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吃了几片感冒药,差点命没了!有1000种药物可导致肝损伤,安全用药需遵医嘱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7-29 06:44:00 来源:杭州网

每日商报讯 十几天前,65岁的张大妈(化名)突然感到四肢乏力,浑身不得劲儿,她参照以往“经验”,先吃了一颗扑热息痛,症状缓解不明显,先后又吃了止痛片、布洛芬、罗红霉素及感冒胶囊,还是没有效果,反而出现了恶心、呕吐及腹胀等不适。

起初张大妈以为是自己胃炎犯了,也没太在意,后来家人发现她的肤色越来越黄,建议她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

于是,张大妈赶紧来到浙大二院肝病专科门诊。由于临床症状较明显,医生建议住院筛查治疗。第一天的化验结果表明,转氨酶1173U/L,胆红素324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只有30%,种种指标都指向一个问题——肝衰竭。

结果一出,张大妈傻眼了,“自己平时也没有啥肝病基础,怎么好好的,说肝衰竭就肝衰竭了呢?”

老年人免疫力低下 是药物损伤的高危人群

鉴于大妈的病情以及用药史,该院肝病专科唐翠兰主任医师当即让她停用了所有可疑的药物,开始抗炎、护肝、降酶、退黄等治疗,并安排了人工肝(血液净化的一种模式,肝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积极筛查可能的肝细胞损伤的病因。

排除了常见的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性肝病等原因,最终考虑为药物所致肝细胞损伤。既往张大妈有连续10年每天喝酒的习惯,造成了酒精性肝病的基础,加上这次反复服用各种感冒药,就导致了药物性肝损伤引起的肝衰竭。在肝病专科团队的精心治疗下,一个多月后她终于顺利出院。

实际上,与张大妈类似的患者不在少数。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愈发常见,加上流感频发,很多家庭都有囤积药物的习惯,经常是西药、中药和保健药品叠加使用,肝损伤案例屡见不鲜。

据报道,目前可导致肝损伤的药物至少有1000种。由于基础疾病、处方和用药习惯、体质等不同,不同国家及地区导致肝损伤的药物也有所不同。

在我国,引起肝损伤的药物主要包括传统中药、保健品、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和免疫调节剂等。由于老年人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的降低,会增加某些药物引起肝损伤的风险。另外,女性对某些特定药物的易感性更高。大量饮酒会增加某些特定药物的药物性肝损伤风险。基础疾病较多、常需要联合用药的,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药物性肝损害的风险。

医生表示,如果有长期口服慢性疾病的药物,或近期大量使用一些药物后,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及腹胀等症状,就需要警惕了。若出现皮肤、巩膜发黄,小便颜色加深,也需注意药物性肝炎可能。

直接对肝细胞造成破坏

与药物剂量相关

据了解,药物对肝脏造成损伤,与药物剂量息息相关。比如,常见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1g以下对肝脏无损害,大于5g便会损伤肝脏细胞,大于10g甚至可能导致肝脏细胞大量坏死,引起肝衰竭。上述病例,就是患者叠加使用过多的解热镇痛类药物所致。

“而特异性肝损伤,就与药物本身无关,主要看人的体质。”唐翠兰介绍,大多数人用药后不会出现肝损伤,但少部分人由于体质原因会出现相关症状。比如在抗结核治疗期间,约10%的用药人群会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仅少部分人群会出现严重的肝损伤,甚至肝衰竭。

另外,间接性肝损伤的患者也在上升,多见于使用新型免疫药物或分子靶向治疗的肿瘤病人,这些药物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导致肝细胞的损害。

日常生活中,如果一旦发现可能的药物性肝损害,及时停用可疑药物是治疗的关键。大部分人群在停用可疑药物,使用一些解毒、保护肝细胞膜类的护肝药物后,肝脏功能是能够恢复的,只有少部分危重症需要使用人工肝,极少的病人最后需要肝移植才能存活。

