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智慧”夏管中国粮 看中国丰收地图→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6-26 11:19:00 来源:杭州网

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时节,到本周,全国夏粮收获近尾声,其中小麦主产区大规模机收已基本结束,也意味着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夏季的田间管理时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夏管。夏管是三夏的最后一环,也成为秋粮丰产的关键。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那么,“三夏”中的夏管主要管什么?让我们从地图中找答案。

“智慧”夏管中国粮 看中国丰收地图→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从生活与劳作中总结的经验。

夏天,炙热饱满的热情笼罩着整个大地,自然万物繁茂秀美,长势旺盛,农作物也是如此。刚刚忙完了夏收和夏种的农民们一刻不得闲。夏季是秋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可同时也是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多发的时期,因此为了让地里的作物茁壮成长,做好田间管理才能确保粮食丰产。

小麦收完了,现在的田野里种的是什么呢?让我们再次打开丰收地图,如今的中国耕地上,东北地区种着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黄淮海、华北、西北地区则生长着棉花、玉米、大豆、马铃薯;而江南、华南耕种的是水稻;到了西南地区则主要是玉米和水稻。无论东南西北,它们都是秋天里丰收的希望。

夏管管什么呢?如果说夏收、夏种要“抢”时间,那么夏管可是个精细活,需要因时因势,科学适度。比如水稻,从种子发芽至收获需要经历幼苗、插秧、分蘖、拔节、孕穗、抽穗、扬花授粉、灌浆、成熟9个时期。每个时期都要精细化管水、管肥、管病虫害、管杂草等,少管一步都会直接影响秋季的丰收。而玉米的拔节期是长个儿的关键阶段,并不是长得越高越好。想要玉米高产,需要把整个植株的高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样的话玉米才不容易倒伏,因此夏管时期,需要根据实际喷洒“生长调节剂”防止小玉米蹿成大高个。至于大豆的高产和叶面肥的合理使用密切相关,还要预防高温和田间积水,总而言之,田间管理的学问真不少。而现代化农业正让这个工作更加提质升级。

让我们走进绿意盎然的水稻田,这里几乎看不到人工施肥扬药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空中“蜂鸣”的植保无人机。过去人工喷药费时又费力,如今,只需无人机飞手在田地边操作就能完成。曾经2到3天才能完成的植保,现在无人机只需要半天时间。

随着技术的升级,无人机还有了撒种、施肥等新应用。数据显示,今年5-6月,每天有超过3万台无人机从田间起飞,为高效又安全的植保“添上翅膀”。而巡逻也是无人机的拿手好戏,借助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农业人员只需要鼠标轻点,几十公里外的土壤墒情、作物长势、天气情况及灾害预警等信息都能通过一块数据大屏呈现在眼前。

夏季还是棉花现蕾、开花、坐桃的关键时期。在新疆图木舒克市的棉田里,借助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技术,棉农只需打开手机,就可以精准地实施水肥管理,让干旱地区珍贵的水资源得到最高效的利用。水稻的生长更是离不开充足的灌溉,这里是江西鹰潭余江区的稻田,从空中俯瞰,灌区工程四通八达,清澈的水流通过各级渠道源源不断地流进农田,仿佛农田里的“毛细血管”。

看得见的收获,背后是更多看不见的管护,辛勤的农民有了科技力量的助力,更好地守护着丰收的希望。三夏的故事每年都在上演,田野尚在,勤劳尚在,去播种、去管护、去耕耘,必然就能在付出中迎来幸福的收获。

奔跑的“三夏”·瞰丰收

一粒粟变成万颗子,既是人努力、天帮忙,也是现代科技赋予新能量。当我们飞跃山海,俯瞰大地,会在壮美的田野风光里,看到新型农耕技术带来的独特画面。

在重庆彭水的山区玉米地,两台无人机正在联手喷洒农药,40亩地8分钟搞定,不用人在坡地上再深一脚浅一脚。彭水山的玉米眼下正在蹿个头儿。无人机凌空施肥,润物细无声,真是水平“高”。

湖南湘潭万亩示范田的水稻刚进入灌浆期,害虫二化螟就来了。当地“虫虫特工队”是田埂上的大豆。大豆恰恰是二化螟的天敌。另一个神助攻是这些白色“小笼子”,里面的药剂,能让雄性二化螟寻味而来,当场落网。生物除害新招数,从根儿上下手,更环保。

