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武帝为何从不怀疑卫青?不是因为他忠心而是另有原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4 15:25: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汉武帝位高权重、万民仰慕的同时,朝堂之上也布满了鱼龙混杂的群臣。有人阿谀奉承巴结讨好,有人虎视眈眈觊觎皇权,亦有忠心耿耿之士心无旁骛地辅佐君主。卫青,就是后者的典范。

他始终牢记自己的身份,从不逾越分寸;他屡建奇功,是汉武帝心头最得力的猛将;他晚年功成名就,却只想默默辅助君主。可以说,在汉武帝位高权重的年代,卫青是难得的忠心之臣。

汉武帝为何从不怀疑卫青?不是因为他忠心而是另有原因

一他入宫时不过一介奴仆,终成汉武帝倚重的臂膀

公元前141年冬,汉武帝游幸平阳公主府,一眼看中了公主府中的一名歌女——卫长,欲将她纳为宫人。卫长美色动人,歌喉甜美,深得汉武帝喜爱。于是汉武帝当即将她带入宫中,并把她封为子夫人。

卫长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名叫张次公,这就是后来的名将卫青。张次公自小家境贫寒,他的生母身份低下,导致他备受其他兄弟的排挤。幼时的张次公孤立无援,整日在山野放牧羊群才能感受到乐趣。

汉武帝为何从不怀疑卫青?不是因为他忠心而是另有原因

10岁那年,张次公来到姐姐卫长身边,在平阳公主府里做起了仆役。他终日服侍左右,谨小慎微,尽心尽力伺候主子。公主府的奴仆们时常无故训斥他,但张次公从未辩解一句,只是默默承受。

这一日,张次公照常伺候公主和歌女们沐浴更衣。其间有歌女不小心打翻了脂粉,张次公连忙过去帮忙收拾。一个歌女厉声斥责他:“你这乡下娃娃,连脂粉都是如此笨手笨脚!”张次公垂头站在一旁,一言不发。

汉武帝为何从不怀疑卫青?不是因为他忠心而是另有原因

卫长见状急忙制止那歌女,柔声对张次公说:“不要介意她,你做得很好。”张次公抬头看了姐姐一眼,眼中满是感激。

没过几日,汉武帝便将卫长带入宫中。平阳公主对卫长极为宠爱,竟也请求将张次公一并带入宫中服侍卫长。于是,张次公跟随姐姐一起来到了汉武帝身边。

谁知,卫长入宫后并未得到汉武帝宠幸,整整一年无人问津,几乎要被遣返回公主府。而张次公却很快得到汉武帝赏识,被任命为建章监,开始在禁卫军中谋得一官半职。

汉武帝为何从不怀疑卫青?不是因为他忠心而是另有原因

公元前133年冬,汉武帝大举出兵伐匈奴。这一次,张次公终于有了立功的机会。他提出孤军深入的计策,出其不意攻击匈奴,一举擒获七百多人。大捷的消息传回朝中,汉武帝非常满意,立刻封他为关内侯,正式开始重用。

一介奴仆入宫后数年功成名就,张次公成功摇身一变成为汉武帝心目中的良将。汉武帝赐他卫青之名,正式成为卫氏一族。当年那个在公主府里伺候主子的张次公,终成了汉武帝倚重的心腹大将。

汉武帝为何从不怀疑卫青?不是因为他忠心而是另有原因

二次出奇制胜,换来了汉武帝对他的信任

卫青初次出征大获全胜,汉武帝对他刮目相看。此后数年间,汉武帝多次派卫青出征匈奴。卫青屡屡用出奇兵,以小胜大,为汉朝军队对抗匈奴掀开了新的篇章。

公元前129年冬,汉武帝再次大举伐匈奴。这一次,卫青奉命率领五路大军前去迎战。其中以卫青直接统帅的中路军队最为精锐。

寒风萧瑟,白雪皑皑。十万大军在风雪中沿山道前行,浩浩荡荡之势惊天动地。然军士们仍然士气高昂,全都对这次远征满怀信心。

汉武帝为何从不怀疑卫青?不是因为他忠心而是另有原因

这一天,大军行至狼居胥山,天色已晚,四野一片漆黑。卫青命士兵扎营休息,各路军队。然而卫青自己却隐藏身份,带领五十名勇士悄悄离营。

这五十人全部裹着白色兽皮,在风雪中前行。他们一路冲锋,直取匈奴主力大营。半夜时分,卫青突然杀入匈奴营地,出其不意对匈奴主力发动了疯狂的攻击。

匈奴军在迷迷糊糊中根本无力反抗,大乱之中自相踩踏。卫青一鼓作气,将匈奴主力歼灭干净!

