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我生长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那里虽然交通不便,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村民们过着朴素勤劳的生活,靠着艰苦劳作耕种土地为生。
我奶奶家庭共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父亲排行老大,二叔次之,而三位姑姑则是年纪最小的几个。
由于小时候调皮捣蛋,父亲曾从树上摔下受了伤,留下了一条残疾的腿。由于他性格老实善良,村里的孩子们常常欺负他,不仅不和他玩耍,还取笑他,称他为“孙瘸子”。本以为二叔会在一旁帮助他,却不曾想到二叔也会和其他孩子一样,嘲笑父亲。
父亲十分生气,却又束手无策,只得回家向奶奶诉苦。奶奶为此责打了二叔两次,然而这件事却让二叔对父亲怀恨在心,从此决定疏远他。
父亲因为残疾的腿,在上小学二年级时便不再继续读书。奶奶和爷爷为此愁眉不展,决定让父亲学些手艺,以便将来自给自足。至于能否娶妻生子,则要看天意了。
尽管父亲的腿有残疾,但他头脑灵活,小时候就擅长用木头制作各种玩具。奶奶看在眼里,便想到村里的老木匠刘四爷,手艺精湛而闻名十里八乡。于是,奶奶决定让父亲拜刘四爷为师学习木匠技艺。
爷爷奶奶多次带着礼物去求刘四爷,终于感动了他的好心,答应收下父亲。这时父亲才15岁。
起初学艺并不是轻松的事情,父亲得去当刘四爷的助手,帮他做一些杂活,有空闲时才能观摩学习木匠的技艺。
父亲勤奋好学,不怕吃苦,且为人处事得体。在刘四爷家做了两年的助手后,刘四爷看出了他的潜力,开始亲自传授技艺。父亲刻苦钻研,用不到别人五年的时间就掌握了木匠的精髓。刘四爷也很欣慰,他说父亲是个天赋异禀的料子。从此,父亲在村里声名鹊起,甚至有时技艺还超过了刘四爷,因为他善于创新,工作态度也得到了村民们的喜爱和认可。
在一个村庄里,有一次恰巧是村长的儿子结婚了。这位村长是个善良的人,经常帮助父亲家里的奶奶,所以父亲就义不容辞地为他的儿子打造了一套精美的家具。婚礼当天,来宾们纷纷赞叹家具的美观,村长一家都非常开心,从此父亲便声名鹊起。
父亲23岁那年,通过媒人的介绍认识了母亲。两人相知相爱,最终结为连理。母亲虽然没有接受过教育,但她勤劳善良,通情达理,而且非常孝顺,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
他们结婚后便和爷爷奶奶一起住在一起。随后,我们出生了,爷爷奶奶帮忙照顾我们,而父亲则一边帮爷爷干活一边外出工作挣钱。
在我三岁的时候,奶奶觉得家里地方不够大,孩子长大了需要分开住。于是,奶奶便策划给父亲在老房子东边盖了三间新房,等二叔结婚后在西边也盖了三间。这样,爷爷奶奶老了的时候,菜园就可以平分给哥俩。
新房刚建好,母亲高兴地准备搬家。没想到,二叔突然带着村里的李大嘴姑娘闯进奶奶家,宣称怀孕了,要求住母亲的新房。奶奶气愤异常,拿着扫帚追着二叔打,二叔则哭着求奶奶别打,一切都已成定局,任奶奶如何劝说都无济于事。
母亲本来就是个懂事的人,见家里纷争不断,主动把新房让给了二叔结婚。
其实,奶奶家并不富裕,盖房的钱基本上都是父亲辛勤工作攒下的,甚至还借了3000块钱。而那时的二叔则开始偷懒,见到活就躲,挣钱更是少之又少。
二叔结婚后,奶奶希望他们独立生活,但二叔却不同意。他们坚持要和父母一起生活,就是想过得轻松一些。
奶奶无奈之下,只好让父母也独立生活。然而,由于没有房子,奶奶只得说让二叔领走那3000块外债(因为房子是他们住的),让父母自己攒钱盖房。奶奶表示,等到以后爷爷奶奶有能力了再帮助我们。
结果,二婶却拒绝领取外债,甚至威胁说要把肚子里即将出生的孩子弄死。她指责奶奶偏心,让母亲非常害怕。
母亲一向老实善良,被二婶的威胁吓得不敢动弹,最终父亲自己领取了3000块外债。
二婶却并没有感激之心,反而对外说父母窝囊懦弱,自己则自视甚高,以为谁都敢招惹她。
后来,父母只能暂时借住在邻居家,但母亲却充分利用了给的一半菜园,种上了各种蔬菜。
二婶并不喜欢种菜,每当母亲不在家的时候,她便悄悄溜到我家菜园里,挑选最好的蔬菜摘下来。母亲并没有生气,她生气的是,二婶不仅摘走了所有好的蔬菜,还不小心弄折了菜秧子,导致一片狼藉。
起初母亲并不知道是二婶所为,而二婶也不承认。奶奶怕母亲和二婶吵架,便说是自己去摘菜时不小心弄的。
然而,有一次母亲忙着摘菜的时候抓到了二婶现行,便责备了她几句。可是二婶不仅出言不逊,还拿起手边的菜筐朝母亲脸上砸去。母亲个子娇小,被打得满脸伤痕。幸亏爷爷奶奶及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自那以后,母亲就再也没有和二婶说过话,那时我才八岁。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过了几十年。我们这些后辈都长大了,各自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而我的母亲和二婶都已经是年迈的老人,满头银发。
这些年来,虽然母亲和二婶保持着沉默,但我们与堂弟之间的往来仍然频繁。毕竟,我们是一家人,血浓于水。而且堂弟的生活并不如我们几个稳定。常言道,喜怒哀乐,皆归于一家。
我们曾试图让母亲和二婶握手言和,但两位老人都固执己见,谁也不肯低头承认错误。
然而,上个月的一天,二婶突然头痛欲裂,还不时恶心呕吐。二叔连忙带她去村里的诊所,打了针却无济于事,二婶痛苦不堪。
堂弟只好把二婶送往市医院。医生检查后说是脑血管壁瘤,需要手术治疗,费用高达15万。虽然农村医保可以报销部分,但仍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
然而,堂弟考虑到自己年迈,手术后的长期治疗和护理等问题,担心一旦花费过多会让全家陷入困境。于是,他决定放弃手术,让二婶回家养病,“等死”二字挂在心头。
谁料,这件事让我母亲听后大为愤怒。她找到堂弟,坚决要求给二婶动手术。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母亲说,二婶这一辈子辛辛苦苦,生养了孩子,还把一生积蓄全都拿出来,共计八万块,全交给堂弟。不够的话,可以再借。
二婶被母亲的举动感动得泣不成声,紧握着母亲的手道歉,承认自己的过错,请求母亲原谅。
母亲却笑道:“我早就原谅你了,否则我也不会出手相助。”
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二婶的医疗费终于凑齐。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经过二十多天的住院治疗,二婶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
自那时起,我母亲和二婶两人彻底和解,重归于好!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亲情比一切都重要。其实母亲的做法让我感觉震惊,我应该学习她那宽阔的胸怀不计前嫌,是个有大格局的人。我觉得我们家的日子之所以过得越来越好可能就是因为我母亲有着广阔的心胸吧,大家说对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4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