芒果采摘季,广西忙起来。百色140万亩芒果林里,果实压弯了枝头,果农采摘忙,货车穿梭忙,货柜运输忙。百色是全国最大的芒果种植基地,每四个国产芒果里就有一个来自这里。芒果远销需要苛刻的储藏和运输条件。当地建起冷链加工中心和生鲜冷库,原本两个月的芒果季延长到半年。芒果千里去,山乡富起来。

湖北潜江后湖管理区,拉出水面的小龙虾欢腾起来。它们被送到全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在这里分拣打包,踏上全球旅程。潜江每天发出1500吨小龙虾,差不多七八千万只。每年还有约300万游客来潜江一饱口福。小龙虾助力着乡村振兴的产业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夏季草场上,星星点点的夏营地,是牧民们接下来5个多月的家,他们将在这里度过一年中草原最美的时节。牛羊也可以自由觅食。牧民转场,让草原休养生息,草原就慷慨回报。山水林田湖草沙,美丽中国我们的家。

李玉环:我在农田“开飞机”

44岁的李玉环是位无人机飞手。她来自新疆石河子市,是当地第一个持有农用植保无人机操作证的女飞手。她不仅自己飞,还带出了一帮徒弟。现在每10个植保无人机飞手里面,就有8个是她的学生。一起去看看她是怎么在农田里开飞机的。

眼下,正值新疆棉花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李玉环奔波在大大小小的棉田间。和棉农简单沟通细节后,只见她熟练地将无人机启动,叶面肥从空中均匀精准地喷洒而下。现在,李玉环一个人用一台植保无人机,就可以精准管理数千亩农田。除了帮棉农做田管外,这两天,她还抓紧时间,把新学员带出来。

手持遥控设备、参数设置、路线规划,这些飞行要领,李玉环每次都会拆分来开一一讲解。技术过硬加上教学认真,来找她学习的人越来越多。

五年前,李玉环因为自己家的一千多亩农田需要植保无人机做田间管理,当时找别人飞,需要排一个月的队,她觉得又费时,又费钱不划算,就开始学起植保无人机。从2018年开始到现在,李玉环累计飞行超过10万亩农田。一开始受到质疑,到后来接的单子越来越多,李玉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植保无人机飞手 李玉环:质疑最多的就是你一个女的能不能行,然后好多人来看着你来打药,结果没想到她打得还挺好的,慢慢都跟着一起,我愿意给他们讲怎么打好。

这两年,李玉环又先后开了植保无人机店和维修店,提供更多技术服务。在大家面前,李玉环是女强人,在孩子面前,她更是无所不能的“超人”妈妈。每年一到暑假,女儿就会跟着李玉环,去地里看她飞无人机。

