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白登山之围,刘邦真的是靠贿赂妇人才脱困的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10 11:1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白登山之围是汉朝四百年历史中最耻辱的一战,这一战之后,汉朝在匈奴的威胁下,忍辱负重六十余年,用钱和女人换取和平,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终于一血前耻。这一战也让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留下了“贿赂妇人”保下一命的名声,然而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注:白登山今名马铺山,还有一说是采凉山】

白登山之围,刘邦真的是靠贿赂妇人才脱困的吗

冒顿并不是一个在意美色的人,枕边风之说,存在着巨大的漏洞,白登之围背后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的政治博弈。

漏洞一,刘邦和陈平都不是天真的人,他们不会寄希望于一个宠妾的一番话,就让冒顿改变心意;

白登山之围发生在汉高帝7年(公元前200年),是汉朝对匈奴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帝6年,韩王信在大同掀起叛乱,联合匈奴攻打太原。刚刚统一全国的刘邦亲自率领三十二万大军出征,因为不听群臣劝谏,中了匈奴单于冒顿的诱敌之计,被匈奴大军围困在白登山上七天七夜,最后靠着陈平贿赂冒顿单于的宠妾才得以脱困。

单单从这一段文字记载上,我们仿佛看到刘邦好大喜功,又实力不济,最后靠谄媚敌人的宠妾才得以全身而退,是一个十足的“小丑”。然而当我们真正去思考这一段历史时,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许多的漏洞,似乎隐藏着许多不可多言的信息。

我们可以简单地想一想,首先,匈奴单于冒顿为何会轻信区区一位宠妾的话?要知道,冒顿并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而是一个狡猾,残忍,无情的草原霸主。就在白登山之围的十多年前,匈奴还只是屈服于东胡的弱小部族,随后冒顿鸣镝,杀死亲生父亲,夺得单于之位,并在短短几年间,灭掉了强于自身数十倍的东胡,成为了新的草原霸主。这样一位强悍,且正当壮年的游牧民族领袖,怎么可能轻信一个宠妾的话,而放弃一次绝佳的胜利机会?

其次,陈平怎会觉得,以重金贿赂敌人的一个毫无权力在身的宠妾,就能够使自己君主脱困?作为汉朝仅次于张良的智囊,陈平可谓是战果累累。楚汉战争中,陈平成功地离间了项羽与范增、项羽与项氏族人之间的关系,最后项羽众叛亲离,战败于垓下,陈平功劳卓著,高后吕雉去世以后,陈平更是平定吕氏之乱的重要功臣和智囊,这样一个聪明人,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才会去贿赂一个没有权力的女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呢?

其实将当时的背景结合起来,就不难看出,所谓的“宠妾”其实只是当战争陷入僵局时,双方互相给予的一个台阶而已。

白登山之围,刘邦真的是靠贿赂妇人才脱困的吗

漏洞二,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冒顿根本不可能派出四十万大军围困刘邦;

冒顿这个人在整个匈奴历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他之前,匈奴人被蒙恬一顿暴揍,贾谊在《过秦论》中如此描述道“(蒙恬)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种状况直到冒顿异军突起才有所改变。

在秦汉换代之际,冒顿强势崛起,他东灭东胡,西逐月氏,南吞楼烦,征服了北方的浑庚、屈射、丁零、鬲昆、薪犁诸国,将匈奴从散乱的部落,一跃打造成了北方最强大的帝国。

《史记·匈奴列传》:后北服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之国。于是匈奴贵人大臣皆服,以冒顿单于为贤。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冒顿收拢大军,有了南下逐鹿中原的野心。

后来,冒顿借韩王信与匈奴求和的契机,南下攻打太原郡,想借此撕开汉王朝的防御圈,作为他南下的突破口。

最初匈奴人和汉王朝的几场战斗都是以失败告终,刘邦先是在晋阳打败了韩王信与匈奴的联军,后来又在离石再败匈奴联军。几场战斗下来,刘邦产生了轻敌的思想,他在目睹冒顿的表面部队只剩下老弱残兵后,便率领轻骑前去追赶,谁料刚好中了下怀,落入了敌人的包围圈中。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双方的兵力对比分别是:

