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8月,泰国兰实大学学生BanlopLeelahasilp与10多位参加“博士村长”国际行项目的同学一起走进了贵州蜂糖李惠水基地了解贵州蜂糖李种植情况、学习病虫害防治技术。

正在基地参观调研的泰国兰实大学学生。
“贵州的农业技术比较先进,我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将所学到的植物病害防治相关知识和技术带回泰国。”泰国兰实大学学生BanlopLeelahasilp期待以此活动为契机,把家乡的榴莲、椰子等产品介绍到贵州,促进两个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交流。
今年1月,贵州大学启动“博士村长”国际行项目,旨在向“一带一路”国家推广贵州乡村振兴经验,目前已有巴基斯坦、泰国等国家学生参与该项目。
贵州大学“博士村长”国际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启动。
教育、科技、人才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动力之源,三者紧密关联,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
在中国—东盟教育周上,这三者在不断融合、打破合作边界,以教育合作推动农业、产业合作。
8月19日,“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在中国—老挝农业科技培训暨中国农业高职教育“双高计划”国际合作成果展上正式成立。旨在深化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挥职业院校、企业和行业组织的牵头作用,培养现代农业高素质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赋能国际农业产能合作,服务农业产业发展。

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各国在中国—老挝农业科技培训暨中国农业高职教育“双高计划”国际合作成果展上发出成立“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倡议。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从教育到农业,只是中国—东盟教育周拓展“教育+”的开始:中国和东盟700余所学校积极参与的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行动计划推动“教育+人文”;遵义师范学院与贵州黔越优品进出口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合作”,建成全省高校首个“‘一带一路’黔货出海贵州遵义跨境电商人才培训基地”,“教育+电商”推动越南、泰国、老挝、菲律宾、柬埔寨5条国际专线和3个国内直播间的开通;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国际青年对话贵州行、“贵阳路边音乐会·青春丝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专场等让“教育+文旅体”成效显现……“教育+”正在中国—东盟教育周上开花结果。

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现场,嘉宾正在体验VR智慧商业场景。
举办17年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坚持“教育搭台、大家唱戏”,以“教育+”模式创新实施,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延伸拓展,提升交流周服务支撑能力。从单一的教育合作逐步拓展为科技、文化、卫生、旅游、体育、商贸等多领域合作,成为了促进双方民心相通、文明互鉴、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
“中方支持相关省份发挥地缘、人文优势扩大同东盟国家教育交流合作。结合升级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和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扩大教育领域制度型开放,推进教育同经贸、投资等领域协同发力。”教育部副部长何光彩在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说,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以交流助合作,以合作促交流的互动格局进一步形成。

教育部副部长何光彩正在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讲话。
“我深信,本次交流周不仅是展示和分享的舞台,更是孕育新合作的机会之窗。”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秘书长哈必芭·阿卜杜勒·拉希姆博士在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表示,希望各方利用这一平台的力量,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交流实践经验,推动有意义的进展。

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秘书长哈必芭·阿卜杜勒·拉希姆博士正在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讲话。
浩浩荡荡,苍茫奔腾。十七年的耕耘,已有格局。贵州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大数据、农业、文旅体等方面“请进来”“走出去”,硕果累累。
放眼东盟,“教育+”让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如雨后春笋拔节生长。
十七载耕耘,步履坚定,大道不孤,众行致远。跨过山河,在深化教育合作之路上,中国与东盟各国将不断突破边界,探索教育更多可能性,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也将随之更加紧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编辑 徐然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4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