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史上最短命皇太后,15岁生下千古一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9 20:20:00 来源:戏说三国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清朝历代皇后,一生凄惨众多,而佟佳氏应该是清朝历史上最悲催的皇后了,她13岁入宫,生下千古一帝后24岁就去世了。

史上最短命皇太后,15岁生下千古一帝

一、入宫不得宠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正蓝旗汉军出身,父亲佟图赖是八旗将官。康熙为了抬高母家出身,下令抬旗入镶黄旗满洲,改姓佟佳氏。崇德五年(1640年),佟佳氏出生,顺治十年(1653年),十三岁的她就入宫成为福晋,比小福晋、格格等级高些。

佟佳氏的命运却不好,她虽入宫成为顺治帝后妃,但顺治帝一度独宠董鄂妃。由于宫中禁忌颇多,再加上皇后善妒,因此佟佳氏一直谨小慎微,唯恐沾惹祸事。据《清史稿》记载:“妃诣太后宫问安,将出,衣裾有光若龙绕,太后问之,知有妊。”意思是说,佟佳氏怀有身孕后,照例每天都去孝庄太后寝宫问安,孝庄太后发现她的裙裾似有光如龙绕,问起她来,才知道她怀了龙种。

二、骨肉分离

顺治十一年(1654年),15岁的佟佳氏生皇三子玄烨。因为佟佳氏的地位不高,她并没有资格抚养自己的儿子。再加上当时宫中天花盛行,玄烨更为不幸,体弱多病又染上了天花,于是,他被安置在西华门外的福佑寺中,交由乳母照料,还好孝庄太后将身边最得力的使女苏麻喇姑派到玄烨身边,照顾他的同时教他读书。深居皇宫的佟佳氏,既得不到丈夫的疼爱,又不能享受养育之乐,过着寂寞而寡淡的生活。

三、儿子即位

顺治十八年(1661年),24岁的顺治染上了天花,料想自己时日无多,需将立储的事提上日程。

在皇子中,孝庄太后认为,玄烨自幼就显示出君王气概,他聪慧且有大志,将来势必是位明君,所以她有意立玄烨为储君。她找来了顺治最器重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汤若望只说了一条,顺治便同意立玄烨为帝了。汤若望经过分析后,认为玄烨出过痘症,以后也就有了免疫力,那么他继位后,势必在位的时间比较长,有利于清王朝的统治和国家的发展。

在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个辅臣的扶持下,三阿哥玄烨成为康熙帝。

史上最短命皇太后,15岁生下千古一帝

四、24岁病逝

康熙元年(1662年),玄烨继位后,尊生母为圣母皇太后,这一年佟佳氏23岁。她正要享受来自儿子给予的这万般尊贵荣耀时,但却在康熙二年(1663年)因病去世,年仅24岁。

由于佟佳氏死得突然,一时谣言纷纷,甚至有人说佟佳氏死于谋杀,为了避免“子幼母壮”,外戚干政的情况发生,只能除掉她。

仔细想想,后宫嫔妃大多都不长寿,佟佳氏13岁入宫,丈夫不恩宠,儿子不在身边,独居深宫,长时间心情抑郁。所以她在做皇太后不久病逝,也是很正常的。

按照满洲风俗,佟佳氏是火化的,因为鳌拜的阻挠,佟佳氏只能和董鄂氏的孝献皇后一样,被称为孝康皇后。由于佟佳氏生前只是福晋,大臣们准备把佟佳氏安葬到悼妃园寝去。太皇太后孝庄指出皇帝生母和妃子葬在一起不合适。

公元1663年,佟佳氏和顺治帝、孝献皇后董鄂氏同日入葬孝陵地宫。

公元1670年,康熙帝把生母的谥号系“章”,并升祔太庙,孝陵大殿的神牌也升到中暖阁。

史上最短命皇太后,15岁生下千古一帝

结语

历史上佟佳氏的人生是短暂的,若不是康熙生母,那么孝康章皇后佟佳氏这个名字,或许也不会被后人得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9 23:45:3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唯一没有帝谥的皇后是谁,为何能与皇帝合葬
...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使得她在宫中非常谨慎,皇太后、皇帝、皇后,甚至是妃嫔生病了,她都要亲自照顾,这无疑加重了董鄂妃的身体负担。其次,董鄂妃虽然生下了被顺治称为“第一子
2023-08-04 21:17:00
身世之谜与盛宠之巅:揭开孝献端敬皇后的历史面纱
...知,还没来得及坐月子的孝献端敬皇后立刻赶去南苑伺候皇太后,可谓是衣不解带。反观孝惠皇后(孝庄的侄孙女兼儿媳)却是不闻不问。孝献端敬皇后对顺治帝也是极为恭敬,亲自安排顺治帝的饮
2024-05-13 11:03:00
顺治帝与董鄂妃:深宫中的爱情与悲剧
...尔济吉特氏家族,是孝庄太后娘家的侄孙女,当了57年的皇太后的孝惠皇太后,然而这两个都不是顺治帝心中的皇后,顺治帝心里唯一的皇后另有其人,她就是董鄂妃。为什么要叫她董鄂妃呢?因
2023-11-18 15:31:00
她精通诗词,善于修缮君臣关系,可惜22岁就香消玉殒
...念也得到了臣子的推行。而顺治专宠董鄂妃一人,后宫的皇太后和后妃自然非常不满。有一次顺治在南苑行猎,宫中的皇太后忽然得了重病,董鄂妃得知消息后前往太后宫中尽心照料、不眠不休,皇
2022-12-12 16:15:00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是什么身份
...直在后宫备受冷落的佟佳氏,也母以子贵,被尊封为圣母皇太后。眼看着佟佳氏就要有福气了,然而可惜的是,她在成为皇太后仅4个月时,竟染病身亡,卒年仅24岁。由于佟佳氏死得突然,一时
2023-06-08 16:00:00
孝庄皇太后为何对汉族女子这么大的成见呢
多尔衮刚刚率领满洲八旗军队入关后,孝庄皇太后就下了一道旨意:“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从此之后,清廷所有女子都是八旗女子。孝庄皇太后为何对汉族女子这么大的成见呢?其实不止是她,
2023-02-13 14:01:00
皇太后的美貌侄女成为大清皇后,却被降为妃子
同治皇帝的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孝庄文皇后的亲侄女,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女儿。她出身显赫,又是外戚出身,按理说地位应该十分牢固,可是她居然没当几年皇后就被降职为静妃,这是
2023-06-01 11:25:00
顺治帝八个儿子,为何会让不得宠的庶子,年仅8岁的玄烨登基称帝
...治暴躁、极端的性格;甚至有了想要出家的念头。“若非皇太后一人里念,便可随老和尚出家去。”此时的董鄂妃已经病入膏肓,仅仅两个月病逝;董鄂妃一死,顺治帝唯一的精神支柱瞬间崩塌;而
2024-12-08 09:42:00
清朝最不起眼的庶妃,却生下了千古一帝
...变。在康熙继位之后,她以皇帝生母的身份,被尊为圣母皇太后。虽然在宫中的地位,比孝庄太皇太后和孝惠章皇后要低,但她已经是逆袭成功了。只不过,命运的安排,总是让人感觉匪夷所思。本
2023-09-07 21: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