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了一篇题为《进步不是“自我设计”出来的》评论,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评论中一针见血的指出不少年轻干部热衷于设计“当官路线图”,归根到底是认知出现了问题。
个人的成长之路并不是“自我设计”出来的,而是靠实践干出来的,是靠组织培养出来的,同时也是靠群众认可出来的。其中,群众的认可与支持是最宝贵的。现在很多年轻干部都是从家门到校门,毕业后进了机关门的“三门干部”。他们没有经历基层的“摸爬滚打”,更不了解基层的所想所盼,也不知涉及群众工作中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年轻干部必须要到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用“望闻问切”之法,治好“自我设计”之病。
用好“望”之法,“身”入基层察民情。“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年轻干部要想快速成长,必须俯首躬行、挽起裤腿、脚踏泥泞,在村组一线、到群众身边,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听真话、察真情;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人人都是“多面手”,年轻干部要善于学习、勤于请教,练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练就脚踏实地的好作风、练成群众工作的“多面手”。
用好“闻”之法,心到基层听民声。年轻干部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走村入户雪无痕,促膝交谈闻民声”,只有坐到群众板凳上、想到群众的心坎里、走到群众的家门口,才能与群众成为“一家人”,也才能更理解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在田间地头与群众交心,在街头巷尾听群众闲谈,做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知心人,只有叩开了群众的“心门”,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
用好“问”之法,情系基层问民意。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年轻干部不仅要问需于民,更要问计于民。很多问题的解决办法不在上层在基层,年轻干部了解民意要多问“百姓”少问“搜索”,收集民意要多用“脚板”少用“平板”。年轻干部的“办公室”不一定非要局限在办公楼,可以将“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村头巷尾,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详细了解民生诉求,征求解决办法,集思广益,让群众都成为“智囊团”。
用好“切”之法,扎根基层解民忧。话说千遍,不如做成一件。年轻干部要想真正获得群众支持,就要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面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时,大脑要强大,触角要灵敏,眼睛要雪亮,切中问题的症结,直击问题的源头,以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问题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的工作作风,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年轻干部若是沉迷于“自我设计”,最后只能是得了芝麻丢了西瓜;若是尽心于群众关切,那么自身的成长之路必定“一路生花”。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向定龙(中共沙洋县委党校)
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8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