汉武帝为何从不怀疑卫青?不是因为他忠心而是另有原因

黎明时分,卫青带领五十勇士凯旋而归。士兵们看到卫青满面春风、胸有成竹的模样,都为之振奋!此战一举歼灭匈奴主力,对汉军士气的提振意义非凡。

这个出其不意的奇袭战术,使汉军付出很小损失就取得了重大胜利。汉武帝得闻大捷的消息,对卫青的才能和胆略更加佩服。可以说,这一次的出奇制胜,彻底让汉武帝对卫青有了十二万分的信任。

汉武帝为何从不怀疑卫青?不是因为他忠心而是另有原因

三深入敌境屡建奇功,他是汉武帝心头最得力的大将

在多次与匈奴作战中,卫青不断建立战功,几乎成为汉武帝心目中最得力的大将。尤其是他亲自率领大军深入敌境的远征,更是屡屡建立汉军的威名。

公元前119年冬,汉武帝再度发动对匈奴的大规模远征。这一次,十万大军全由卫青统帅。按照计划,大军将出函谷关,直取匈奴腹心之地,给予其致命一击。

然而出师未捷,赵信的左部军在与匈奴交战后溃败,全军覆没。苏建的右部军也在一番激战后不支撤退。这使汉军的局面一下变得非常不利。

汉武帝为何从不怀疑卫青?不是因为他忠心而是另有原因

然而卫青仍然坚定不移,他亲自率领中军五万人,直取匈奴的都城红泉。在卫青的坚定领导下,中军军心依旧,士气高昂。大军越过沙漠,翻过高山,兵锋直指红泉城下。沿途匈奴敢于进攻的步伐。

到达红泉城下时,卫青直接发动攻城战。汉军士兵们奋勇当先,冲入敌军重围。匈奴守城的军队根本不敌,很快便溃败了。

汉武帝为何从不怀疑卫青?不是因为他忠心而是另有原因

经过一天血战,汉军终于攻克了匈奴都城红泉。这处匈奴腹地被汉军攻占,对匈奴震撼巨大。而出此奇功的卫青,更是让汉武帝对他欣赏备至、信任无比。

可以说,这次深入敌境建立汉军威名的大功,让卫青在汉武帝心中扬眉吐气、焕然一新。汉武帝心目中的卫青,已然是自己最得力、最信任的心腹大将。

汉武帝为何从不怀疑卫青?不是因为他忠心而是另有原因

四晚年他拒绝更高权力,只求踏实辅佐汉武帝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建立汗马功勋的卫青也逐渐老去。公元前117年,58岁的卫青因病重而离职回乡。严重的风湿病折磨着他的身体,卫青明白自己已经风烛残年。

卫青虽已退出朝政,但汉武帝对他的信任从未改变。那一年,汉武帝巡视地方时路过卫青家乡,听说卫青病重,特地前去看望。

汉武帝为何从不怀疑卫青?不是因为他忠心而是另有原因

看到病容憔悴的卫青,汉武帝不禁伤感,他轻声对卫青说:“朕这几十年来,能够出师伐匈奴、开疆扩土,全仗了你的功勋。朕希望你能早日痊愈,继续辅助朕。”

卫青从床上起身,沉痛地说:“陛下,臣已风疾未医。臣这个当兵的,没能跟随陛下征战到最后,实在对不起陛下厚爱。臣这剩下的时日不多了,望陛下保重龙体。”

汉武帝为何从不怀疑卫青?不是因为他忠心而是另有原因

看着忠心耿耿的卫青,汉武帝不禁红了眼眶。他知道,这位大将再无回天之力。卫青始终保持谦逊低调,即便功成名就后也从未有过觊觎天子之位的野心。

半年后,58岁的卫青病逝家乡。骁勇善战的汉武帝心腹大将,最终还是没能战到最后。临终前他只想求一死以报效天子,哪里还有什么雄心壮志可言?

