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一圈山 一圈水(大地风华)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8 06:4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王晓莉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8日 第 08 版)

一圈山含住一圈水,一圈水含住大大小小的岛屿或草洲。深山墨绿,水色灰蓝,草洲则绿得清新、养眼,这些色泽组合一处,互相衬托,和谐如画。这是早春,是我眼中散落于江西大地的水库景色。

安静的时候,银光点点,波平如镜,每一处都堪称美景;真正发力时,卷起千堆雪,吐出万缕水流。那水流渗透并润泽土地,而土壤之上,稻苗与其他庄稼正顺应季节,适时初萌。所以,景色之美其实是其次的。水库这人造湖泊、人造的海,它的实用、它的功用,远大于外表呈现出的美。它是土地的良友,人类的好帮手。

春天,万物初醒。我有幸走访了江西大地上的几座大中型水库。足迹所及之处,有德安林泉水库、都昌大港水库、九江柘林水库、永修云山水库和靖安潦河灌区。在一座座建筑外表并不起眼的水电站里,在平整高耸、四车道大桥般宽阔的水库大堤上,在一位位水库管理者的专业解说中,我得以一窥江西水利“春灌”堂奥,并渐渐理解了“水库”“灌区”等名词。那些水库管理者们,或沉稳,或热情,或因已经从事了大半辈子水利工作而经验丰富,或刚从水利院校毕业,身上还有一股初生牛犊的劲儿。

春天的土地,所处的正是萌发季、希望季,也是渴水季、关键季。此时大地上的一座座水库,都是它们所在灌区的倚靠。位于永修与武宁两县之间的柘林水库名声在外,我当然要拜访。老江西人没有不知道柘林水库的。它是长江中游鄱阳湖流域的大型峡谷型水库,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水产、水运等综合效益。在永修县宁静的山谷里,几幢朴素的红砖房伫立,乍一看还以为只是普通居所。实际上这里便是柘林灌区的渠首电站,因地处柘林灌区总干渠道的渠首而得名。一渠之首,可知其地位的重要。在电站房内,我遇到了一位已在这里工作近四十年的老员工,还有一两年他就将退休了。他对渠首电站了如指掌,详尽的介绍令人惊叹。我又和一名刚从水利专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聊了几句。他还有些腼腆,但从言语中可看出,对这份工作已经非常投入。他们告诉我,电站内原有两台装机容量为六百五十千瓦的机组。2014年列入国家增效扩容项目后,电站装机容量改造为一台一千千瓦、一台七百五十千瓦。眼下是春灌关键期,因而机房内日夜繁忙,员工们都采取四班三转制。机房内机器声轰鸣不止,我们连说话也要扯着嗓门。

出机房,我走到不远的地方回首看电站。只见竹林掩映的砖房房顶上,一行字十分醒目——“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行字,可不普通。渠首电站建成于1979年,它稳稳地写在墙上已经四十五年,见证着渠首电站的发展。从那颇有年代感的字迹里,我仿佛看到了四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水利工作者的身影。不同时代,条件有差异,以前远比现在艰难,但一腔热血一腔激情却是每一代水利人的共通之处。春天的阳光像金线一般,给万物镀金。那字迹也在发亮。我盯着这几个字看了很久,并拍照留下纪念。

我又拿出手机查辞典,寻找关于“渠”的解释。“渠,水所居”, 《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美妙而形象的注释。的确,为了更科学、更合理、更长久地利用水,人们给水建造了居所。眼前的柘林水库和渠首电站,正是用于留存、收纳水,利用和管理水。而水库人,当然就是管理水之居所的人。

说到柘林水库,还有一点花絮不能不说。那便是柘林水库的鱼出了名的好吃。水库滋养的各种鱼,多年来惠及方圆几百公里的居民,惠及我所生活的省会南昌。记得年少时,父母每每把从这里出来的鱼端上家里的餐桌,一定会添补一句:“柘林水库的鱼。”我们常吃的柘林水库的鱼多是雄鱼、鳜鱼等。我后来才知道,端上餐桌的只不过是其中少数几种,实际上柘林水库鱼的种类繁多,白鱼、鳊鱼、鲫鱼……如果开目录的话,也许要列上几页。近些年,柘林水库又与附近的云居山一起,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并且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庐山西海。庐山以西的“海”,形象地展示出这一带山岳景观与湖岛风光的相融合。