汉朝,“多步兵,三十二万”。

匈奴方,“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于白登”。

从下方的卫星地图,咱们就可以看出当地的大致山势,古人记载当时的环境是“平城东七里有土山,高百馀尺,方十馀里”,看到这里,咱们就要明白一件事,这里提到的“精兵四十万骑”,并不是说的匈奴真的有四十万骑兵在那里,这只是一个类似于曹操赤壁之战时自称“八十万大军”的浮夸的说法。、

若是冒顿真的有那么强的实力,为何刘邦率少量轻骑来追时,冒顿不选择正面对战,非要多此一举,用骑兵打山地战呢?

很显然,冒顿非要选择一种不利于自己的战斗方式,只能说明他的实力并不足以拿下刘邦的轻骑。

白登山之围,刘邦真的是靠贿赂妇人才脱困的吗

如果说咱们放开冒顿有四十万精兵的固有观念,再来看刘邦被围一事,很显然冒顿的士兵即便比刘邦高几倍,但也不会达到四十万的程度,按照贾谊的说法,“切料匈奴控弦大率六万骑”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即便加上匈奴吞并的楼烦等部落的士兵和后勤部队,匈奴人在白登之围战场上的真实战力大抵也就在10万大军左右,远没有到刘邦毫无还手之力的程度。

刘邦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处于逆风的情况下,选择白登山作为防守待援的场所,自然是看重了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比起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马铺山,我更觉得地势复杂、丛林密布的采凉山更有可能成为刘邦选择的战场。

若是以采凉山作为战场,冒顿想在山地中安排四十万骑兵围困刘邦,显然就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白登山之围,刘邦真的是靠贿赂妇人才脱困的吗

匈奴人的战力不如汉军:在汉朝大军主力未受损伤的情况下,冒顿率领数倍于刘邦的军力却久攻不下,只能打成围困战,如果他坚持硬碰硬,一旦汉朝步兵围拢,冒顿就会反过来陷入劣势,在这种前提下,冒顿并不愿意和刘邦硬刚到底;

根据《汉书·高帝纪》的记载,刘邦从长安出发,直击匈奴,首战于铜辊(今山西沁县),一直追击到大同平城连战连捷,随后率领骑兵轻敌冒进,才被冒顿率领四十万大军围在了白登山,然而冒顿整整围困了七天七夜,却一步都进不了山,刘邦手下骑兵几乎没有遭受到半点损失。

这一段记载隐含了许多内容。第一,刘邦率领三十二万军队出征,而被围在白登山的仅有数万骑兵,作为主力的步兵,仍然在包围圈之外,随时有可能从外围进攻匈奴;第二,汉军的战斗力要强于匈奴军队,以至于兵力是刘邦数倍的冒顿在保卫战之下,仍然拿刘邦毫无办法。那么这一场汉匈大战所面临的情况就显而易见了。

对于匈奴来说,要么顶住二十万汉军步兵的压力,把刘邦彻底困死在白登山,要么撤军,让这一次战果归零。无论哪一种结果,都是冒顿无法接受的。这时冒顿才刚刚统一草原,许多部族虽然迫于形势表面归顺,但内心未必真的臣服于本来只是个“弟中弟”的匈奴。

如果冒顿坚持打这一仗,一旦消耗完了自己的有生力量,草原各部族必然会反叛,他苦心所经营来的结果必将灰飞烟灭,见识到了汉军战斗力的冒顿哪里敢冒这样的风险。然而就此退兵,把到手的成果让出去,也会使得手下没有捞到好处的部族怨声载道,虽然不会使草原再次分崩离析,但也会对他的威望造成严重的打击。

