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常州日报
□顾燕
2022年,全市公安交警部门紧紧围绕“打造安全、顺畅、文明、科技、贴心五型交通”和“建设高颜值、有能力、能担当的交警队伍”目标要求,以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为牵引,以构建道路交通安全现代治理体系和公安交管现代警务机制为支撑,全力推动“532”发展战略、“211”行动计划等重点任务落地落实,为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作出重要贡献。
“减量控大”再上新台阶。结合专项行动,全面打好隐患歼灭、秩序净化、信息制导、宣传攻势、协同共治“五大硬仗”,排查整改事故多发、隐患突出路段4775处,滚动清零重点车、重点驾驶人隐患7381起,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89.1万起,全市一般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6%、12.2%,道路交通安全现代治理做法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新项目。
文明品质取得新提升。结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实施拒绝“两不一乱”安全文明交通、非机动车专项治理、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三大提升行动”,发动26.8万市民参与安全文明交通倡议,道路交通秩序进一步改善。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实地测评迎检期间,我市文明交通守法率、机动车礼让率、电动自行车戴盔率等指标居全省前列,为我市夺得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作出贡献。
交管改革焕发新活力。健全以支队交通指挥中心、大队勤务指挥室、中队“智慧岗亭”为载体的三级指挥调度体系,推动“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闭环运行。深化铁骑勤务机制改革,组建100人规模“智慧铁骑”队伍,主动融入“全警大巡防”。推广“无人机+”勤务模式,深化夜间巡逻“亮灯”行动,全面提升见警率、亮灯率、管事率。
生命防护安全有保障。针对路口视线有盲区、货车右转易肇事、行人过街不观察,创新安装“智能哨兵”系统86套,施划“Z字型”斑马线17处,“右转必停”“右转盲区避让”标志牌118块,“红月亮”警示区达到317处。推行“安责险+大数据+源头控”道路交通运输监管机制,对车辆不安全状态、驾驶人不安全行为做到智能监测、实时预警和主动干预。高频组织“畅安”系列集中整治,涉酒交通事故亡人数同比下降35.5%,涉及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3.2%。
交通畅行出行更顺畅。实体化运作交通信号配时中心,主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率达90%以上,城区80%主干道“绿波”协调控制。推进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一体化建设,新增更新交通标线12.5万平方米。“一点一策”完成10处交通堵点“微改造”。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23万个,新建成5所学校地下接送中心,“智慧停车平台”新接入公共停车泊位2.44万个。交通健康指数保持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方阵,《202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我市“平均通勤时耗”全国同类城市中最少,排名第一。
便民利企措施更精准。落实小客车登记全国“一证通办”、车辆信息变更“跨省通办”等9项便民利企新措施,在我市理想汽车试点小客车注册登记预查验服务,系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研发应用常州市道路交通事故“龙e处”平台,实现交通事故“掌上办”“容易处”,平台日均快处轻微车损事故70起,回访满意度达100%。做精做强网办中心,线上办理车驾管业务168.9万起,占业务总量的72.3%。
宣传宣教氛围更浓厚。依托道路交通安全融媒体中心,发布“每日路况早知道”,引导群众优选道路出行、守法文明出行。建成金坛陆旭东交通安全宣传动员主题公园、新北恐龙园防灾避险体验馆交通安全体验区等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并开展“一盔一带”“一老一小”“零酒驾创建”等主题“三进”活动970余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9 1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