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首台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诞生记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3 09:21:00 来源:光明网
首台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诞生记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主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供图

首台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诞生记

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的核心系统同步加速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供图

首台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诞生记

兰州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

舌根处长了“拇指”大小的肿块,说话“呜噜呜噜”,吞咽困难,晚上还疼得睡不着觉,身体出现异样后,家住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张明(化名)走过一条漫长的求医路。

“确诊舌根癌后,不少医生建议我进行切除手术,舌头、咽喉等器官都要摘掉。”在张明看来,这相当于给自己宣判了死刑,“没有吞咽功能、没有语言功能、没有味觉,活着没有意义了”。

“我想要保障后半辈子的生命质量。”今年3月,张明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了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重离子中心(以下简称“武威重离子中心”)接受治疗。“我就是奔着科学来的。”他说。

张明口中的“科学”指的是装配在武威重离子中心的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所谓重离子,是指质量数大于4(即原子序数大于2)的原子失去部分或全部电子后形成的带电粒子。重离子加速器就是能产生重离子并利用重离子开展实验的装置。

目前,手术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和放射治疗是公众普遍知晓的癌症治疗方式。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是采用哪种方式治疗癌症的?它的治疗原理和优势是什么?背后的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又经历过哪些艰辛和不易?带着这些疑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近日走进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的“娘家”——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

设想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行题词:“加速器加速科学进步,重离子重在造福人民”。在近代物理所,重离子加速器是核物理基础研究的核心设备。每一代重离子加速器的设计和建造,实际上与癌症治疗并没有直接关系。

近代物理所原副所长靳根明回忆,1973年,所里正式提出自力更生设计建造大型重离子加速器的设想。在得到原国家计划委员会的正式批准后,该所与全国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于1988年底,将我国第一台大型重离子研究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联调成功。

“它的面世,不仅为我国开展重离子物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也标志着我国回旋加速器技术当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靳根明说。

5年后,在1993年甘肃天水举行的一场学术会议上,近代物理所原重离子束应用二室主任卫增泉阐述了关于开展重离子治癌研究的科研想法。

这个提议,拉开了国产重离子加速器技术进行医用转换的帷幕。

彼时,国际上对于“重离子治癌”已有相关研究。利用磁场和电场的组合体,重离子加速器将飞驰的离子“炮弹”聚成又细又密的一束,加强火力;与此同时,它又像个“交警”,指挥“炮弹”拐弯,把能量不符合要求的离子“炮弹”飞离出去。

科学家们将离子束应用于不同领域。把它引向癌细胞,它就是对抗癌症的“利器”。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要推动“重离子治癌”从设想变为现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扎实的研究基础——核物理及其交叉学科的研究;还需要先进的工具——能够产生巨大能量离子束流的大型加速器装置。

实验

近代物理所在重离子加速器领域的技术积累长达数十年,且已拥有“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这一大科学装置,将其缩小,是否就能得到治癌的医疗“利器”?

很快,科学家们认识到,开展科研的大科学装置与医用重离子加速器(高端医疗器械)存在很大差异,“并不仅仅是缩小那么简单”。

“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的设计除需要考虑可靠性、安全性之外,还要考虑它的造价、成本、可推广性。”近代物理所副所长杨建成说,“它要非常紧凑,同时能为更多病人提供治疗终端,节省整个治疗费用。”

此前,美国已将“氖离子束”应用于临床探索;日本则筹建起世界上首台医用重离子设备HIMAC;德国也拥有重离子束治癌装置HITAG。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同时,这些国家也进行了相关知识产权的布局。

设计过程中,杨建成和团队成员与时间赛跑,每天只休息不到5个小时。经过数月攻关,他们拿出了一套自主设计的方案。

以医用重离子加速器使用二极磁铁的数量为例,日本设备使用了18块二极磁铁;德国有6块、12块两种方案。杨建成团队则下了很大功夫,反复试验,最终决定使用8块二极磁铁的架构。该装置同步加速器部分的周长缩短至56米,有别于德国的75米、日本的6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重离子治疗专用装置。

