳、钱能、韦眷、王敬等人,都是一群坏事做绝的家伙。尤其是梁芳,曾经图谋废掉太子朱佑樘。

不过我觉得以此指责万贵妃有点过分,诚然,万贵妃身边有万安、梁芳之流,但请别忘了,明朝功德最超群的太监怀恩、覃吉也是出自万贵妃的门下。

再比如,万贵、万喜、万达父子的名声还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万贵,一直教育儿子们要低调收敛。

总的来说,以商辂为代表的外朝大臣,其实对万贵妃评价还是很正面的。

说白了,万贵妃只是个女人,有机会在朱见深耳边吹枕头风,但要说她能参与多深程度的朝政,恐怕也未见得。说万贵妃曾经与梁芳一起图谋废掉太子,更是语焉不详,不足信。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存在已经伤害到了一部分人的利益。

宪宗皇帝的堕落,需要红颜祸水的背锅

但凡女人被黑,基本上离不开“红颜祸水”这个俗套的窠臼,万贵妃很大程度上就充当了明宪宗的背锅侠。

朱见深此人前半生英明,后半生堕落。即位之初他表现出了一代明君圣主的伟大,他一扫明英宗时期的弊政,启用李贤、彭时、商辂等为首辅,让大明帝国耳目一新。

时至今日,不少史学家依然坚持朱见深是一代明君,原因就在这里。

但从成化十一年开始,朱见深逐渐堕落了,他宠信方士,耽于淫乐;设立西厂,为祸天下;私设“传奉官”,破坏官员提拔程序;扩充皇庄,掠夺民间财富。

他后半生十几年几乎很少上朝,皇帝怠政从他开始。

但人们不能将这些责任全都推给皇帝,万贵妃就是最好的背锅侠,这种手段历朝历代屡试不爽。

比如那些方士、僧人,史料说他们都是万贵妃的人,这些人传授皇帝房中术、献媚药,搞得皇宫乌烟瘴气。

这种事我是不大相信的,此时万贵妃已经色衰了,搞这些玩意岂不是将皇帝往别女人身边推吗?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万贞儿虽然算不上德行高尚的人,但也绝不是狠毒、贪婪的毒妇,那些加在她身上的种种骂名,基本上站不住脚。

本质上万贞儿就是个因祸得福的普通女人,因为那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她与朱见深建立了常人无法理解的感情。

