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在谋略上和为人处世上,张良和陈平谁更胜一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1 12:59: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刘邦的诸多谋士之中,张良是最著名的一个,其次是陈平。就谋略上来说,自然是张良更高明,更胜一筹。这是因为张良多是治国平天下的大谋略,而陈平之计,大都是小计谋,这在战略上,不是一个档次。还有一点,张良的口碑好,多为人所称颂。而陈平口碑不好,私德上为人所不齿。无论从人生的格局,还是谋略的格局,陈平皆不如张良,故民间对张良有“谋圣”之誉。

在谋略上和为人处世上,张良和陈平谁更胜一筹?

张良张子房,本是韩国贵族,秦末大乱,眼看韩国烟消云散,便投奔刘邦,从此鞍前马后,献计献策。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功的原因时,曾把萧何、韩信、张良当作自己成功最坚贞的力量,俨然自己打平天下、坐上龙椅的“三大功臣”,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这“三大功臣”之中,没有陈平,说明陈平对于汉朝建立的功劳,没有张良大。而同时,在刘邦的眼睛里,陈平的印象也没有对张良的好。后世之人,在看待陈平和张良时,也大多采取这种有差异的眼光。大家在说张良时,往往会说:“谋圣”,都是谋略界的圣人了,多么崇敬!说陈平呢?则会说是个“帅哥”,陈平长得帅,甚至赛过了他的计谋。

而史学界对他俩的评价呢?对于二人的谋略,也有不同的看法,称陈平为“奇计”,称张良有“良策”。言下之意,“奇计”虽奇,但阴谋很多;“良策”虽不奇,但长远有用。这就是陈平计与张良谋之间,最不同的地方。

在谋略上和为人处世上,张良和陈平谁更胜一筹?

陈平一生为刘邦所献的“六奇计”分别是:“巧施反间,计除范增;金蝉脱壳,脱险荥阳;穷寇宜追,灭楚垓下;潜蹑帝足,请封齐王;伪游云梦,智擒韩信;借力阏氏,解围白登。”然纵观这“六奇计”,大多是阴谋诡计,尤其是除范增、擒韩信这样的计策,真是阴毒得很,这种阴毒之计,也体现了陈平性格上的特点,说明陈平在做人上没什么底线和操守。

事实上也是如此,陈平被刘邦封为都尉,众将中就有人告状,说陈平曾和嫂嫂私通,朝秦暮楚,还贪污受贿。这可能有点添油加醋,但无风不起浪,基本事实可能还是有一点的,尤其是贪污受贿,陈平自己都向刘邦坦然承认。说明陈平私德不够好,更远不如有礼有节、谦虚恭让的张良了。

在谋略上和为人处世上,张良和陈平谁更胜一筹?

所以,在谋略上,陈平不如张良,在做人处世上,也不如张良,即使是在后世对他们的评价上,陈平也不如张良,因此可以说,张良比陈平更高明,比陈平更胜一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1 16: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陈平一生有六大谋略
事实上,陈平一生所立的功劳,并不比张良所立的功劳小。但是,张良得到的评价,却明显比陈平高。刘邦把张良排在他功臣榜的第一位,陈平则根本没有入得了他的法眼。他说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
2023-08-18 17:21:00
张良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按照刘邦用人以及对张良、韩信的定位来说,刘邦对张良的定位就是顶级谋士,张良就为刘邦出谋划策,提供战略级别的建议,并不负责具体的事务。刘邦对韩信的定位就是大将军,率军打仗的统帅,指
2023-08-25 21:21:00
张良和陈平两人到底谁的谋略更高
张良与陈平都是汉朝的开国功臣,都曾辅佐刘邦,出谋划策,立下赫赫功劳。那么,他们两人,谁的谋划更高明,谁的功劳更大,谁更厉害呢?这里进行一番对比。张良第一计:1,收买敌将之计。刘邦
2023-05-31 16:30:00
“谋圣”张良的智慧与明哲保身之道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都可谓一时人杰,他们一个擅长谋略,一个擅长管理,一个擅长打仗。连刘邦都承认自己没本事,能取得天下主要靠这三位人中之龙的帮助。刘邦真是太谦虚了,他能够将这
2023-11-19 21:52:00
为什么人才愿意追随刘邦?
...出神入化,军事战绩攻无不克,韩信却跟了刘邦,再比如张良,这是中国历史少有的杰出谋略家,刘邦能够统一天下,张良的谋略起到至关重要的原因,张良却跟从了刘邦,再比如萧何,萧何是中国
2023-08-24 16:45:00
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何不让韩信直接击败项羽
...以东等一些地方作为封赏,谁能够同我一起建功立业呢?张良说道:九江王黥布是楚国的猛将,同项王有隔阂;彭越与齐王田荣在梁地反楚。这两个人可立即利用。汉王的将领中唯有韩信可以托付大
2024-07-15 20:17:00
被后世尊为谋圣的张良为何为刘邦献毒计
...,接着,刘邦抛出了汉初三杰的概念。所谓汉初三杰,即张良、萧何和韩信,三人分别负责谋略、后勤和战场,三人中,被刘邦评价为“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排在首位,张良不
2023-05-13 14:51:00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为何只排在62位?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其实是整个秦末时期最聪明的人,无论是谋略、眼光都高人一等,张良最终结局也是如同春秋晚期的范蠡一样,非常神秘,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得道仙人一般,潜心修道,并驾鹤西
2023-08-27 06:59:00
秦始皇汉太祖唐太宗明太祖,谁的综合能力最强?
...。刘邦不仅仅重用了一个韩信,还有内政家萧何与谋略家张良,刘邦最大的用人就是用了三个不同类型的人才,形成一个互补的团队,打仗用韩信,谋略用张良,内政用萧何,这是个绝佳的人才团队
2023-07-07 10: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