设计有了雏形,科研人员又着力于解决离子束的能量问题——要求在不同深度、不同形状的肿瘤区域内,获得均匀稳定的束流照。这就要对束流强度、稳定性等进行控制。

“像一场精准的导弹打击,既要确保能量深入肿瘤,又要避免伤害健康组织。”杨建成说。

为此,近代物理所多个科研团队通力配合,进行反复实验,在2008年,设计建造出我国第一台规模最大、能量最高、加速粒子种类最多的重离子同步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系统,解决了高能离子束“哪里来”的问题。团队又进行了多次束流性能测试和细胞辐照试验,对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所有标称能量的深度剂量分布等进行了测试。

合力

从大科学装置到高端医疗器械,不仅要将物理、核物理、信息、电子、医学、图像处理等学科融会贯通,在科研上不断突破,还要“从0到1”,推动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建设。

此前,我国并没有同等体量的医疗器械报批,因此,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从样机调试、设备检测到临床试验和审批注册,每项工作都要在摸索中艰难前进。

“所有检测项目加起来,超过5000个。”杨建成说。

高标准的工艺质量,同样是科技成果转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兰州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负责近代物理所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的生产环节。该公司副总经理杨文杰告诉记者,生产要遵循诸多医疗器械的生产标准,“大到电气安全、电磁兼容、束流性能、软件网络,小到强电模块和弱电模块的隔离标准、如何布地线、电线的颜色,甚至螺丝拧几圈都有严格规定。标准达不到,我们就一次次修正,直到达标为止。”

大型医疗设备的落地,除了要获得药监部门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外,还需要医院获得配置许可。

“这就要考量合作单位的证照资质、资金土地、人才储备、安全环保等。”杨建成介绍,起初,团队在北京、上海、广州寻找有意向建设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的单位,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都没能达成合作。

在与多家医院失之交臂后,作为团队发源地的甘肃递来了橄榄枝。2012年,近代物理所科研团队开始在甘肃省武威市建设首台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示范装置。重离子治癌技术研发从基础研究向民生应用,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当时,只有一座大楼孤零零地矗立在荒漠之中。”作为主加速器同步环总负责人,杨建成到达武威项目地的第一天,就思考起“团队稳定性”的问题。

“这里地处郊区,交通不便。工作任务又十分繁重。大伙儿经常到凌晨两三点,才能忙完当天的工作;赶不及回市区,就睡在泡沫板上。”让他意外的是,在为时两年半的安装调试期内,却鲜有工作人员喊苦喊累。

科研人员虽精神可嘉,但在项目现场,各类问题还是层出不穷。

杨建成举例,团队首次提出偏心剥离注入方案,使注入增益高达350倍,为国际同类装置最高,按预期,实验终端流强为2×10^9;当时团队却测出2×10^8的误差数据。

束流强度关乎治疗效率,突如其来的插曲,让科研团队200多人陷入长达6个月的煎熬。大家加班加点,检校装置的每个零件,从头验证每个步骤。

“最终实验证明了我们前期设想的正确性。”杨建成说,这也成了他人生中难忘而宝贵的6个月。他深深意识到,科研不仅需要思路、想法和灵感,也需要韧性、恒心和决心。

“对于复杂的重大科学工程,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恶魔’是啥?”他说。

落地

2015年12月,首台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在武威成功出束。现场,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陈森玉给出评价:“两年时间里把它安装、建成、调试成功,是世界上不多见的。说明主装置加速器是成功的。 ”

一个个关键环节被打通,医用重离子加速器项目步入发展快车道——2018年7月,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2018年11月,开始临床试验;2019年5月,完成临床试验……2020年3月26日,武威重离子中心正式开始临床治疗,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德国、日本后,第四个拥有自主研发重离子治疗系统和临床应用能力的国家。

近日,在走访武威重离子中心时,记者看到了首台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模型。它由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回旋加速器、同步加速器以及4个不同角度的治疗终端组成: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负责让离子材料甲烷蜕化为碳离子;同步加速器是整个装置最核心的部件,它可以把离子束加速到接近光速的70%继而形成离子束流。在患者接受治疗时,装置各部件之间紧密配合,精准“爆破”肿瘤细胞。