对这段“畸形”的感情,我们应该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予以包容和理解,您说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16: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万贵妃被《明史》黑得有多惨,一起来看看
前言:得益于一些影视剧、小说的影响,明宪宗的妃子万贵妃被刻画成残害皇子、祸乱朝政、专宠后宫的妖妃。当然,影视、小说的改编也是有一定的史料来源的。万贵妃在许多史书中,都不是正面形象
2024-05-16 19:49:00
明史中的万贵妃:绝育谣言与真相
...,人们往往会认为,在万贵妃的残暴、霸道堕胎术之下,明宪宗后宫的子嗣数量,会非常少。毕竟明孝宗当年也是全靠着被宫人们,一直拼死掩藏,才最终躲过了万贵妃的毒手。然而,当我们真的去
2023-09-26 19:55:00
揭秘明宪宗朱见深与万贵妃的传奇故事
...受天伦之乐。故此皇嗣与宫廷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明宪宗朱见深便是咱们上文提及的,因宠爱妃子,而使自己差点无后的皇帝。明宪宗朱见深宠爱的万贵妃,不是什么国色天香的尤物,史书上
2024-05-06 19:57:00
明朝皇帝中的异类明宪宗和他的奇葩皇位斗争
...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感到目瞪口呆。这个奇葩的皇帝就是明宪宗朱见深,明朝的第八位皇帝,在位23年,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按正常道理来说,这个皇帝的结局可以算得上是非常不错的
2023-10-11 08:54:00
明宪宗的爱情故事:你这么嚣张,也不过仗着我喜欢你
...柔善良,又不年轻貌美,也没有为皇帝生下皇子,甚至比明宪宗还年长17岁,也没有像华妃一样有权势煊赫的家族,这样的女人为何得到明宪宗独宠二十几年?从前初识这世界——明宪宗朱见深幼
2024-08-07 18:01:00
明宪宗为何差点被万贵妃逼得连子嗣都没有
当年六月二十七日,宪宗又一次召纪淑妃宴饮。宴席中,纪氏忽然觉得腹痛,不得不中途返回永寿宫。万贵妃得知消息,立刻派太医院院使方贤、治中吴衡用去为纪氏诊治。谁知道不诊还好,两名太医诊
2024-06-12 19:42:00
明孝宗朱佑樘的出生即是传奇,称帝便为仁主
...。这一年的正月,宠冠六宫的贵妃万氏薨逝了。万贵妃是明宪宗朱见深最为喜爱的女人,乃至于万贵妃薨逝后,皇帝不由得发出了这样一句感叹:《万历野获编》:“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人
2022-12-14 15:10:00
他是明朝最好的皇帝,曾国藩评价他不逊李世民
...为宫女,主要负责在宫中管理皇帝的私房钱。 有一次,明宪宗偶尔经过,见纪氏长得非常漂亮,于是就特意留宿了一夜。第二天,明宪宗穿上裤子就离开,很把这件事情抛之脑后,也没有给纪氏
2023-02-25 21:56:00
明宪宗一生共有十四个儿子、八个女儿,一共有二十二个子女,但是大部分的子女都是成化十二年(1476年)后出生的。储君是一国之本,明宪宗的第一个儿子是与万贵妃的,他很是高兴也把其立为
2024-06-24 06: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梅汝璈后人义务讲解“东京审判”十二载
“当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堪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梅汝璈顶住各方压力,最终不辱使命,将7名日本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为死难同胞讨回了血债
2025-08-18 06:09:00
“小英雄”雕塑背后的故事
本报讯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周雪莉报道:2025年8月,一段两名小学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为“小英雄”雕塑系红领巾的视频引发全网关注
2025-08-18 06:09: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李铁飞,1921年出生,又名涤非。1938年7月参加新四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受苏皖区党委派遣
2025-08-18 07:41:00
光耀太行 | 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
山西武乡,太行腹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一墙斑驳步枪,直面日军山炮。炮口如瞳,无声诘问:“‘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答案
2025-08-17 09:22:00
我们的抗战|捷耀齐鲁:从台儿庄到梁山的不屈壮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冯沛然 王开智 白雪岩 曾现金 刘臣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内,一面布满弹孔的墙体静静矗立
2025-08-17 10:13:00
民间视角书写家国情怀:南阳籍作家秦俊360万字著作《大汉王朝》即将出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16日上午,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友兰中楼至善书院内掌声如潮,全国劳动模范、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秦俊作为特邀嘉宾
2025-08-17 14:57:00
侵华日军罪行又添新的铁证 固安发现侵华日军日记和相册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刘英、刘杰)记者从固安县委办公室获悉,该县近日发现侵华日军士兵井谷惇一郎的日记和上原春信的相册
2025-08-17 15:40:00
缅怀先烈志,薪火永相传——传播宣讲抗战英雄精神
8月15日,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华夏忠魂宣讲”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泰安市徂徕镇抗日英雄纪念基地,组织村民开展走访学习
2025-08-17 17:43:00
光耀太行|山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英雄故事说不完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记者团一早出发,从山西长治市武乡赶赴黎城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
2025-08-17 17:59:00
光耀太行 | 山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馆藏珍贵地形图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下午,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一行走进山西省晋中市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麻田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
2025-08-17 22:37:00
晋韵邂逅文创
2025-08-17 19:48:00
抗馆获捐88年前日机轰炸南京照片是侵华日军首次空袭南京的重要物证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昨天,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通过网络展示了部分最新获捐的珍贵抗战文物史料
2025-08-16 09:21:00
我们的抗战|大青山祭:用生命搏突围,以忠魂铸丰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岳致呈 李岩松 郭辰昊 陈晨初夏的费县,清风裹挟着草木的微香。登上686.2米的大青山
2025-08-16 11:03:00
血色丰碑|东北“小鲁迅”金伯阳与吉林的故事
金伯阳1907年出生原名金永绪,化名金赞文,别号“北杨”“白杨”大连旅顺铁山乡金家村人曾在大连中华工学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参与组织过1926年的“福纺”大罢工1931年12月金伯阳
2025-08-16 13:06: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浪浪山”上在吉林竟有个“古代亲戚”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看了吗?让小妖们忙活刷洗的那尊鼎,在吉林竟然有个“古代亲戚”,那就是吉林省博物院的西周夔龙纹宝鼎,可比动画里的道具硬核多了
2025-08-16 14: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