汉武帝为何从不怀疑卫青?不是因为他忠心而是另有原因

五一生忠心报国无私奉公,卫青是汉武帝最信任的亲腹心腹

卫青短短58年的人生,跌宕起伏、传奇异常。从一个贫寒奴仆到汉朝第一猛将,他凭借过人的胆识和忠心,成为汉武帝最信任的心腹。

也许正是卫青的忠诚和谦逊,让他在功成名就后,从未有半分觊觎权力之心。晚年他拒绝更高地位,只想默默辅佐汉武帝。这份知止知进的涵养,也让汉武帝对他信任有加。

汉武帝为何从不怀疑卫青?不是因为他忠心而是另有原因

结语

一生下来,卫青建功立业,忠心报国。他是汉武帝开疆辟土的绝佳助手,也是难得的忠臣良将。

风雪散尽,英雄归鹿;江山寂寥,忠魂长存。卫青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才是臣子,他将成为百代忠义的楷模。毕竟,能在辉煌而繁华的汉武盛世始终保持谦逊本分、无私奉公的人,实在不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4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武帝从不怀疑卫青,除了卫青忠心耿耿外,还另有一个重要原因
...及时通知下卫青逃脱。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很快就被汉武帝知道,本就对陈阿娇不满的他有意扶持卫子夫对抗陈阿娇,于是他把卫青提拔为建章监和侍中。之后卫子夫顺利诞下皇子刘据,卫青也
2024-11-17 10:53:00
汉武帝信任卫青并非因为他忠心耿耿,而是另有原因
...高震主的局面,就比如说岳飞。而卫青自始至终都没有被汉武帝怀疑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因为他忠心耿耿,其实另有原因。改变命运的卫青卫青的起点很低,他是
2023-07-29 14:27:00
卫青出身卑微,凭什么能够权倾朝野始得善终
...年龄后,做出一些令人不愤的事情,其中包括精明神武的汉武帝。图丨卫青与霍去病不得不说,汉武帝到了老年之后变得生性多疑,同时也丧失了年轻时的风采,杀了不少忠臣,错判了很多案子。但
2024-04-25 15:38:00
为何汉武帝如此信任卫青?并非因为卫青忠心耿耿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他与大将军卫青之间的君臣关系也备受关注。汉武帝对卫青非常信任,但这并不是因为卫青忠心耿耿,而是因为卫青具备了其他重要的品质。首先,卫青是一位极其
2024-01-05 15:30:00
卫青:从马奴到大司马的传奇人生
提起汉武帝时期的著名人物,卫青首当其冲的要被提起。这不仅仅因为他战绩卓然,为人忠诚,而最重要的是,他的一生太具有传奇色彩!卫青一生中经历了马奴,大司马,额附的身份转换,在十分注重
2023-12-17 14:51:00
皇帝送来几十车肉,霍去病为何扔了也不给士兵吃
...,禅于姑衍,登临翰海。”西汉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二人,各率5万骑兵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向北行进2000多里,翻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一举歼
2022-12-25 19:33:00
李敢殴打卫青事件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真相?
提及“巫蛊之祸”,不少人认为此乃汉武帝暮年昏聩,遭奸佞蒙骗,终致太子刘据被害身亡,卫子夫自尽的惨剧。众多人对此说法予以认同,缘由在于“巫蛊之祸”后,李广利叛国投敌,刘屈髦被腰斩街
2024-08-25 11:05:00
卫青为何没有给别人留下“结党”的印象
...,实际上古代的文人和武将是看不起卫青的,认为卫青是汉武帝的家奴。和同时代霍去病的张扬、桀骜不驯不同,卫青是非常恪守君臣礼仪和臣子之道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卑微的。在古代臣子是以
2024-06-11 19:34:00
为什么汉武帝能在汉朝历代帝王中脱颖而出
大家都知道汉武帝很出名,可以说几乎是和秦始皇齐名。但是汉朝的皇帝很多,为什么大家认为只有汉武帝和秦始皇齐名呢?细看汉朝的历史可以看出其实几代汉朝的皇帝都对待政务都很励精图治,像刘
2023-06-09 11: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