在武威肿瘤医院副院长张雁山的指引下,记者在中央控制室控制台前通过监控大屏,看到了整台装置各部件运行的画面。

“该装置95%以上的零部件设备实现国产,与进口设备相比,建设成本只有其1/3至1/2,重量和体积更小,稳定性更高,维护费用更低。”张雁山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不少癌症患者因为这一医疗装置增加了治愈的希望。张雁山介绍,当前,肿瘤患者进行重离子治疗,每个疗程大约需要10-16天,每次需要10-20分钟。截至目前,该装置已完成了国内外超过1200例癌症患者的治疗,临床适应症涵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头颈部肿瘤、胸腹部肿瘤、盆腔肿瘤、骨和软组织肿瘤等。

“当然,重离子治癌也不是万能的。”张雁山介绍了几种不适合重离子治疗的情况,如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癌症、已经发生全身转移的癌症患者、空腔脏器肿瘤评估后穿孔几率大者、临床医生判断不适合重离子治疗者、小于14周岁儿童患者。

此外,重离子治癌项目整体投资高昂,维保成本高。目前,国内外仅有14个重离子中心公开运行,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会担心费用负担问题。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在质子线粒子治疗进入医保之前的治疗价格,维持在20万元左右。美国则需要花费60万元以上。欧洲的价格处于美国和日本之间。国内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的平均治疗价格为例,维持在27.8万元。

对此,多方正在找寻解决方案。当前,已有商业保险和城市惠民保将质子重离子治疗纳入保障范围;在近些年的地方和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分步将重离子治疗纳入医保。

科研人员立足专业领域,从未停止前行的脚步,新一代重离子治疗装置示范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

近代物理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胡正国介绍,新一代装置创新设计,单次治疗时间有望缩短到1分钟以下,年治疗能力可从每台装置每年治疗1000-1500名患者,提高至2000-5000名患者。