白登山之围,刘邦真的是靠贿赂妇人才脱困的吗

而对于汉朝来说,天下刚刚一统,异姓诸侯王正虎视眈眈,一旦刘邦死在白登山,甚至汉军有生力量遭到了大量消耗,天下必然会再次大乱。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刘邦从白登山班师后不久,燕王卢绾、代相陈豨、淮南王英布等人就纷纷反叛,靠着刘邦带病出征才得以平定。因此以吕氏为首的汉初功臣集团也不愿意承受开启一场决战带来的风险。

那么陈平依靠“贿赂”匈奴单于宠妾来“脱困”也就很好理解了。根据《史记·匈奴列传》的记载,汉军撤兵以后,“乃使刘敬奉宗室女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这或许才是冒顿真正选择收手的原因。匈奴作为游牧民族,不事农耕,中原对于冒顿来说,没有任何战略意义,只是一个值得抢劫的“富邻居”,这一次出兵既然已经有了收获,他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也就不必再冒着风险跟强大的邻居开启一场大战了。至于贿赂宠妾,只是一种借口罢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邦被冒顿单于围困在白登山,是如何脱困的呢
...,可以收藏再看。刘邦被冒顿单于围困在白登山,是如何脱困的呢?离石城,匈奴白羊部与娄烦部反客为主,占城后竟然入城防守。一名匈奴骑哨策马而来,兴奋地向白羊王道:“秦军撤了,一定是
2023-07-05 20:43:00
冒顿明明可以灭了汉朝,为什么放弃了?
...少,这就僵持下来了。这一围困就是七天七夜。白登之围脱困话说事情到了这里,只能想办法脱困了,当时陈平是跟在汉高祖刘邦身边的,他通过观察发现,冒顿经常和新得到的阙氏走得很近,常常
2023-02-20 22:15:00
...帝放走,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汉朝与匈奴和亲是在刘邦脱困之后的事,是娄敬向刘邦提出的,这个时候刘邦已经脱身了,和亲只是为了以后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对抗做出的政治选择,并不是白登山之
2023-08-25 06:56:00
白登山之战: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拐点
...单于身边有这样一位阏氏,恐怕计策未必会生效吧?刘邦脱困,总是有那么一点偶然的。谁说女人不能改变历史?
2023-03-08 12:02:00
白登之围中,匈奴已经困死了刘邦,为何最后却放其离去?
白登之围当中,刘邦之所以能脱困,是因为当时刘邦采纳了谋士陈平的建议,向匈奴单于的妻子行贿,借助这场枕头风,让匈奴单于意识到根本吃不下汉军,所以才最终退兵了。历史上真实的白登之围,
2023-02-14 17:23:00
和亲政策是谁想出来的?
...刘邦围困在了白登山,此即为历史上著名的白登山之围。脱困而回的刘邦命人放了娄敬,并对娄敬说:“我不该不听从您的建议,我已经把之前说匈奴可以攻打的人全部杀了。”为了表示歉意,刘邦
2024-10-21 10:50:00
白登之围刘邦被困七天,最后靠一个女人解围
...困之后,援军赶到白登山的时间不会太久。事实上在刘邦脱困之前,两支援军先后赶到,与匈奴进行激烈的交锋。随着汉朝后续大军陆续赶来,战场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冒顿不得不放弃对刘邦的
2023-10-10 05:24:00
“白登之围”:刘邦与冒顿的较量,汉匈百年战争的开端
...个崛起的、强大的、马背上的国家。不过,刘邦从白登山脱困,仍旧给我们留下了千古谜团。史书记载说,刘邦采用计谋,向冒顿单于的阏氏(妻子)行贿,才得以脱险。史料当然没有冒顿所思所想
2024-03-20 14:54:00
刘邦为什么不用韩信去打匈奴,而是选择自己亲自上阵?
...出妙计。不出所料,凭借陈平的计策,刘邦成功从白登山脱困而出。 这次的屈辱如同心头之刺,永存刘邦心中。自此,汉朝对匈奴策略大变,倾向和亲、岁贡,以柔克刚。刘邦深知,无力取胜之
2024-12-31 08: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