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本报记者 祁树江
“在洛麻村群众嘴里总能听到这句话,‘来都来了,坐下一起吃个饭’‘来都来了,热炕上坐着喝会茶’……久而久之,我们也想着,来都来了,那就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吧,总不能空手而来,空空而去吧。”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雄先藏族乡洛麻村驻村“第一书记”仁青多杰说。
今年6月,化隆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仁青多杰和多杰才仁扛着行李箱站在洛麻村党员活动室门口,面对未知的村情和群众期盼的眼神,他们选择用“一袋面粉”来打破与群众之间的壁垒。驻村工作队自筹资金5000元购买面粉,召集全村46户村民在党员活动室借发放面粉的契机与群众进行深入交流,打开了他们在洛麻村工作的第一扇窗。
洛麻村监测户才让太家只有他和母亲两人,2022年父亲因胃癌去世,同年才让太又查出肾综合病,无法干重活,时任驻村工作队得知后,及时将其纳入监测户进行帮扶。今年6月接过帮扶的接力棒后,仁青多杰和多杰才仁多次入户,发现才让太有汽车维修的技能和经验,便鼓励他进行创业致富。“驻村不能光是嘴上说。”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他们带着才让太到处找铺面、办理商铺手续,直至汽车维修店开业,二人才松了一口气。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联系青海旭泰物业公司,给才让太的母亲角杰卓玛解决了就业问题。
在仁青多杰看来,仅仅是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还远远不够。“能与群众打成一片,住到百姓家,吃上百家饭,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位了。”仁青多杰说。
工作队在入户走访时发现,村内部分留守老人的头发太长,但又无法自理。他们便购买理发器具,给这些老人上门理发。多杰才仁憨笑着说:“我没有理发店的那个技术,但是简单理一下就能让他们高兴很久,我自己也充满了成就感。”
“他们两个就像个‘百宝箱’,就没有他们不会干的事。”洛麻村党支部书记完么仁子说。除了帮扶就业、理发,驻村工作队还为村里干了不少实事。
秋收时村里的旋耕机坏了,仁青多杰帮忙维修好,没有耽误农户的采收;脱贫户才仁东冶家盖房子缺少劳动力,二人便撸起袖子搬砖、和水泥,晚上歇在他们家里谈心交流,发现他们家还需要磨面后,又早起开车将粮食送到磨面坊,磨完又将面粉送回家垒好;老党员索南因妻子文成措生病给工作队打电话,二人连夜开车将其送往县医院,办理好住院手续,确认老人不需要帮忙了才驱车驶回;村里的活动广场因年久失修,导致部分沙化,党员活动室围墙墙皮脱落,二人跑到化隆县住建局和文旅局申请项目,将广场和党员活动室的维修项目纳入了2024年的维修项目里……
大大小小的事情自从驻村后就没断过,仁青多杰和多杰才仁也没闲下来过,他们把村民的每一件事都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洛麻村监委主任万么尕仍笑称他们为“扛把子”,扛起了村里的大小事。
“本来还担心驻村后的伙食和取暖问题,现在我们是这家喝口水,那家吃个馍,经常边工作边把吃饭问题解决掉了,也算是达成了一个小目标吧。”多杰才仁说。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洛麻村驻村工作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服务理念,以真情、实绩赢得了村民的认可,为乡村振兴交上了一份无悔初心、无愧人民的“答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2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