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桓公
鲁桓公十四年,齐僖公去世,笔者写了《外交达人齐僖公》。我在与网友交流中被指出,齐僖公是齐桓公的父亲,而我以为是齐僖公的孙子。搜索百度,发现各处多以二人是父子关系为记。但经过仔细品读查阅,我却更加坚定齐桓公是齐僖公的孙子,是齐襄公儿子的说法。
为什么这么坚定?“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俗语,也是古话,更是古代人寿命的真实反映。春秋时期,男子婚育多在二十岁以后,如果父子年龄相差二十周岁,即使父子二人高寿,均八十而终,那么从父亲出生到儿子去世就是一百年。可是,齐僖公父亲齐庄公在位六十四年,齐僖公在位三十三年,二者相加九十七年,接近百载。由此可见,齐僖公去世时,年龄不小,说明其子齐襄公继位时年龄已经很大了,其子也都在成年之期。
带着这样的怀疑,笔者简单做了一个数学模型,用以推算齐庄公到齐桓公之间四位国君的继位年龄和去世年龄。已知条件是四位国君的在位时间,这个在历史上是确定的。假设条件有齐僖公、齐襄公是嫡长子继位,二十岁娶夫人,二十二岁生嫡长子。通过大致推算,如果齐桓公是齐僖公的儿子,齐桓公去世时大约会在百岁左右,这是几乎不可能的。当然,如果是齐襄公的儿子,齐桓公去世时也在八十岁左右,还在基本合理范围。如果齐襄公四十、五十岁之间生齐桓公,齐桓公去世也在七十岁左右,就显得比较合理。
齐襄公在位期间,齐桓公感到齐国内乱在即,于是离开齐国,到莒国避难。期间公孙无知弑杀齐襄公,公子纠、公子小白兄弟二人争相入齐为君。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胜出,公子纠失败被杀。按照《公羊传》解释,鲁庄公迫于齐国威逼,杀了公子纠,而公子纠是“宜为君者也”,说明公子纠可能是齐襄公的嫡长子。同样,公子小白与公子纠同为齐襄公儿子,故称为“公子”。据推算,齐桓公即位这一年,公子小白的年龄应在四十岁以上。
公孙无知是夷仲年的儿子,是齐僖公的侄儿,与齐襄公同辈。按照古代称谓,所谓公孙,是相对齐庄公而言,夷仲年是公子,夷仲年的儿子便是公孙。而公子纠、公子小白作为齐襄公的儿子,当之无愧都是公子。
为什么会出现把齐桓公说成是齐僖公儿子的说法?查找根源,应该来自晋大夫叔向的一句话“齐桓,卫姬之子也,有宠于僖公”。其实这里的“卫姬之子”是针对齐桓公的说明,说明齐桓公母亲来自卫国,地位尊荣,同时也说明齐桓公是嫡出,因此继承大位,也有资格。而“有宠于僖公”应该是爷爷齐僖公对齐桓公打小就喜欢的说明,更是对齐桓公资格的认证,而不能作齐僖公宠幸齐桓公母亲来解释。
看一看《左传》鲁昭公十三年晋大夫叔向回答韩宣子的这段对话:“齐桓,卫姬之子也,有宠于僖公,有鲍叔牙、宾须无、隰朋以为辅,有莒、卫以为外主,有国、高以为内主。从善如流、施惠不倦。有国,不亦宜乎?”从文中可见,“齐桓”之后,从鲍叔牙到有国,均是对齐桓公所拥有的德行、资格、能力以及雄厚人事基础的解释。因此,“有宠于僖公”,一定是齐桓公有宠于齐僖公。即使从今天的角度看,齐桓公如此聪明睿智,得到爷爷的喜欢,应在情理之中!而“有国,不亦宜乎?”是说,一个得到齐僖公认可的人最终作为齐国君主,当然顺理成章,并无不可。
齐桓公是齐僖公的孙子,齐襄公的儿子,是今天阅读《左传》最大的收获。同时也要感谢网友的质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8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