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上海地铁30年:我和上海地铁一样大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29 16:05:00 来源:初初谈社会

今天,上海地铁30岁啦!30岁,是一个人最好的年华。30年,上海地铁也从稚嫩走向了成熟。

1993年5月28日,地铁1号线南段开始试运营。从当初的5个站点,到如今的20条线路,运营线路长度从6.44公里到831公里,日均客流从0.4万人次到超900万人次,上海地铁的飞速发展仍在继续。目前,上海地铁单日最高客流超1329万人次,客运量占比全市公共交通达73%,它承载了许多人与这座城市的情感连接,也见证了许多人的成长。有了这30年的亲密接触,在很多人的眼里,上海地铁远不止交通工具那么简单。

“轻轨就像是城市中的流星”陈豪29岁

在地铁爱好者陈豪的印象中,家门口的博文路一直有工地在施工,而这里是外公骑着自行车送他去初中学校的必经之路。“每天看着路面都觉得非常糟糕,但我上高中后施工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地铁7号线的杨高南路站。”陈豪记得,第一次乘坐时人还很少,“感觉就像进了一个地下迷宫,但提示标志做得很好,只要看懂线路图就没有乘坐难度”。

在南京读大学时,陈豪的老师布置了一份作业,画出从家到学校的公共交通路线图,乘坐7号线的回忆瞬间涌上心头。当老师看到作业时脱口而出问道:你是上海人吗?回答“是的”那一刻,陈豪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为上海地铁感到骄傲”。

“如果说万家灯火是城市的烟火,那么轻轨就像是城市中的流星,特别美。”自从开始坐地铁,陈豪就对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用地铁的线路来标记城市,留下一张地铁线路图在脑子里。“车身颜色不一样,坐每条线路的感觉也不一样。7号线特别冷,4号线有一股很熟悉的肥皂味,2号线有穿堂风,8号线到人广站会双开门,两边挤进好多人抢位置……”

“见证了上海地铁的发展”赵佳丽28岁

家住金山区的赵佳丽去外婆家的路格外遥远。早期的公共交通工具,是乘坐火车到中山公园长宁站,仅这一段就要耗费2个小时。幼儿园时,妈妈带赵佳丽乘坐公交车到锦江乐园站,再坐1号线到陕西南路,只要1个多小时就能到外婆家。“那时候觉得在地下坐地铁特别舒服,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印象最深刻的是1号线夏天没空调,但是大号垃圾桶里有很多冰块用来降温。后来车厢里全面安装了空调,我也算是见证了上海地铁的发展。”

谈及喜欢上海地铁的初心,赵佳丽动容地说:“在金山看着火车呼啸而来又开走,有一种别样的感情。后来火车停运了,这份感情便转移到了地铁之上,这么多年来,早晚高峰出勤也都选择了地铁。”

“1992年出生的我和上海地铁一样大”王亦舟32岁

王亦舟小时候住在徐家汇,外公外婆经常带他去家门口的地铁建设工地看挖掘机。还不记事时,便被家人带着试乘刚试运营的1号线。

“最早的1号线车身外面有一个编号——92011,所以我和上海地铁是一样大的。”地铁1号线试运营时间是1993年5月28日,为什么王亦舟说他和上海地铁一样大呢?他兴致勃勃地和记者解释,编号前两位“92”代表了车辆出厂时间是1992年,所以他从小就自豪地和别人说自己和地铁一样大。

真正喜欢地铁源自一次儿时的经历。有一次妈妈带他去莘庄站玩,地铁折返时,车厢里空荡荡的,只剩下母子二人,当时的地铁司机便邀请了他们进驾驶室参观,这番不太规矩的操作,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喜欢地铁的种子。

此后,每当得知线路通车的消息,王亦舟都会去新线看看新车。3号线开线时,一开始抽调的是1、2号线的老车。“有一天深夜,我忽然看到一辆和1号线老车不一样的3号线列车,我和表弟激动啊,戏称它是‘幽灵列车’。”

高考后填报志愿时,王亦舟报考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轨道交通学院的土木工程(轨道工程),专业方向是建设车站和隧道,小时候困惑许久的列车如何变道、信号系统如何设计等问题在学校里都得到了解答。毕业后又恰逢上海地铁校招,他如愿以偿地进入地铁维保工务分公司,成为一名地铁公司员工,这份热爱终于开出了花。

“刚进地铁公司时,我就像老鼠掉进了米缸,乘客进不去的地方我都去了,比如说驾驶室、轨道和隧道。”王亦舟还拍了很多照片和视频,都是普通乘客看不到的视角。

上海地铁走过30年,王亦舟最大的感触是列车发车间隔越来越短了。“3号线刚开通的时候,我在上海火车站站上车,既焦急又期待地等了20分钟,而现在9号线早高峰期间最短间隔是105秒。”车厢也越来越人性化了,早前的1号线两节车厢连接的地方仅一人宽,现在有1.5—1.8米宽,车厢里的显示屏可以显示哪侧开门、电动扶梯对应哪节车厢,科技的发展将更多信息集成到一块小小的屏幕上,给乘客带来了便利。

