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泉州晚报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莅校作专题讲座(学校 供图)
作为一所山城百年名校,永春一中以优秀的中高考成绩、令人瞩目的学科竞赛捷报屡屡“出圈”。2024年1月,学校荣获2023年度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奖和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级奖。这所没有最强硬件设施和最好生源的学校,频频取得好成绩的秘诀是什么?学校有着什么样的师资团队和教研文化?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融媒体记者 曾聪虹 张君琳 通讯员 吕进式
创建“学·研”共同体
教师善于学习反思
“高三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同学们,我们应在每次考试中反思自己,寻找增分点,重限时训练,在综合练习中勇攀高峰。”近日,在高三市二检总结表彰分享会上,永春一中副校长蔡国辉的话语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他勉励高三学子认识问题、总结得失,以更为坚定的信念备战高考。高三年语文、数学、英语备课组组长分别剖析了各科考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典型错误与优秀答案的对比,引导同学们见贤思齐,并提出了实用的学习建议。接着,来自多所高校的学长学姐进行高校宣讲,分享了自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点燃梅峰学子的理想灯火。
在永春一中,每次大考后都会召开总结会和教研会议,及时“复盘”问题,总结经验促提升。“教师需要静下心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反思。通过反思教学过程,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情况,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永春一中教研室李金进副主任说。
及时的反思,让教师对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而定期学习、深入研讨、集体备课,让教师与时俱进,适应教育的发展和变化。每年寒暑假,永春一中都会组织教师进行定期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及新课改精神,深入理解这些教育改革背后的理念和目标,并经常组织研讨会,让教师分享研究新课标的心得体会,以研促教,凝心聚智。学校每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制定出最佳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既要老师“善教”,更要学生“乐学”,才能使教育教学落到实处。“课堂中觉得最有意思和最枯燥的内容是什么,学习目标清晰吗,对课堂有什么建议……”永春一中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及时向任课教师进行反馈,以便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教学相长。
这支善于学习、善于倾听、善于反思的教师团队,形成了“勤教善研,慎思笃行”的教研文化,创建教师“学·研”共同体,让教师个体在团队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中实现自我建构、自我成长、自我超越。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邀请专家传经送宝
教有研则深,研有悟则进。永春一中教研室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省、市、县各级课题,目前在研省级课题4个,市级课题2个,县级课题7个,有效地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另外,学校还设立了校本课题,2年一个研究周期。2021年—2023年,完成结题的有25项,新开题的课题有25项;教师共发表教研CN论文119篇。学校每年编撰一本《永春一中教师论文集》。教师们躬耕不辍,精业笃行,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
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不仅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能够为其他老师提供良好的学习榜样和示范。永春一中拥有省优秀教师6人,省学科带头人4人,市学科带头人9人,市教学名师3人,市骨干教师28人,市级教坛新秀24人;市级名师工作室2个,县级名师工作室7个。2023年,林一丁老师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郑彬华老师被评为泉州市优秀班主任。
永春一中充分发挥学科骨干及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形成“传帮带”教研氛围。学校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建立帮扶关系,通过师傅引领、日常教学雕琢、师徒互相听课、听取师傅教学点拨,打磨师徒结对公开课,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每学期,学校都举行名教师示范课、毕业班教学研讨课、县(市)级公开课、师徒结对课、新教师汇报课……组织老师进行听评课活动,促进教师交流碰撞,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通过师傅的引领,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他们的宝贵经验和敬业精神让我很佩服。我会更加虚心向师傅学习,严格高标准要求自己,扎扎实实地走下去。”永春一中青年教师陈伟红说。
同时,永春一中注重以赛促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业务竞赛,获得省级奖励5人次、市级奖励46人次、县级奖励48人次。2023年,陈捷老师荣获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和福建省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一等奖,陈伟红老师荣获福建省中小学优质课评选优秀课、泉州市中学教师教学技能暨岗位练兵竞赛活动地理学科第一名和泉州市中学优质课一等奖,王得超老师获泉州市中学音乐学科现场优质课评选活动一等奖……各种比赛展现了教师团队的风采,也激励教师踔厉奋发,积极进取。
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永春一中还创设了“梅峰讲堂”,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入校开设讲座,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各行各业的专家纷纷前来传经送宝,为师生讲授先进文化成果和前沿科技知识,开拓教师的视野,碰撞思维的火花。
树立学科竞赛品牌 尖优生培养有措施
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上,永春一中以中高考为抓手,坚持“校本研修”的优良传统。学校每年都在初三年和高三年开学前,福建省高考自主命题科目试题公布后,组织初高中毕业班(含初二地理生物)全体教师参加中高考试题校本研修活动,对近三年中高考试题真题进行解析和研讨。近年来,永春一中中高考成绩不断取得新突破,成绩喜人,荣获“2023年度泉州市基础教育特殊贡献奖”。
学科竞赛,是永春一中的“金字招牌”。学校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培养学科兴趣为抓手,在学科竞赛中寻找突破口,做好强基培训,为高校输送优质生源。在永春县教育局与进修学校的牵头组织下,永春一中从2022年开始创建初中早培班,从初一年开始进行培优训练,校内校外互相配合,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在保证高考学科成绩优秀的前提下,引导高中优秀学生接受竞赛知识学习和训练。加强校内辅导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周期辅导与赛前集训相结合,集体培训与个性辅导相结合。2013年至今,永春一中已培养出高中学科奥赛全国二等奖2人,省一等奖17人、二等奖96人、三等奖99人,共214人次。其中2023年学科竞赛,永春一中更是取得了两项重大突破:一是物理奥赛省一等奖的突破,二是数学奥赛全国银牌的突破。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9人次,其中省一等奖以上3人次,省二等奖17人次,省三等奖19人次。
高考尖优生培养方面,永春一中邀请泉州市高中毕业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修班到校活动,助力教师提高尖优生培养水平;发挥榜样力量,利用寒暑假期间邀请往届清北优秀学子返校与尖优生面对面交流,推送优秀学生参加清华北大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一人一策”,校长亲自深入一线,抓精抓细毕业班教学管理工作,每月至少一次组织实验班教师施行尖优生集中问诊,对症下药;创新备考冲刺策略,采取“666”(6天6科6轮)考试模式,整合全校优势师资力量,高质量命制六套考前适应性练习,争取“所有重点知识过一遍、所有压轴题过一遍、所有试题模式过一遍、各种难度试卷过一遍”……多管齐下,助力永春一中学子取得傲人成绩。
同时,永春一中强化校际交流,积极与三明二中、龙岩一中、泉州五中、培元中学、晋江一中、季延中学、石光中学等名校交流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形成教育合力。作为泉州市普通高中强基计划学科教学联盟英语科基地校和泉州市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永春一中创新校本教研机制,从抓制度管理、抓“龙头”课题、抓尖子生辅导、抓常规教研管理、抓高效课堂构建、抓示范辐射引领等方面进行探索,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打造学科特色品牌。
结语:“永春一中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理念,以常规教研为基础,依托大数据优化‘教—学—练—测’教学环节,实施精准教学,开展教学评价。以‘科研——创新——发展’为宗旨,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研修为依托,充分发挥科研创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导作用,让科研创新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成为教育强校建设的助推器,促进教育质量再创新高。”正如永春一中校长陈小书所说,该校正以高品质的教科研促进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科研强校”的时代答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