其实,不仅是柘林水库,我所走过的每一处水库,风光都是极为宜人的。云山灌区干渠是永修县云山水库枢纽配套工程,服务于滩溪镇、立新乡、云山集团以及安义县新民乡这一带。干渠全长十八公里多,有效灌溉面积达四万多亩。站在灌区大堤上,只见天地静谧,脚下水波不兴,水中几处小岛,像盆景般精致可人。几个女孩在美景前兴奋不已,她们奔跑、拍照,让人感受到岁月的静好。实际上,在云山水库修成之前,永修境内的龙安河,每逢暴雨,便洪水泛滥。过去有歌谣说:“新坡堰里水长流,旱不浇田涝减收;十年九旱人受苦,山洪暴发灾民忧。”这歌谣简短却触目。我仿佛能够在旧时光留下的剪影册里,清晰地看见龙安河肆虐沿岸,看见洪水吞噬岸边的民居、牲畜、稻粱和草木。“1958年10月,在多方努力下,云山水库工程开工建设。永修县调动三千多人加入建设大军。”云山灌区的管理人员,首先这样向我介绍云山水库建设的缘起。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他的眼中透出水库人的质朴与专注。接着他又回到灌区的介绍上,告诉我:“灌区没建成前,如果遇到伏秋连旱,这个灌区内树木干枯,农作物受灾严重。灌区建设好之后,这些现象大有改观,和非灌区形成明显差别。1978年、2022年连续干旱一百多天,云山灌区受旱灾影响都很小,旱涝保收的效果十分明显。”这一段话虽是概括性的,却像一根长长的绳索。当我用力拽住这绳索时,牵扯而出的是一帧帧电影般的画面。在这些画面里,我看到了过往岁月的天灾,看到人在天灾里遭受的损失与伤害。但我更为清晰看见的,是人如何运用知识和智慧,运用勇气和毅力,趋利避害,不断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那一份大无畏的努力。

于云山灌区获得的这些画面,其实在我行走的另外几座水库都能找到。那几天天气甚好,春阳宜人。远望着那些看上去宁静祥和的水,我不免想到的还有“水”这一本体。我们所过之处,但见地势低平水低平,地势高拔水高拔,水随物赋形的本领真是非常高强。水又是利万物而不争的典范。水清洁万物、灌溉万物,既可存蓄也可释放。蓄水时,它安静居留水库;灌溉时,它喷涌而出,益于农田与农人;泄洪的时候,它又毫不犹豫地离开居所,去往大江大河。

这个春天,我沿着水的脉络走,顺着水的方向看,深深体会到在人类文化长河中,“水文化”这一支分流如何熠熠闪光。而我所走过的那一个个水库,就像一面面镜子,镶嵌在大地上、群山中。山和水,构成赣鄱大地的秀美版图。一年四时,水库调节天然,收纳不均,担负枢纽之责,服务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8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风拂绿修河岸
...岸抵御洪患之害的唐朝何公堤,从上世纪50年代修筑柘林水库和柘林灌区再到如今从县域整体谋划的灌排体系建设,永修的“治水记”,已经绵延了数千年。新时期,新阶段,新使命.永修锚定推
2023-09-13 21:14:00
...急治理工程全面完工,比计划工期提前4个月;166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三年完成;国务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实现“五连优”;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农村供水工作获水利
2024-04-03 22:49:00
柘林水电厂落下全部闸门(图)
...孔闸门和泄空洞进行泄洪,同时保持机组满发。这是柘林水库正常运行以来第一次距汛限水位1.54米预泄洪,利用前期腾出的库容,全部拦蓄后续洪水,为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发挥重要作用,确保
2024-06-27 04:42:00
...,我省水利建设正当时。水润良田,田肥粮丰……在龙江大地和江河岸畔,一项项水利工程将江河与田地紧密相联,努力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展现龙江水利担当。
2023-02-19 05:35:00
...农富民□ 本报记者 赵芳 通讯员 张开虎 冯同兴春回东海大地,一座座水库宛如翡翠镶嵌于青山间,一汪汪碧水浸润千家万户。近年来,“水晶之都”东海县将民生水利作为重点,走出了“治
2023-04-17 06:14:00
...;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花滩子水库开工建设,再度掀起黔贵大地水利建设热潮,这也是铜仁市第一座大型水库。一个个重大水利工程加速推进,全省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热火朝天,灌区建设扩面增“
2024-06-17 06:04:00
四川营山:库库清水润田畴
...山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只见近万亩即将成熟的小麦已将大地染成片片金黄,在阳光的照耀下麦穗摇曳生辉,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我们预计5月初抢收夏熟的小麦,抢种秋熟的水稻。”中化现
2024-05-07 10:56:00
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累计灌溉供水1786亿立方米
...副市长、一级巡视员孙学龙介绍,淠史杭灌区被誉为江淮大地的“丰收之源”“发展之源”和“幸福之源”,素有“人间天河”之美誉。工程自建成运行以来,在防洪保安、农业生产、城乡供水、生
2023-08-14 11:35:00
...门和泄空洞进行泄洪,同时保持机组满发。6月23日,柘林水库入库流量5000立方米/秒。结合天气形势和下阶段防汛工作实际,柘林水电厂于6月23日22时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严格
2024-06-25 04:3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