随着技术进步和普及,重离子治癌整体价格有望降低。胡正国说:“打破国外的专利限制、价格垄断,实现国产化,这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研发国际一流和普通民众都能享受的真正普惠型离子治疗装置,让更多患者享受到高科技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健康福祉。”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3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目光。这座始建于1957年的国家级研究机构,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核物理基础研究、重离子治癌、航天器件测试等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性进展。6月5日下
2025-06-06 13:42:00
碳离子治疗系统应用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到“十四五”结束,我国将拥有甲类设备合计185台,其中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60台、高端放射治疗类设备125台。逐步加大规划配置数量,意味着国家越来越重视重离子质子治疗设备的
2023-11-23 07:08:00
武大人民医院携前沿医疗科技,闪耀亮相2024年世界大健康博览
...康号”全球首颗医学遥感卫星、被称为“癌细胞杀手”的重离子医疗设备、为极限运动发烧友“排雷”的运动人群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最新升级的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4月7日,2024年世
2024-04-08 14:29:00
...熔盐泵、超薄铜箔等产品的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等大科学装置创新研发、装配运行,为高质量检测保驾护航……近年来,甘肃兰州新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2023-05-31 06:02:00
...心的医工融合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填补了我国在医用超导重离子加速器肿瘤精准治疗装置领域的空白。国家医学中心·超导医工科技项目规划用地200亩,主要建设包括超导重离子放射医疗装置、
2023-09-29 07:11:00
...备技术,相关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并实现量产,解决了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关键部件用材依赖进口的难题,在电子、半导体、精密仪器等领域提高了国家铜合金材料自主保障能力。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是我
2024-03-30 04:39:00
国产高端医学装备上新了,人工智能装备最抢眼
...进、性价比高,运维成本低,让我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重离子放疗技术的国家。在联影展台,一台一体化CT环形直线加速器uLinac HalosTx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驻足。该设备由联影
2025-03-15 11:00:00
...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核化学室研究员秦芝团队,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HIRFL)提供的束流轰击金属钍靶,并用自主研制的自动化分离设备,成功制备医用同位素锕-225。相关成
2024-02-01 01:42:00
...动体验,让科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兰州主会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前早早就排起了“长蛇阵”,大家想要一睹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的芳容。这个被誉为“国之重器”的装置,
2024-05-24 04:3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陈延年、陈乔年烈士墓前鲜花不断 工作人员:常有人前来凭吊
大皖新闻讯 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陈延年、陈乔年烈士墓前,朵朵鲜花摆放整齐。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都是市民游客自发敬献的鲜花
2025-11-01 19:22:00
冠军只有一个 胜利者却有很多
2025年赣超收官之战万众瞩目,11月2日晚的赣州市全民健身中心,注定是沸腾的海洋。坐镇主场的赣州队,将携首回合客场2∶0取胜的优势
2025-11-01 06:29:00
服务细节暖人心 锦旗彰显农行情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一面印着“服务热情周到,业务精湛高效”的锦旗送到农行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支行,市民赵先生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
2025-10-31 12:19:00
博兴农商银行:一袋“霉变”辛苦钱 一场暖心“复活记”
鲁网10月31日讯10月22日清晨,一位满面愁容的大姐提着沉甸甸的塑料袋,急匆匆地走进博兴农商银行纯化支行营业大厅。原来
2025-10-31 14:10:00
广西防城港交警:一小客车与重型半挂牵引车发生碰撞 致5死1伤
中国网10月31日讯据“防城港交警”微信公众号消息,防城港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发布警情通报:10月31日,防城港市防城区滩营乡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
2025-10-31 14:25:00
休宁县烟草专卖局:精益管理见微知著促增效
精益管理首先是一场意识革命。休宁县烟草专卖局通过张贴节能标识、开展主题活动、将能耗指标纳入三级考核等方式,将节约理念融入日常
2025-10-31 14:55:00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蒙阴农行岱崮支行迎来了一位情绪激动的客户。这位客户因银行卡被扣款600元,误以为是银行的原因,心中满是疑惑和不满
2025-10-31 14:56:00
近期,景德镇一位“鸡排主理人”意外走红网络,他的摊位前,游客排起长队,不为名瓷古窑,只为六块钱的鸡排和摊主金句频出的“情绪价值”
2025-10-31 15:01:00
客聚三秦 侨连五洲——“长安与唐人街对话”活动在西安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陕西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关于建设文化强省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工作部署。2025年于10月31日
2025-10-31 15:34:00
小叶医探 | 胎心监护反复异常,元凶竟是罕见脐带“双真结”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名怀孕35周的准妈妈在产检中发现胎心监护反复异常,背后元凶竟是脐带上两个方向相反的真结,这一罕见的“隐形杀手”随时可能夺走胎儿的生命
2025-10-31 16:30:00
大皖新闻讯 购买10万元黄金后竟要快递至垃圾桶旁?近日,芜湖市公安局经开分局接到辖区金店报警,成功拦截一起“邮寄黄金”刷单诈骗案
2025-10-31 16:30:00
暖心!公交司机冒雨救人,三位乘客“追到”公司送表扬信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荣成公交集团客运物流站迎来三位特殊的访客——经常乘坐公交的孙阿姨和她的两位老姐妹。她们专程前来
2025-10-31 16:47:00
大皖新闻讯 秋日深夜,芜湖市繁昌区某工厂外围,一道鬼祟身影翻入围墙,熟练剪断车间电缆、迅速卷起装袋……近日,芜湖市公安局繁昌分局通过所队联动
2025-10-31 17:05:00
滨州:社区康复有“蜡”招!家门口的蜡疗,帮居民解疼痛、焕活力
鲁网10月31日讯“以前膝盖一疼就不敢动,做了几次蜡疗,现在走路利索多了!”在滨城区梁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刚结束蜡疗的王先生一边收拾东西
2025-10-31 17:25:00
鲁网10月31日讯日前,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所属“北海救111”轮载着石岛人民医院两名医护人员,历经约9小时、往返航行逾100海里
2025-10-31 17: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