唐翠兰建议,避免药物性肝炎,大家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安全用药,不要使用非正规渠道出售、来源不清、成分不明、疗效不确切的保健品和中草药。如果应用的药物有引发肝损伤的风险,或存在药物性肝炎的高危因素,治疗过程中需定期检测肝功能;养成详细记录用药的习惯,口服药物治疗期间一定要戒烟戒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9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有2类感冒药不能乱吃,严重时可导致“肝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感冒药则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药物。然而,对于某些感冒药的使用,医生提醒我们必须要谨慎。近日,有报道称,有2类感冒药不能乱吃,严重时可导致“肝损伤
2024-01-05 11:24:00
自行服药需警惕这些用药误区
...。此外,中药以及西药也不能一起吃,因为很多中成药类感冒药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及麻黄碱等控制发热、头痛或鼻塞症状的西药成分。不同的药物可能存在相同或类似成分,盲目同时使
2022-12-29 01:02:00
【健康】混吃多种感冒药的结果,比感冒还严重!
只是吃了个感冒药就这么严重?0116岁高中生小赵发现自己感冒并且有点发烧,于是同时服用布洛芬和快克,见症状并未缓解,又吃了另外两种中成药。“混搭”服药后,小赵出现无尿、胸闷气促等
2023-12-14 10:48:00
用药安全,听专家一次性说清楚
...用含有布洛芬的退烧药;高血压患者服用含麻黄碱成分的感冒药时,要注意监测血压。肝病患者阳性后能吃药吗?对乙酰氨基酚伤肝,服药剂量和次数要少“肝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如果出现高热、
2022-12-15 10:04:00
儿科医生:这些药别混在一起吃,特别是第一种,严重可致肝损伤
...药师来跟我们具体说一说:哪些药物不适合「搭着吃」。感冒药 + 退烧药图片来源:丁香妈妈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感冒了要吃感冒药,如果紧接着又发烧了,当然要再吃退烧药才行。所谓感冒药
2023-08-28 17:04:00
他们还没确诊新冠,就因为这件事进了ICU
...上,感到非常不舒服时,对症下药即可。家中随处可见的感冒药虽然看似“人畜无害”,殊不知倘若随意搭配乱吃,非但不能治病,还可能会要了命。2019年10月,27岁的研究生小张得了感
2022-12-12 20:41:00
紧急提醒!这样比“阳了”更可怕!
...用药。居家治疗,有哪些用药注意事项?看着一箩筐的“感冒药”该怎么选?感冒药是一个统称,为了便于理解大致分为以下几大类▼知道了感冒药分几大类那我们把常见的感冒药说明书的成分都“
2022-12-21 22:28:00
儿童用药,这些误区要避免
...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病毒药物。 使用复方制剂的抗感冒药也需慎重。目前市场上治疗感冒的药物大多由“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清热解毒药”构成,有的还加入了止咳、收缩血管、抗病毒
2024-04-27 03:58:00
吃药犯一个错,女子肝脏衰竭进ICU!阳了千万别这么吃药,不救命反要命
“阳了”之后,这段时间家里囤的各种退烧药、感冒药、止咳药……终于是派上大用场了。然而,比起之前设想的,从容地掏出这些药将症状一一瓦解,现实往往让人乱了手脚:发烧了,先吃一粒布洛芬
2022-12-26 14:0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症
如今,肥胖已不再是单纯的“体型问题”,而是公认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影响体态美观,更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风险
2025-11-08 05:24:00
从了解症状到有效预防掌握肺炎防治知识
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对人们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乡镇地区。因此,提高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肺炎防治知识水平
2025-11-08 05:24:00
胃溃疡,你真的了解吗?
“一饿就胃疼,吃点东西就缓解”“饭后半小时胃隐隐作痛”,很多人有此经历,却以为是“胃炎”或“吃错东西”,随便吃胃药应付
2025-11-08 05:24:00
重症肺炎的“隐形杀手”如何打破免疫防线
重症肺炎是重症医学科(ICU)最棘手的挑战之一。当普通肺炎突破人体免疫防线,发展为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时,这场与病原体的“战争”便进入了最危险的阶段
2025-11-08 05:24:00
拔罐养生的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拔罐是流传千年的中医养生方式,具有操作简便、温和调理的特点,但是很多人忽视护理细节,没达到养生效果,引发皮肤损伤、邪气入侵等问题
2025-11-08 05:24:00
深呼吸真的能减压吗?科学原理揭秘
面对堆积的事务、突发的挑战,不少人会下意识地叹口气或做几次深呼吸,随后便感觉紧绷的神经稍有舒缓。但也有人疑惑:这不过是简单的呼吸动作
2025-11-08 05:24:00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常见病因与诊疗进展:聚焦扁桃体与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认知功能及心血管健康。其中,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是引起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最主要病因
2025-11-08 05:24:00
呼吸道感染高发期病毒检测项目怎么选
秋冬一到,咳嗽、咽痛、发烧的人突然变多,诊室里常能听到这样的疑问:“我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要不要做病毒检测?”“核酸和抗原选哪个
2025-11-08 05:24:00
中医教你几招打通气血
生活中,不少人常被头晕、手脚发麻、胸闷等不适困扰,却不知这多与心脑血管气血运行不畅相关。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2025-11-08 05:24:00
腹痛发生,不能盲目用药
日常生活中腹痛不是单一症状,还可能是胃肠道、肝胆、妇科等多系统问题,盲目用药会掩盖真实病因,加重病情,那么,发生腹痛应该如何处理呢
2025-11-08 05:24:00
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应注意哪些方面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生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科学调整饮食结构,不仅能辅助控制血压,还能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与最新研究
2025-11-08 05:24:00
腋下悄然冒出无痛肿块?神经鞘瘤或是罪魁祸首
鲁网11月7日讯家住宁阳县的胡先生今年59岁,10余年前,胡先生无意间发现自己左侧腋窝下有一鸡蛋大小的大疙瘩,按压有痛感
2025-11-07 11:04:00
首创躺瘦黑科技,TimeShop肠倍轻登陆2025进博会,引领千亿赛道新风尚
11月5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再次成为世界焦点。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盛大开幕,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一场为期六天的全球商业盛宴
2025-11-07 12:14:00
专注妇婴健康,南昌华儿山医院以匠心守护生命起点
在医疗健康领域,妇产专科承载着关乎生命起源与家庭幸福的重量。位于赣江之滨的南昌华儿山医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医疗、预防
2025-11-07 12:17:00
上海虹桥医院癫痫专病任英杰主任:精医重德,守护患者健康
在上海虹桥医院癫痫专病,任英杰主任凭借数十年临床经验,致力于帮助各类癫痫患者改善病情、重获健康。癫痫发作表现多样,从短暂意识丧失到肢体抽搐不等
2025-11-07 12: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