地铁大事记

■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铁1号线南段(徐家汇站至锦江乐园站)开通观光试运营,线路全长6千米,共设车站5座,开启了上海的轨道交通时代。

■1999年:9月20日,上海地铁2号线基本建成试通车。

■2003年:11月25日,上海地铁5号线(莘庄站至闵行开发区站)开通试运营。

■2005年:12月31日,上海地铁4号线“C”字形线路(大木桥路站至蓝村路站)开通试运营。

■2006年:12月30日,上海地铁2号线西延伸段【中山公园站(不含)至淞虹路站】开通试运营。

■2010年:2月24日,上海地铁2号线东延伸段一期【张江高科站(地下站)至广兰路站】开通试运营;3月16日,上海地铁2号线西延伸段【淞虹路站(不含)至徐泾东站,除虹桥火车站站】开通试运营。

■2014年:5月10日,上海地铁12号线中段【曲阜路站至天潼路站(不含)】开通试运营;12月28日,上海地铁13号线一期东段【金沙江路站(不含)至长寿路站】。

■2018年:12月30日,上海地铁5号线南延伸段【东川路站(不含)至奉贤新城站】、上海地铁13号线二期东段、三期【世博大道站(不含)至张江路站】开通试运营。

■2020年:8月25日,上海地铁11号线陈翔公路站开通运营;12月26日,上海地铁10号线二期【新江湾城站(不含)至基隆路站】、上海地铁18号线一期南段(御桥站至航头站)开通试运营。

■2021年:1月23日,上海地铁15号线(除桂林路站)开通试运营;6月27日,上海地铁15号线桂林路站开通初期运营;12月30日,上海地铁14号线(除龙居路站)、上海地铁18号线一期北段【长江南路站至御桥站(不含)】开通初期运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9 17: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上海地铁“板凳族”屡禁不止,地铁最新回应
随着5月即将结束上海入汛也越来越近了梅雨季也不远了雨水自然愈发频繁昨天(5月26日)突如其来的大雨就差点让人淋成了\"落汤鸡\" 还好今天早高峰大雨体贴地没有来侵扰建议坊友们最
2024-05-28 00:23:00
有回音 | 轨交11号线“板凳族”屡禁不止?上海地铁:将加强劝导
本文转自:人民网-上海频道人民网上海4月15日电 (记者龚莎)“目前地铁11号线往嘉定区方向的客流量非常大,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客流更是爆棚。”近日,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2024-04-15 10:33:00
上海地铁被“紧盯”!车厢里总是黑屏,听障人士:希望清楚看见下一站是哪
日前,多位听障人士反映上海地铁多条线路的字幕报站服务存在不足,LED滚动屏过早黑屏、移动电视“罢工”……他们希望地铁运营方能及时改进逐步完善到站信息提示让听障人士早日获得便利滚动
2024-12-13 11:09:00
地铁“板凳族”为何屡劝不止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地铁“板凳族”为何屡劝不止上海地铁:希望守则修订上更完善 扫码观看视频 “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车厢内请勿使用自带小板凳。”近日早高峰,在地铁11号线靠近车尾处
2024-03-21 04:02:00
一个月发生76起,地铁“板凳族”回潮,为何劝阻无效?
...的安全,车厢内请勿使用自带小板凳,感谢您的配合!”上海不少地铁都会播放这样的语音提示。然而,近期有网民发现地铁里的“板凳族”出现回潮,甚至有扩大趋势,并表示多次拍到了9号线早
2023-10-25 16:02:00
上海地铁里“板凳族”突然回潮,安全风险极大!为何劝阻没用?
...凳族”比较多出现在郊区至市中心且线路较长的地铁线上上海地铁11号线全长82.4千米,共设38座车站,自西北向东南链接起住宅密集的苏州昆山、上海嘉定区直至上海市中心和各大景区、
2023-10-25 13:45:00
上海地铁:碰到此类情况将进行劝阻但无罚款措施
...禁止行为告知单》,对禁止事项进行宣传告知。在新版《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中,也明确提到“不得在列车车厢内饮食”。地铁上到底能不能喝水?瓶装水、咖啡、奶茶、果汁饮料等是否都不
2023-08-05 01:48:00
...亭站,与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换乘,东至昆山花桥站,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换乘。苏州市轨道交通11号线开通运营不少上海市民也开始打起算盘,以后去苏州究竟坐高铁还是坐地铁?有人支持
2023-06-26 16:28:00
冷飕飕!沪上部分地铁车厢被指寒气刺骨!实测:最冷处不足20℃
...吃不消。实际上,为满足乘客对车厢温度的差异化需求,上海地铁大部分线路都已经设置了“弱冷车厢”,实行分区调温。那么,地铁车厢温度的实际体感如何?弱冷车厢推行的效果怎么样?新民晚
2024-06-15 13:5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