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吴越王朝)
开运四年,公元947年,六月初二。
这一天,吴越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吴越成宗钱弘佐迎来了自己生命的终点。
吴越王朝发展到今天,已经历任三位皇帝。
太祖钱镠,默默耕耘,打下了吴越王朝的大家大业。
世宗钱元瓘,稳步发展,在他治下的吴越,兵精粮足,守土一方,称霸江南问题不大。
成宗钱弘佐,年轻有为,内修德政,外和邻邦,更是将王朝的发展推上了巅峰。
在五代十国这一段大分裂的时局之下,绝大多数割据政权的帝王们在道德品质上总是有一些瑕疵的。
有的贪图享乐,有的醉心权谋,有的热衷征伐,只有吴越钱氏的这些皇帝们,体恤百姓,关爱万民,堪当明君,仁君的称谓。
尤其是成宗钱弘佐,十三岁登基,二十岁驾崩,少年天子,在位又不过短短七年,但却缔造出了一个辉煌无比的吴越盛世。
(吴越成宗钱弘佐形象)
现在,年轻的帝王溘然长逝,把吴越王朝的未来,交到了自己的弟弟,钱弘倧的手上。
《旧五代史》:倧,性明敏严毅………
史书记载,钱弘倧这个人,性格严明,果敢刚毅,和他那性格温良恭让的哥哥完全不同,他登基之后,立刻展开了一轮十分残酷的政治清洗,将吴越朝堂来了个大洗牌。
成宗钱弘佐生平和睦臣僚,所以在位的时候对官员多有放纵,结果滋生出了一大批贪赃枉法的官员,这帮官员们依仗先皇恩宠,对新登基的钱弘倧根本不放在眼里,丝毫不受新皇帝的约束和节制。
按说这帮当官儿的也是昏了头了,哪怕你们已经位极人臣,又是朝堂上的老资格,但说来说去,本质上你们仍然不过是给皇帝打工的,有什么资格在帝王面前这么叫嚣?
不怕横死,就怕作死,这些官员在钱弘倧面前毫不收敛,很快招来了杀身之祸。
《资治通鉴》:及袭位,诛杭、越侮法吏三人。
皇帝前脚登基,后脚就开始抓典型,杭州,越州两地的大批官员纷纷落马,引颈受戮,被皇帝送上了西天。
按说帝王雷霆之怒,又杀了这么多人,早就应该给臣子们敲响了警钟,但偏偏有一位叫做胡进思的仁兄,猖狂得紧,即便皇帝已经开始收拾这帮大臣,他依旧耀武扬威,我行我素。
(胡进思形象)
胡进思这么嚣张,当然是有理由的。
成宗钱弘佐驾崩之时,对传位给谁这件事儿举棋不定,是胡进思力排众议,拥立钱弘倧,这才让钱弘倧坐稳了皇位。
作为有拥立之功的大臣,平时飘一点,实在是可以理解的。
拥戴称帝,的确是有大功,但胡进思不明白,于帝王的大功,换个角度来说,就是于帝王有大罪。
因为你是帝王前行路上最大的帮手,你是他的左膀右臂,你了解帝王,了解他的荣耀,了解他的丑恶,了解他的阴暗。
你对帝王如此洞悉,你知晓帝王的一切,帝王如何能放心的下你?
常伴帝王身侧,就如同常伴猛虎,你胡进思非但不兢兢业业,恪守本分,反而为虎作伥,频频作妖,实在不是为人臣之道。
面对这样一位两脚不着地的权臣,钱弘倧自然是很难容忍的。
并且,胡进思不仅仅行为放肆,在朝堂上也经常干涉政务,对皇权已经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所以皇帝对胡进思已经动了杀心。
帝王杀人,似乎并不需要犹豫什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传统的封建观念里,皇帝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绝对的统治者,他让谁死,谁就得死。
理论上来讲,的确是这样的,但真要实施起来,又有诸多不便。
(吴越逊帝钱弘倧形象)
一来,胡进思不是什么小官小吏,微不足道,他位居尚书右丞,是吴越朝堂上有头有脸的大官儿,胡进思身后的势力更是犬牙交错,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说杀就杀,说埋就埋。
二来,满朝堂的人都知道胡进思是拥立自己登基的第一功臣,现在自己当上皇帝还没到一年,就对功臣开刀,文武大臣们会怎么看待自己,他们在背后又会如何议论纷纷?