李玉环女儿 朱子玉:我也经常跟她一块去地里打药,见识过我觉得挺酷的。比如老师在提到科技这方面,我都会举手说我妈妈是干无人机的。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6 13: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技助农 睢宁县魏集镇奏响田间“夏管交响曲”
...技术人员指导下配好药肥,随即轻点手机屏幕。一架植保无人机应声腾空,轻盈掠过青翠的稻浪,将药雾均匀洒向村民韦昌志的200多亩稻田。“不到两小时,我这大片水稻就防护到位了,”韦昌
2025-07-24 18:14:00
...垦区:科技力量为北大荒夏管“添绿”新华社记者黄腾“无人机打农药,一个小时完成100多亩,太厉害了。”站在地头,北大荒集团二九〇农场有限公司大桦树管理区种植户吴宾指着头顶掠过的
2023-07-10 18:53:00
赤水长沙镇:“空中管家”上岗 高粱夏管省工200人
...高粱地里却不见往年众多农人弯腰劳作的场景。只见一架无人机轻盈掠过青翠的苗,均匀喷洒下细密水雾,这已成为赤岩村高粱种植示范基地科技管护的新风景。村党支部书记谭春梅介绍道:“无人
2025-07-12 20:56:00
融入千行百业,高精度“引领”美好生活
...新领域进一步延伸。在南京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无人机起落有序,飞行通畅。今年,由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到浦口区人民医院、浦口区中医院的无人机医疗血液运输航线正式进入常态化运营
2024-05-29 05:39:00
精耕细作忙夏管
...疏通筋骨” 。霍春旭摄苗前封闭灭草作业。 张志红摄 无人机喷施返青肥。 苏毅摄□李淑霞 本报记者 姜斌 刘畅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在今年的春耕生产中,
2024-05-27 05:40:00
青岛即墨抢抓农时 掀起高标准夏管热潮
...,在青岛市即墨区段泊岚镇毛家岭四村的玉米田内,一台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缓缓飞起,在玉米田上不断穿梭。伴随着旋翼的嗡鸣声,无人机匀速往返田间喷洒农药。装药、起飞、喷洒,一道
2023-07-06 22:22:00
麦浪滚滚抢收忙
...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农户在手机上设置好程序,喷灌机与无人机便可以“互相配合”,进行“一喷三防”作业。甘肃河西走廊大力推广小麦灌溉新技术,滴灌更精准,省水又省肥。今年,酒泉市着力
2024-05-22 00:10:00
高效开展夏管 打牢秋粮基础(新时代画卷)
...像中国)喷防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潇浦镇塘背村,植保无人机在水稻田喷药防虫。田如瑞摄(影像中国)中耕黑龙江省北大荒集团襄河农场有限公司第二管理区田间,农机在进行玉米中耕作业。
2024-07-15 06:33:00
玉屏:植保无人机科学夏管降成本
...彰寨坝区,玉屏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正使用无人机对稻田进行病虫害防治喷洒作业,为水稻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工作人员把调制好的药物倒入无人机中走进坝区,只见工作人员正在
2023-06-26 16:0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中新经纬10月22日电 据国家邮政局官网消息,10月21日,国家邮政局在沈阳召开邮政快递业安全治理规范化座谈会暨快递进村工作推进会
2025-10-23 08:08:00
江西要查建筑、监理企业资质了
本报讯(王纪洪、全媒体记者王琴红)为加强建筑业企业和监理企业资质动态监管,10月22日,记者注意到,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决定对2025年度建筑业和监理企业开展资质动态核查工作
2025-10-23 06:29:00
昌福铁路旧桥体全部拆除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谢梦丽)10月21日,随着最后一节桥墩安全拆除,昌福铁路东新赣江特大桥与在建南唐联络线交汇处的旧桥体拆除完毕
2025-10-23 06:29:00
江西成立博士服务团护航赣企出海
本报讯(黄苏、全媒体记者王琴红)为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智力优势,精准破解涉外知识产权布局难、风险防控弱、纠纷化解难等制约企业海外竞争力的痛点
2025-10-23 06:29:00
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被行政处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中国获悉,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因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的违法行为
2025-10-23 06:58:00
一个“小包裹”,跑出速度、精度、温度与韧度
“双十一”迎来首波高峰,记者实地探访转运一线一个“小包裹”,跑出速度、精度、温度与韧度10月21日夜间,申通快递南京转运中心迎来“双十一”首波快件进出港高峰
2025-10-23 07:45:00
跟着赛事游南京,跟着演出游南京,还要再来一次南京一路“警”色,护航文商体旅融合发展□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江瑜王茸 通讯员宁宫新国庆中秋长假全市接待游客2009
2025-10-23 07:46:00
美食、旅游、文体各“展”所能,在南京实现一展多游一展多吃一展多逛——“红火”一个展 “出圈”一座城□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如何办好一场既丰富多彩又有鲜明特色的展会
2025-10-23 07:46:00
南京国际“朋友圈”再扩圈,16名国际友人、海外华人获聘紫金友好使者架“心桥”传友谊 “来客”变“家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 实习生黄莹当六朝古都遇见多元文化
2025-10-23 07:46:00
用被视作“废料”的秸秆制作眼镜、玩具、床头柜等博士回乡“点草成金” 3D打印“秆”大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旖旎 通讯员韦静曹冯阳你能否想象
2025-10-23 07:46:00
“金陵城”吹来“墨竹风”第六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月底开幕南报网讯(记者刘安琪)昨日下午,拉萨市举行第六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新闻发布会
2025-10-23 07:46:00
龙华智谷现雏形
10月22日,江北新区龙华智谷已现雏形,工作人员正进行幕墙安装及内部施工。该项目含7栋建筑,涵盖实验楼、办公楼、商业广场、学生宿舍等,部分楼栋年底拟投用;建成后将深化产学研一体化
2025-10-23 07:46:00
南京港机:赶订单 冲产值 保目标
10月22日,南京经开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南京港机重工制造有限公司龙潭基地,工人正在吊装发运全自动龙门起重机。公司为满足国内外客户需求
2025-10-23 07:46: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毛欣悦记者张希)近日,市发改委公布了2025年度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名单,共69家入选,其中江宁开发区13家工程中心上榜
2025-10-23 07:46:00
社区“百姓健身房”满足群众体育便捷化服务需求约上“搭子”,挥汗“来一场”□通讯员李昊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卫凌云“下午3时
2025-10-23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