碍于以上这两点,皇帝虽然对胡进思恨的牙痒痒,但只能暂时隐忍。
可皇帝不知道的是,今日他不对胡进思开刀,明天挨千刀的,就有可能是自己。
虽然皇帝暂时还不能动手除掉胡进思,但平日里对他的打压总是免不了的。
皇帝有事儿没事儿,就联合一帮大臣弹劾胡进思,希望可以把它调离中央,到地方去任职。
但我们的胡进思同志死猪不怕开水烫,不管群臣怎么纠集,皇帝怎么冷嘲热讽,他依旧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步也不肯离开权力中心。
胡进思虽然猖狂,但却绝对不是一个傻子,他深刻的明白,此刻的大权在握就是他的保护符,而如果到了地方,自己可就真的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任人摆布了。
胡进思不走,皇帝更加恼怒,于是更为想方设法地打击他。
(古代杭州)
开运四年,公元947年,十二月三十日,除夕。
杭州城里千家万户,灯火通明,花灯高照,人声鼎沸,一派喜喜洋洋的景象。
群山环抱着秀丽的城市,潮水一如往昔,拍打着热闹的城关。
烟柳画桥,参美十万人家。
柳树如烟,桥梁彩绘,楼头华美的帘子和翠绿的幕帐被夜风轻轻吹起,又轻轻落下。
楼阁高低错落有致,灯光绚烂,一时间照夜如昼,整个城市竟然展现出了水光潋滟的景色。
而在杭州城内的吴越皇宫里,皇帝钱弘倧也大摆宴席,宴请百官和将领。
皇帝没有邀请胡进思,但这位仁兄权高势大,仍然不请而来。
君臣推杯换盏,气氛十分热烈,席间,钱弘倧派人拿出一幅《钟馗击鬼图》来让文武群臣欣赏,并且兴高采烈地在画上写起了诗。
(钟馗形象)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斩妖除魔,驱除邪祟的生灵。
坊间流传,他是唐朝初年生人,籍贯不详,只知道生的豹头环眼,冷面虬鬓,长相虽然难看了点,但为人刚正不阿,不惧邪祟,尤其擅长除妖捉鬼。
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依据传说,曾画过《钟馗捉鬼图》流传于世,此后民间以钟馗为主题的画作风行,眼前钱弘倧的这一幅击鬼图,就是一幅上好的佳作。
钱弘倧一边在画上写诗,口中一边念念有词,言语之间直指胡进思。
《资治通鉴》:弘倧夜宴将吏,进思疑其图己。
胡进思明白了,钟馗是假的,但捉鬼是真的,皇帝在这宴会之上冷嘲热讽,又拿画又作诗,明摆着是要对自己动手啊。
皇帝认为在宴会上已经灭了胡进思的威风,所以宴饮一场,心满意足的离去了。
他在皇宫里闷头睡大觉,胡进思却认为自己已经来到了最后的时刻。
他知道,君臣之间的关系已经完全破裂,再也没有缓和的余地,今日若再不动手,明日暴毙宫门的就是他自己。
钱弘倧啊钱弘倧,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你我君臣一场,你何故苦苦相逼?
事到如今,我唯有奋起一搏,才能换来一线生机。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胡进思终于走上了反叛之路。
(挟持皇帝)
这位仁兄说干就干,没等第二天,连夜带兵包围了皇宫,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挟持了钱弘倧,并且恶狠狠的质问道:
《资治通鉴》:“老奴无罪,王何故图之?”
我胡进思忠心侍主,何罪之有,你要如此对我?
这实在是一个又古怪,又可笑的问题。
钱弘倧看着胡进思,脸上浮现出一丝耐人寻味的表情,却始终没有说话。
皇帝知道,此情此景,多说无益。
历史没有那么多牵强附会,亦或是刨根问底的解释,历史只有胜利者和失败者。
局势已然被胡进思全盘掌握,钱弘倧已经失去了还手的能力,他被胡进思囚禁在寝殿内,彻底地沦为了阶下之囚。
当断则断,不断,反受其乱。
当年钱弘倧如果能不考虑那么多,果断的除掉胡进思,恐怕就没有当年之祸了。
不过此时争论有无,已然没有什么意义了。
胡进思囚禁了钱弘倧,然后假传帝王诏令,即刻禅位于皇帝的弟弟,忠懿王钱弘俶。
一个王朝的权力更替,就在这转瞬之间完成了。
之后,钱弘倧移居越州,又活了二十多年才病逝,终年四十六岁。
(吴越末帝钱弘俶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的这二十多年里,已经在政治战场上将钱弘倧击败的胡进思仍不罢休,多次派出刺客前去刺杀钱弘倧,但钱弘倧福大命大,几次都幸免于难,胡进思这才罢休。
老实说,这一位吴越君王的一生,其实并不出彩。
和他的祖父钱镠相比,他没有开拓进取的壮志,和他的父亲钱元瓘相比,他也没有父亲的老成持重,和他的兄长钱弘佐相比,他更是没有兄长的文治武功。
这只是一个普通普通的帝王。
登基,然后被撸下去,最后了此残生。
朋友,别傻了,历史没有那么多传奇,那么多转折,那么多不期而遇的美丽。
历史之所以是历史,就是因为无论你痛苦,愤怒,哀嚎,悲伤,狂野,激动,你都无法改变它。
弱如百姓,有撼山动地之能,强如帝王,如一朝流水而逝。
这就是历史,真正的历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1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